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多孔Co3O4粉体,并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辅助盐合成的Co3O4粉体分别在500、600和700℃进行热处理,研究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引入SDS作为表面活性剂,起到发泡和细化晶粒的作用,热处理对Co3O4粉体的形貌、结构及磁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在n(Co(NO3)2·6H2O):n(SDS)=1:0.075时合成的Co3O4粉体经700℃热处理后得到了高纯度、空间网状结构好、平均晶粒尺寸为100 nm的纳米晶Co3O4粉体.经500、600及700℃热处理后Co3O4粉体的矫顽力和剩磁逐渐增大,其中700℃热处理后粉体的矫顽力和剩磁最大,矫顽力为316.8 Oe,剩磁为31.5×10-3 emu/g.  相似文献   

2.
采用CVD沉积、浸渍碳源-高温退火、一步水热和两步水热4种方法制备泡沫镍@C/Co3O4复合材料,对比了4种方法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一步水热法可制备泡沫镍@C/Co3O4材料,较其他方法简洁有效,所得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面积比容量可达1300F/cm2。  相似文献   

3.
傅晓燕  梅军  刘昊  刘西川 《功能材料》2015,(6):6115-6119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以碳气凝胶(CA)为基底沉积氢氧化钴(Co(OH)2),并热处理制备碳气凝胶/四氧化三钴(CA/Co3O4)复合电极材料。采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CA/Co3O4复合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0.5和5 A/g时,其质量比容量分别为1 020和646 F/g。可见Co3O4的复合,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Co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棉为碳源,硝酸钴为前驱物,采用碳辅助法焙烧制备了粒径为50nm Co3O4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焙烧温度(200~600℃)下样品的物相、晶粒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Co3O4物相演变进行了分析,确定中间产物前躯体是CoCO3;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制备的Co3O4样品的形貌、粒径进行了分析;同时,X射线能谱(EDS)和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测试等表明制备的Co3O4表面存在碳元素和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升其光解水制氢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在适当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制备出了直径尺寸大约为300nm左右,厚度约为30nm左右的六边形Co3O4纳米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产物的结构、组成及形貌,利用电化学工作站仪器测试了Co3O4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六边形Co3O4纳米片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单位比电容达到了110F/g,可以作为良好的超级电容器应用材料.  相似文献   

6.
王小玉 《材料导报》2021,35(z2):64-67
四氧化三钴(Co3 O4)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有着结构性质独特,材料性能好,经济效益高,稳定性强的优势,应用广泛.文章着重从Co3 O4结构性质、制备的方法路线方面展开综述,总结近年来Co3 O4材料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Co3 O4纳米材料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模板水热法和500℃下的热处理过程制备了Co3O4-NiO复合材料.通过TG-DSC、XRD和SEM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Co3O4和NiO的晶型分别为立方相和菱形结构,而且还具有特殊的花状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mol·L-1的KOH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o3O4-NiO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赝电容储能特性,比电容可达362.5F·g-1.  相似文献   

8.
Co3O4/石墨烯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o3O4/石墨烯复合物,用XRD、FTIR和TEM测试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别研究了Co3 O4/石墨烯复合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掺入增加了Co3O4作为电极材料的可逆性,并降低了Co3O4纳米粒子与电解液的接触电阻和Warburg扩散阻抗.在6mol/L的KOH电解液中,复合物的比电容高达562F/g,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仅仅下降了2.6%.  相似文献   

9.
Ca3Co4O9基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3Co4O9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氧化物热电材料。本文从Ca3Co4O9的结构出发,讨论了利用不同工艺制备Ca3Co4O9的粉体材料、块体材料和薄膜材料的方法。并针对块体材料和薄膜材料的热电性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热电材料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研究了在合成过程中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均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其中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合成的样品电化学性能较好,在C/2倍率的放电条件下,首次比容量达到143.8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为106.8mAh/g,容量保持率为74.3%。  相似文献   

11.
以SmCl3·6H2O和NaOH为主要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借助不同模板剂对Sm2O3微晶进行可控合成。在200℃溶剂热条件下反应48h后得到前驱体,经800℃热处理1h后制得了不同结构和形貌的Sm2O3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Lambda 950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模板剂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板剂对产物的结构、尺寸及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CTAB作为模板剂时,制备了含有立方相和单斜相两相的、六方片状结构的Sm2O3微晶,其禁带宽度为4.828eV。  相似文献   

