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为探明电炉法黄磷的反应历程,采用纯物质模拟电炉法黄磷生产,并使用HSC热力学软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该过程进行辅助研究。HSC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碳热还原反应历程如下:Ca_5(PO_4)_3F优先与SiO_2发生脱氟反应生成Ca_3(PO_4)_2,而Ca_3(PO_4)_2又被碳还原产生CaO,并结合SiO_2形成钙硅酸盐,而F最终以SiF_4(g)的形式排出体系;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的碳热还原反应是一个变级反应,反应级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时间增大而降低,其反应活化能为188.96 kJ×mol~(-1),表明是一个高能耗反应;渣相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的液相逐渐增多,物质扩散加快,导致反应速率增大,这与动力学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3.
提高窑法磷酸还原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善襄 《磷肥与复肥》1995,10(1):13-17,56
提高窑法磷酸还原率的探讨江善襄(南化公司设计院)本文系在“发展窑法磷酸为什么要用隧道窑法”一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全文分为三部分:1窑法磷酸的基本化工和热工原理窑法磷酸属于热法磷酸,它的化学反应式和电炉法制黄磷,再用黄磷生产磷酸完全相同。但后者...  相似文献   

4.
谭力  罗进昌 《佛山陶瓷》1997,7(1):33-35
本介绍本厂低温快烧彩砖乳浊釉中,采用氟磷灰石完全代替硅酯锆作为乳浊剂的试验。通过试验得出氟磷灰石乳浊釉的组成范围、基础釉组成对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与方中,氟磷灰石可以取代硅酯锆,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窑法工艺还原云南某低品位磷矿,研究了煅烧温度、碳加入量、石英用量和磷石膏用量对磷矿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矿的最佳煅烧温度是1 300℃;煅烧过程中存在碳的烧损,碳的最佳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4倍;磷石膏的加入能明显提高磷矿的还原率,磷石膏的最佳用量为占总物料质量的8%;石英最佳加入量为磷矿用量的30%。在最佳的工艺参数条件下,磷矿的还原率能达到83%左右。  相似文献   

6.
氟磷灰石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氟磷灰石的溶解和结晶性能、氟磷灰石在模拟生物环境下和在生物体内的性能、氟磷灰石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热压含碳球团自还原过程限制性环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热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于900~1150℃反应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热压含碳球团的自还原实验.通过分析热压含碳球团还原失重和产物气体的变化规律,阐述了热压含碳球团的自还原机理.结果表明,热压含碳球团的自还原可用多孔物料反应模型进行描述.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还原速率明显大于第二阶段.在本研究条件下,热压含碳球团自还原过程两个阶段的限制性环节均为气体通过还原产物层的内扩散.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段法熔融还原热法磷酸新工艺,即在熔融磷矿和Re-P-C熔池下部喷吹煤—氧,在熔池上部喷吹氧气,含P_2O_5的炉气经吸收塔后制得磷酸。该工艺与传统热法磷酸工艺相比,能耗低,流程短,投资少,可以用煤和氧代替电能和焦炭。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磷矿熔融还原的工艺条件,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还原率影响比较显著,碳过剩系数和渣碱度对还原率有一定的影响,各个因素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碳过剩系数、渣碱度。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500℃、反应时间60min、碳过剩系数2、渣碱度1.1,此条件下磷渣中磷还原率可达98.12%。  相似文献   

10.
关于开发一段法溶融还原热法磷酸新工艺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段法熔融还原热法磷酸新工艺,即在熔融磷矿和Re-P-C熔池下部吹煤氧,在熔池上部吹氧气,含P2O5的炉气经吸收塔后制得磷酸,该工艺与传统热法磷酸工艺相比,能耗低,流程,投资少,可以用煤和氧代替电能和焦炭。  相似文献   

