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含水期集输系统效率测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某油田集输系统工艺流程及能耗分布状况,并通过对集输系统管网、转油站、脱水站3部分效率测试及分析研究,给出系统目前的能耗状况,找到集输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油田集输系统下步节能挖潜改造指明方向。测试结果表明,管网部分井口至计量间的管道能耗严重,转油站、联合站及整个集输系统的热能利用较差.应加强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2.
油气集输系统的能耗评价与能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依据能量守衡与转换的基本定律,给出油气集输系统站、管道两类基本研究体系的能耗评价指标,并以其为基础平均加权得到系统的能耗评价指标,包括效率、平均管线能损率及单耗等,同时选择热损率和压损率作为集输系统各部分的能耗分析指标,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对系统做完整的用能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的节能潜力预测才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三环节”能量结构理论,将油田联合站的工艺过程用能分为能量的转换和传输环节、工艺利用环节和能量的回收环节进行评价,得到各个环节的效率,以胜利油田东辛102联合站为例,得出东辛102联合站能量回收环节效率仅有10.6%,为效率最低环节。与实际一致的分析说明了三环节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联合站的能耗进行了分析。以胜利油田东辛102联合站为例,找出了加热炉的能耗对该站输入的总能耗影响最大,为联合站节能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油田生产需要,对集输站、水站等重要设施的自动化管理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之进行技术改造,从而达到节能降耗、自动优化运行的效果.下面我们来探讨一种集输站自动优化及远程监探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35 MPa加氢站的主要设备功率和3个35 MPa加氢站运营过程中的单位加氢量的耗能情况,提出了现在加氢站运营中节能的方向。主要可以从减少压缩机的空转,根据进气压力由站控系统自动选择合适压缩比进行氢气压缩及储气,综合加氢速度、氢气换热等情况,合理设置加氢机的氢气预冷温度。 相似文献
7.
8.
油田进入特高高含水期后期开发阶段,含水率不断上升,产油量不断下降,而且注水管网和输油管网老化越来越严重,穿孔频次增多,油水分离难度进一步增大,处理费用进一步增大,其中能耗迅速上升,直接影响着集输系统优质低耗经济技术指标的实现。近年来,集输系统结合生产实际,搭建信息化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化提升,将生产报表通过网络进行各单位共享,对集输生产运行参数与能耗参数进行日度、旬度、月度分析评价,及时调整运行参数,降低能耗,提高集输生产经营效益,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集输工艺流程中成功地解决能耗高的问题,各项能耗指标均达到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加氢站是氢燃料电池车推广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70 MPa加氢可以显著提升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能力和经济性。为准确分析70 MPa加氢站的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建立了70 MPa加氢站加氢过程动态热力学模型,基于SAE J2601加注协议研究了单次加氢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单次加氢的能耗组成和多次加氢的能耗变化。 结果表明:单次加氢过程中165 s加满车载储氢瓶,295 s完成高压储氢瓶补氢,5 min内完成一次加氢循环。加氢能耗由压缩机、冷水机组和冷冻机组能耗组成,其中压缩机能耗超过64%,冷水机组能耗约为压缩机能耗三分之一。随着加氢次数增多,单次加氢能耗升高,第一次和第二十次加氢的比能耗分别为0.98 kWh/kg和1.24 kWh/kg。 缩短单次加氢时间可以从提升压缩机流量入手。降低压缩机能耗是加氢过程节能的关键环节。三级高压储氢瓶的压力配置影响加氢能耗中的多个环节,如何对三级压力进行合理配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锅炉能效测试的必要性,讨论了在锅炉能效测试中如何加强检测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的检测结论能够客观实事且精确。 相似文献
12.
13.
建筑能耗比例与建筑节能目标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本文从建筑能耗在全国总能耗中的比例、建筑节能的目标值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战略的观点。作者指出,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应该用我国未来能耗限额作为建筑节能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14.
按国际准则计算的中国终端用能和能源效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能源平衡统计的国际准则及中国能源平衡存在的问题。按国际准则计算了中国终端能源消费量和结构以及物理能源效率。2005年,按国际准则计算的中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1307Mtce,其中农业占4.4%,工业58.6%,交通运输16.3%,民用、商业和其他20.7%。中国物理能源效率(热效率)为36.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8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15.
DES/CCHP系统和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DES/CCHP)是中国“十二五”期间提高能效、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评价指标是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碳排放.DES/CCHP实现高效的技术关键包括:把所有终端用能集成为一个“总能源系统”;科学用能,核心是尽可能减小每一级用能的(火用)损耗;尽可能安排多个冷、热、电、汽终端用户时空分布的最优组合;需要较大的系统规模.新区DES/CCHP系统能效是决定区域总能效的最主要因素,两者的区别在于交通用能、其他用能和外来电力,可在取得相应数据基础上计算得出.计算能源利用效率的一般公式是:能效=终端耗用各种能源总量之和/耗用的一次能源总量,CCHP能效计算的分子必须是全部终端用能,必须按照8650h/a不同负荷逐时累加求和计算,不能取设计工况数据;分母必须全部折算成一次能源.在计算出区域规划的能效、总能耗和一次能源构成后,便可按照规划目标年度的GDP数据,推算出能源强度、碳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低碳发展指标.影响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天然气价格与上网电价,客观因素——产业格局、气候条件和实际进展与规划格局的差异,以及主观因素等,其中外部、客观因素是决定能效的硬性约束. 相似文献
16.
Replacing incandescent light bulbs with compact fluorescents (CFLs) has traditionally been seen as a cost effective means of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Recently,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energy savings associated with CFLs has been called into question. Specifically, recent findings suggest an “interactive effect” associated with the replacement of incandescent light bulbs with CFLs in the residential sector. In this scenario, the reduced wattage of CFLs, relative to incandescent bulbs, generates less heat, which in turn, requires additional natural gas usage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 Engineering studies suggest the magnitude of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in energy terms, which implies that the energy savings associated with CFLs may be significantly overstated. In this paper, we use billing analysis to test for the presence of interactive effects. Our analysis i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dataset that includes monthly household electricity and natural gas usage, the number of CFL bulbs installed, the installation date, and a set of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FLs do indeed save electricity. However, we do not find any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CFLs cause increased usage of natural gas.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