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造纤维     
20036041超导粘胶纤维Advances in Textiles Teehnology,2002,(6),pZ(英)BASF公司的复合多成份纤维由一种或多种在悬浮液中其有超导电的成份组成。此种纤维混合丝无裂开无断裂,形状园形,横截面为多叶形、皮芯和海岛形。超导的陶瓷或非陶瓷成份占纤维重量的20一85%。一个双曲线毛细管对挤压线提供了超导成份。将喷丝头浸入纺丝浴,制造出细旦纤维。设计的挤毖I5-机最大程度减小了机器的体积及所需的超导材料的数量,允许高压力降低,并与酸性再生浴相容。此产品获得美国专利,专利号6344167。〔涂君植)粘胶纤维导电性BASF公司专利 20036042…  相似文献   

2.
人造纤维     
《化纤文摘》2006,35(6):4-6
20066028新有机溶胶溶解浆粕的评估II浆粕结构和NMMO的加工性Fink Hans-Peter…;Cellulose,2004,11(1),p.85(英)采用物理方法(TEM,WAXS,SAXS,NMR)来表征通过溶胶加工Acetesolv,Formacell和Milox生产的溶解硬木浆粕超分子结构,并与常规Sulfite和标准商用溶解浆粕进行比较。浆粕对NMMO(N-甲基吗啉氧化物)技术适应性可通过纤维纺丝和吹膜进行试验,同时也可测定其结构和机械性能。TEM测试表明,T C F漂白有机溶胶浆粕仅有基础层(Formacell)、基础层和S1(Milox)层,或者主要是S1(Acetosolv)层曝露在表面,而Sulfite浆粕曝露出S2…  相似文献   

3.
人造纤维     
995055在纺织品中的l夕Ocell纤维Burrow T.;AsianTextile Journal,1998,7,(10),P .54(英)在诸多的纤维素纤维中,Tencel纤维是最强最刚性的纤维,干态的强度及模量高,且在湿态时仍保持其中的大部分强力,湿态的强度高于棉纤维。与通常的粘胶纤维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取向度、结晶度及分子量。由Tencel纤维制成的织物有更柔软的手感及悬垂性。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妇女的高档休闲服,制成柔软的牛仔布及男式衬衫。织物表面纤维的原纤化作用可以达到要求的桃皮整理效果。Tencel纤维及纱线在湿态可膨化约35%。在湿态加工时,织物表面几何形状的改变,使…  相似文献   

4.
人造纤维     
20023048改进脱乙酞甲壳质纤维机械性能的方法Knaul J.2.…;Ady,Chitin Sei.,1998,3,p.399一406(英)本文目的要改进脱乙酞甲壳质(湿纺)的机械性能,部份脱乙酞甲壳质共聚体纤维干湿强力都很小。湿纺聚合体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其机械性能。本文所用方法是在纤维倦取前通过拉伸。此外,几个纺前实验研究了干新生纤维与液体反应剂如磷酸钾二氢、酞酸钾氢、戊二醛、乙二醛的关系。戊二醛和脱乙酞甲壳质自由胺的交联包括希夫碱反应。用磷酸盐及酞酸盐离子,交联机理更接近离子结合,乙二醛和脱乙酸甲壳质的交联可能包括缩醛反应。(汪之江)甲壳质纤维…  相似文献   

5.
人造纤维     
20073025纤维素纤维原纤化倾向(第三部分)碱预处理对Lyocell纤维的影响Zhang W.…;Carbohydrate Polymers,2005,59(2),p.173(英)研究了各种碱预处理对Lyocell纤维的影响。用浓度3.0~7.0mol/L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水溶液预处理,原纤化数量(FN pre)降低,浓度5.0mol/L时最低。在FN  相似文献   

6.
人造纤维     
964042考陶尔兹枯胶短纤维的性质和加工·SmPson N.;Asian Textile Journal,1995,为(6),p.56+(英)考陶尔兹开发了一种宜于纺制柔软、超细支数纱的心.9旦人丝纤维。实验证明该种超细纤维在开松混和工艺中毋需特殊处理,但是,梳理工.琴却对以后成纱质量关系重大。对生产具有良好强力、均匀性而且极少毛羽的纱,考陶尔兹所推荐的刺毛辊转逮为810rlm盖板隔距为 0.012英寸、生产率为11.4千克/小时,由这些工艺参数所控制的条子为3 .5克/米。所推荐最大拉伸速度为400米/分。科学家用100多的超细纱或由超细短纤维与Teneel纤维素纤一维或聚醋纤维的…  相似文献   