11.
固相反应合成SrTiO3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测定了摩尔SrCO3和TiO2粉体在780-950℃恒流氩气氛下形成SrTiO3的摩尔分数,将其用常用固/固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Ginstling-Brounshtien方程和Carter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该反应的动力学;相应的表观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71kJ/mon和268kJ/mol,表观频率因子分别为1.45*10^11h^-1和1.26*10^11h^-  相似文献   

12.
将固相缩聚应用于SA型透明聚酰胺(SATPA)的后缩聚,通过改变一系列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它们对SATPA固相后缩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后缩聚可以明显提高SATPA的特性黏度,降低其熔体流动速率;温度恒定时,反应时间越长,SATPA的特性黏度越大,相同的时间内,反应温度越高,其特性黏度越大,延长反应时间可使...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ZnO前驱体,在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分解得到ZnO粉体.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合成粉体.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ZnO粉体在8.2~12.4 GHz的微波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前驱体均分解生成ZnO粉体.低温时,得到的样品颗粒大小均匀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逐渐长大,但均匀性变差.保温时间对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不明显.样品介电常数的实部(ε')和虚部(ε')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700℃时,达到最大;而随保温时间的增加,ε'和ε'的变化不显著.对产生介电损耗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改善介电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SiC/金属界面固相反应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iC/金属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是材料科学领域内一个极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SiC/金属界面固相反应及界面状态决定着SiC/金属复合材料、SiC/金属复合构件、SiC/金属固相扩散焊接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对SiC/金属界面固相反应进行了分类,就SiC/金属界面固相反应研究在反应热力学,反应区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微观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归纳总结了几种类型的SiC/金属界面固相反应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固相合成CuFe2O4及其气敏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娄向东  贾晓华  徐甲强  王芳 《硅酸盐学报》2006,34(10):1199-1203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法合成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CuFe2O4的前驱体,通过不同温度煅烧,最后得到尖晶石复合氧化物CuFe2O4.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尖晶石结构的形成有较明显的影响,当温度达到800℃时固相反应完全.合成材料的尺寸约为50 nm,但由于铁酸盐有磁性而存在轻微团聚.将样品制成旁热式气敏元件,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元件在较低的工作温度时,对H2S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体积分数为25×10-6的H2S气体的灵敏度接近9.  相似文献   

16.
固相聚合PET及饮料瓶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 DSC、 TGA和 TMA研究了固相聚合 PET树脂的双重熔融行为、热稳定性及瓶坯、包装瓶的结晶性能和膨胀性。结果表明 ,固相聚合 PET树脂在不同升温速度下的双重熔融行为反映出树脂结晶结构的完整性 ,可为确定固相聚合生产的工艺条件提供参考。对具有不同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固相聚合 PET树脂 ,其制坯及吹瓶工艺条件应作必要调整。  相似文献   

17.
用高频感应提拉法生长了掺Yb3+氟磷酸钙(Yb∶FAP)晶体,获得了理想的生长工艺参数.为消除晶体中通常存在的宏观缺陷,研究了晶体的退火条件.生长的晶体毛坯尺寸为22mm×45mm.对晶体进行了初步的位错观察,并估算了晶体的位错密度.  相似文献   

18.
尼龙固相增粘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固相增粘制备高粘度尼龙的工艺,研究了温度,催化剂,气流速度,反应时间对固相增粘效果的影响及固相增粘效果的重现性,在同一设备上该工艺可应用于不同尼龙品种,如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尼龙11等,该工艺简单,可按需要制备,且所得产品色泽好。  相似文献   

19.
PET固相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综合考虑 PET固相缩聚化学反应、小分子副产物物理扩散、大分子结晶三方面的 PET固相缩聚动力学模型 ,并用文献报道的实验测定数据验证该模型。运用该模型 ,研究了水、乙二醇、乙醛小分子副产物的含量与分布及其对固相缩聚的影响 ,从乙醛含量分布图可以得出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切片内各层乙醛含量降低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陈玉清  梁忠友 《陶瓷学报》1998,19(2):115-118
讨论了非化学计量与固溶体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简述非化学计量概念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