12.
以NaCO3为沉淀剂,NH3·H2O为缓冲溶液,将NiSO4、CoSO4和MnSO4混合溶液共沉淀制备(Ni1/3Co1/3Mn1/3)CO3前驱体,将其在400-900℃热处理5h制备得(Ni1/3Co1/3Mn1/3)Ox氧化物。EDTA络合滴定、BET、XRD及SEM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1/3Co1/3Mn1/3)Ox中过渡金属含量及结晶度随着增加,而比表面积却减小。(Ni1/3Co1/3Mn1/3)Ox与LiOH混合后在850℃热处理24h制备出LiNi1/3Co1/3Mn1/3O2材料,其结构、形貌及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在600℃条件下热处理制备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佳,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9.7mAh·g^-1,不同倍率循环60周后,循环保持率为92.4%。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节溶剂热合成工艺制备了两种花状中空四氧化三钴(Co3O4)微球,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氮气吸附脱附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Co3O4微球的形貌、尺寸、晶形结构、孔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微球尺寸均为微米级,Co3O4晶体结构为立方相尖晶石结构;两种微球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6.77和2.51m2/g。两种Co3O4微球对污染物碱性品红的吸附性及解吸再利用性的研究结果显示,Co3O4微球对碱性品红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2.7mg/g,且重复再生循环6次后,吸附效率仍保持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CoCl2·6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运用超声沉淀法制备前驱体CoC2O4·2H2O,然后在300℃下煅烧前驱体制得棒状Co3O4纳米粒子.结合TG-DSC热分析,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最终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结果显示产物为棒状立方相Co3O4,其直径大约为100nm,长度范围为0.4-2.0μm,并讨论了棒状Co3O4粒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
Ca2Co2O5化合物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o(NO3)2·6H2O,Ca(NO3)2·4H2O为原料,Na2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Ca2Co2O5化合物.采用TG-DTA、XRD和SEM等手段对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样品的物相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Ca2Co2O5的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沉淀前驱物经850℃预烧8 h后,利用SPS 850℃,压力30MPa保温5min,制备了纯相Ca2Co2O5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阻率和热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800℃时,热电性能优值(ZT)为0.12.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水热法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水热法制备BaTiO3、(K1-xNax)NbO3、Na0.5Bi0.5-TiO3以及Bi4Ti3O12等4种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的工艺过程,及其在制备4种粉体过程中对粉体尺寸、形貌的控制和独特的优势,同时简要评述了近年来微波水热法制备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的新工艺进展,指出水热法在制备无铅压电陶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制备出纯度和结晶性高、颗粒分布均匀、尺寸和形貌可控的高性能简单化合物无铅压电陶瓷粉体。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合成组分可控的复杂化合物,为真正实现压电陶瓷和器件的无铅化革命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镀法在SUS430合金表面镀钴作为阻挡层,然后通过丝网印刷和高温烧结在钴镀层表面制备La0.6Sr0.4Co O3-δ接触层。为提高接触层的低温烧结效果,添加了适量的Co3O4作为烧结助剂。经热处理,合金试样表面最终形成Co3O4和La0.6Sr0.4Co O3-δ双层涂层。利用XRD、SEM和EDS对涂层的物相、微观形貌和元素扩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双层涂层均致密平整,涂层之间及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紧密,阻挡层有效地限制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生长和Cr的往外扩散,并用直流四端子法测得金属连接体在800℃下连续氧化200 h后的表面比电阻为23 m·cm2。双层涂层有效地改善了SUS430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均相沉淀法制备Co3O4纳米颗粒及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NO3)2·6H2O和(NH2)2CO为原料,在不引入高分子分散剂的条件下,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Co3O4纳米颗粒。用TGA、DSC、XRD研究了目标产物的前驱体及其分解过程,结果表明:Co3O4在焙烧阶段形成。Co3O4纳米颗粒结构、形貌、粒径分布和磁性能分别用XRD、TEM、粒径分析仪、VSM表征,Co3O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21nm,粒径分布均匀。5K时产物表现为铁磁性,矫顽力Hc=580Oe。  相似文献   

19.
刘大勇  任山  闻立时 《材料导报》2006,20(Z1):135-137
纳米金属粉的粒度和颗粒形状决定其性能和应用,粒度和形貌的控制对纳米金属粉的制备至关重要.主要从纳米金属粉的粒度可控制备、形貌可控制备和复合结构纳米金属粉的制备3方面阐述了液相制备纳米金属粉的粒度和形貌控制研究现状;并总结了液相制备纳米金属粉的粒度和形貌控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Co3O4 原料以国产替代进口后生产的钴酸锂 (LiCoO2 )电化学性能不稳的问题 ,采用SEM、XRD结构分析和实际锂离子电池评价LiCoO2 的性能 ,研究了Co3O4 原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及微观形貌对合成LiCoO2 产品的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烧制工艺 ,使LiCoO2 的容量从12 8提高到 138mAh/g以上 ,10 0次循环容量下降 15 %以下 ,平台下降从 2 5 %降到 16 % ,其电化学性能与使用进口原料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