7.
人造纤维     
984047西欧,yocej.纤维的生产KoslowskiH一J.;Chem.Fibers Intern.,1997,47,(2),p .92(英)考陶尔公司已经生产lyocell纤维,这是一种纤维素纤维,以Tencel的商品名称投放市场,该纤维的厂址在美国,1993年已向世界各国销售其产品。1997年的7月份,奥地利兰精公司的子公司,即兰精Ly-ocell股份公司将开始lyoceU短纤维的生产,这是西欧的第一个lyocell生产线。考陶尔公司还计划在今年的年底,便在英国的lyocell工厂投入运行。上述的两个公司生产的纤维都用于服装及家俱市场,但考陶尔公司还有生产lyocell差别化产品的打算,包括工业上用的织物,其它…  相似文献   

8.
人造纤维     
《化纤文摘》2006,35(2):6-8
TQ346.120062038废弃蚕丝基的长丝Advances in Textile Technology,2004,7,p.1(英)该专利是WO02/081793,其涉及了一项新工艺,它以多种原料如废蚕丝制备蚕丝或似蚕丝蛋白的溶液,制造高质量的长丝。依椐英国利兹发明者的工艺,再生的蚕丝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包括生物医药应用。该工艺包括四个工序,先将蚕丝溶于一溶剂,形成蚕丝溶液。将此溶液过滤,纺入凝固浴,制成纤维。最后,以多种变化拉伸挤出的纤维,赋予最终纤维不同的机械和/或生物性能。与早期的技术相比较,该工艺允许省去纤维溶液阶段的预渗析。该专利称,此工艺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利用…  相似文献   

9.
人造纤维     
992052以碳充填的纤维素长丝的性能Vorbaeh D.…;Chem.Fibers Intern.,1998,(2),p.120一123(英)在80年代,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无二硫化碳的纤维素纺丝工艺,使用溶剂纺制纤维素长丝和薄膜。该工艺就是:将纤维素溶解在含一个水分子的有机溶剂N一甲基吗琳一N一氧化物中,经干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形成的纤维是导电的又是可以纺织加工的。这即双组份纺丝工艺,纺成芯一皮结构的纤维。纤维的芯是导电的纤维素,其皮芯又是力学上稳定的。但纤维的性能取决于膨润介质。以碳充填的纤维素长丝适用在液体或蒸汽介质中当灵敏的传感器。6篇参考文献。(林求德…  相似文献   

10.
人造纤维     
993051人造纤维为下个世纪注人了希望Sinivasan M.;Asian Textile Journal,1998,7,(5),P .20一22(英)根据世界人口每年以1.6个百分点的增长,收入水平的增加,每人织物消费量的增加,在将来几年内,全世界对纺织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全世界涤纶的消费量从1980年的500万吨增加至2996年的1300万吨,并预计在2005年达到2100万吨。聚酚技术的开发已使其能够快速增长,一些亲水性聚合体的开发,使聚醋纤维可用于制造运动衣,抗静电滑雪衣和用于滑冰的透气涂层织物。为了更好地模仿美观的和功能性的天然纤维,人们进一步开发吸水性的纯聚醋纤维布,弹性布…  相似文献   

11.
人造纤维     
996054介绍Teneel Ai00纤维Taylor J.M.…;AATCC Book of PaPers,1998,(9)22一25,p .546一555(英)考陶尔兹公司新增一种lyocen纤维—TencelA100的生产线。有一篇关于将Tencel A100与常规Teneel比较的概述描述T Teneel A100的发展,一般性能,制备,漂白,染色和整理。Toncel A100的生产工艺包括在未干燥状态下的化学交联。通过交联消除了常规lyocell纤维的特点—原纤化,因而这样生产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美感性能。Tencel A100也具有与常规Tencel或其它任何纤维素纤维不同的染色性能。Tencel A100的强度稍低于常规Ten-eel。由于它具有多…  相似文献   

12.
人造纤维     
︸﹄甲乙甲乙甲乙 20011057有利于健康的人造丝High Performance Textiles,1999,(10),p.3一4(英)Life Energy Industry公司开发出含有能放出活性离子的电石微粒的人造丝。该公司宣称,穿了用这种人造丝制的衣服,其放出的离子能激励人体细胞的活性及促进机体健康。正在进行多方面研究,采用这种人造丝来控制神经系统,促进睡眠深沉,安定精神,加快因疲劳的恢复。电石系天然产物,但也可人工合成。在已知的驻极体矿物中,其具有最强的天然及永久的电极化作用。其极化矢量可保持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肖东辉)人造纤维紊纤维改性活性Life Energy I…  相似文献   

13.
人造纤维     
20025033在Tencel纤维及其混纺纱上获得桃皮绒效果的新颗工艺路线Gandhi K.…;Book PaP一Int.Conf.Exhib.,AATeC,1999,p.160一169(英)连绕的又浪费时间的常规桃皮绒工艺路线被缩短成用少量水、人力和时间同时进行的工艺路线。由此使它可能提高Lyocell用于桃皮绒的操作生产率。该一浴染色路线同样具有使Lyocell混纺纱(例如聚酷/l矛yocell)快速操作的潜力。(汪兴华)纤维素纤维新工艺混纺纱 20025034甲充质和脱乙酸甲充质基功能性纤维的湿纺和应用Hirano Shigehiro;Maeromol.Symp.,2001,168(Natural and Synthetie Polymers:Challeng…  相似文献   

14.
人造纤维     
20063030超细醋酯纤维的静电纺丝:新溶液体系和超细醋酸纤维的脱乙酰基研究Son Won Keun…;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B:Polymer Physics,2004,42(1),p.5(英)研究了新溶剂体系中醋酯(CA)纤维静电纺丝以及最终超细醋酸纤维(CA)的脱乙酰基作用。通过静电纺丝在丙酮/水混合  相似文献   

15.
人造纤维     
《化纤文摘》2006,35(4):5-6
20064033醋酸纤维的纺织应用Law R.C.;Chemical Fibers International,2004,54(6),p.374(英)醋酸纤维凭借其特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在许多不同的纺织应用领域已经并继续得到使用。其悬垂性好、穿着舒适、吸湿。它的无定形开孔结构使湿气能从人体散发出去,使穿着者感到更加凉快和舒适。它在接触皮肤的许多应用中是安全的。织物非常美观,且醋酸纤维没有静态紧贴感。醋酸纤维在低温下可染得鲜艳清澈。它易与其他纤维诸如粘胶纤维、丝绸、尼龙、棉纤维及聚酯等纤维共混。这就使醋酸纤维在许多不同纺织领域得到应用。醋酸纤维的加工性能佳。由于…  相似文献   

16.
人造纤维     
951053再生红维素纤维的伸长机制Lenz J.…:Holzforehung,1994,48(Suppl.),p .72寺6(英)在空调状态下,测定了与溶剂纺粘胶纤维无定形取向因子相关的断裂伸长和抗张模量。相应的回归曲线,均类似于断裂伸长、抗张模量和微晶取向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总取向增加的情况下,微晶取向因子先于无定形取向因子。由此而得的结论是:粘胶纤维的伸长机制不仅由微晶取向组成;而且可认定还包括少数有序分子链段在微晶之间的空隙中,得到伸直和取向。(杨敏) 951054由液晶溶剂制备的纤维素基纤维Iv.Lia对纤维素醋酸/丁酸醋的影响Da丫e V.…;J.Polym.Sei.,Par…  相似文献   

17.
人造纤维     
94弓034醋醋纤维素(CA、和苯乙烯一ram一马来酸醉(SMA)接枝反应产物中接枝转换和相均匀性的上限Nie L.,…:Am.Chem.Soe.,Abstraets Pt.2:PMSE 154,1993,8,22一27f英)实验研究了CA和SMA之间的接枝反应。由于CA和SMA中都有大量的活性基团,维持高接枝转化率有时会引起正常分子量反应产物的过度生成。低于这一上限,接枝共聚物的生成导致相容性的混合物。用电子透射显微镜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相均匀性。当分散相中SMA的转化率超过50拓时呈现相均匀性.较高分子量的均聚物的接枝对这一现象负责。因此,窄范围SMA接枝转化率和为相均匀聚合…  相似文献   

18.
人造纤维     
20074021化学处理Lyocell纤维的新发展Burrow T.R.;Chemical Fibers International,2004. 54(5),p.304(英)回顾了生产Lyocell短纤维的进展,着重于通过选择材料、选择添加剂、纺丝条件和化学处理来生产Tencel纤维。(薛敏敏) Lyocell纤维化学处理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造纤维     
20071030二丁酞甲壳质的敏感性和可再生甲壳质纤维在脂肪酶作用下的解酞化和解聚化MuzzarelliC一:Carbohydrate Polymers,2004,56(2),P .1 37(英)通过对湿纺甲壳质纤维(OBC)以及甲壳质非织造布进行IR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的测试,发现二丁酸甲壳质是通过丁(酸)醉醋化获得的,  相似文献   

20.
人造纤维     
20076016海藻/明胶共混纤维的制造及纤维特点Fan L.…;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5,96(5),p.1625(英)用粘胶型纺丝板将海藻/明胶混合溶液纺入含水的氯化钙和乙醇凝固浴,制取海藻和明胶的共混纤维。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法研究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测定其机械性能和吸湿性能。当明胶含量达30%(wt)时,共混纤维可取得最佳强力和断裂伸长值。提高明胶的含量,即提高了共混纤维的含水量值。结构分析表明,由于分子间的氢键在海藻和明胶分子间产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混合。(涂君植)共混纤维海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