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示踪陆丰13东洼文昌组东北向长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物源,对研究区6口井11个砂岩岩屑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以岩浆成因为主的锆石年龄谱具有多峰特征,主峰值年龄为156、430 Ma。结合源区基底残留地层的岩性特征、年龄特征,辅以薄片岩屑类型鉴定和重矿物物源示踪,分析认为文二段、文五段物源主要为中生代沉积岩,局部可能受到始新世喷出岩、中生代花岗岩物源的影响,而不是早期研究认为的文昌组物源以中生代花岗岩为主。这些认识解释了陆丰13东洼文昌组发育优质储层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为今后本区源-汇体系研究及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石油资源丰富,其中的陆丰地区属于富烃凹陷。古近系石油主要蕴藏在文昌组砂岩的多种类型孔隙中,成岩作用特征决定了砂岩中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以储层薄片显微定量分析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等分析,明确了古近系文昌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获得了储层的各类孔隙组成及其含量分布,并进一步探索了储层主要孔隙的发育成因。文昌组砂岩主要发育颗粒溶蚀孔,其次是残余原生孔和胶结物溶孔。颗粒溶孔主要是由泥岩演化释放出的有机酸对长石溶蚀而成,其次是大气淡水造成的溶蚀;胶结物溶孔主要是由早期断裂、裂缝沟通大气淡水引起的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而形成;残余原生孔的发育除与砂岩成分、结构成熟度相关度较高,还与地层抬升、早期压实破坏和早期油气充注形成的异常压力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邻近生烃凹陷的古斜坡、古隆起及其早期断裂发育的高能相沉积砂岩是陆丰地区文昌组砂岩孔隙发育的关键。研究结果对文昌组深埋藏砂岩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珠江组下段作为珠江口盆地东部优质的油气储层,其物源分布特征至今仍存在争议。为了研究韩江-陆丰凹陷珠江组下段物源分布特征及其岩性组成,利用LA-ICP-MS定年技术对珠江口盆地东部7个不同局部构造区的下中新统珠江组下段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碎屑锆石以岩浆成因为主,主要存在98~114,137~163,211~247和387~428 Ma四个年龄区间,变质成因为次。通过与周缘潜在物源区岩层(体)年龄对比,并结合年龄频谱特征,认为研究区早中新世珠江早期至少存在4条供给碎屑物质的水系,其中,海丰28构造区和陆丰2构造区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韩江物源;南侧东沙隆起为陆丰22构造区主物源区;汕尾物源除为惠州10构造区供源外,还与珠江物源在惠州08构造区交汇;陆丰13构造区以东沙隆起物源为主,可能有部分韩江物源的加入。韩江-陆丰地区具备发育浅层和中深层优质储层的地质条件,仍是今后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物源并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通过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丽水凹陷东、西次洼的物源及源区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物源对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经分析,丽水西次洼物源主要来自凹陷西部的闽浙隆起区,以火山岩为主,含少量侵入岩及变质岩;该物源形成的砂岩塑性物质含量较高、岩石抗压性相对较弱,由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损失量相对较大。丽水东次洼物源主要来自凹陷东部的渔山隆起区,以沉积岩、侵入岩为主要物源;该物源形成的砂岩塑性物质含量较低、岩石抗压性较强,由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损失量相对较小。研究表明,物源差异对储层物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东部地区的构造、断裂发育、地震反射结构、地层产状、地震反射频率等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已证实的新近纪洼陷进行详细对比和研究,首次提出陆丰凹陷东部发育中生代残留洼陷。通过与周边已证实的中生代坳陷石油地质条件的类比,认为陆丰凹陷的中生代残留洼陷应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能为陆丰凹陷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惠州凹陷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其中 HZ25-7 构造带是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寻求油气突破的重点地区,文昌组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研究是在该区实现勘探突破的基础。 基于钻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及压汞等资料,对惠州凹陷 HZ25-7 构造带砂岩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杂基含量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 12%和 7.1 mD,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和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道为特征,孔隙连通性差。 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是造成文昌组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 近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背景决定了碎屑组分中软碎屑含量高,杂基充填了部分孔隙;压实作用强烈,造成大量原生孔隙减少,原始孔渗性差;可溶组分含量低,导致有机酸溶蚀对物性改善不太明显;晚期大量的黏土胶结和碳酸盐胶结,降低了储层物性,使储层变得致密。 异常超压的形成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  相似文献   

7.
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物源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湖凹陷花港组是研究区重要的储层之一,其物源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应用砂岩碎屑组分特征,重矿物分析并结合砂地比等值线图精细描绘物源分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西湖凹陷花港组物源体系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花港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的西部边缘,东部钓鱼岛隆褶带影响较小,具体分为3大分支:西部的海礁隆起为近物源、西北部虎皮礁凸起和东部钓鱼岛隆褶带物源的结合影响凹陷北部地区、西南部的渔山隆起为凹陷的中南部地区提供物源。通过对岩屑类型、长石特征、石英颗粒和重矿物的微观特征和稀土元素等特征的分析,推测出凹陷周边岩体性质,花港组的母岩主要是岩浆岩,其次为变质岩,沉积岩少见。变质岩主要发育在海礁隆起的中部,影响西部的平湖地区,沉积岩仅在钓鱼岛隆褶带北部地区少量发育。  相似文献   

8.
珠三坳陷油气成藏的地球化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珠三坳陷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成特征(碳同位素组成、轻烃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排烃温度、烃源岩的地化特征与储层石英胶结物内与含烃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资料,进行珠三坳陷的油气源与油气藏充填史综合研究取得了新认识:文昌9-1、9-2构造的轻质油和天然气为腐泥型有机质(Ⅰ/Ⅱ_1型干酪根)与腐殖型Ⅲ型干酪根混合来源,文昌13-1、13-2构造与文昌8-3构造的油气主要来自文昌A凹陷;文昌13-1、13-2构造中的油气来自同一烃源岩,珠三坳陷曾经经历了两期油气充填。  相似文献   

9.
为认识埋藏过程中酸性流体对碎屑岩储层中凝灰质的溶蚀改造效应及控制因素,选取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州—陆丰地区古近系文昌组凝灰质砂岩储层,设计开展了岩心尺度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模拟实验。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流体成分分析、物性表征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实验前后不同流体流速、不同凝灰质含量条件下砂岩储层的溶蚀作用和物性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流体环境中凝灰质溶蚀现象普遍,但不同实验条件下,凝灰质溶蚀强度及储层物性响应不同:成岩体系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决定凝灰质的溶蚀作用强弱。相同岩石和相同酸性流体条件下,高流速开放体系中凝灰质溶蚀量高于封闭体系,且低流速相对封闭体系中溶蚀产物趋于沉淀,溶蚀作用增孔效应有限。凝灰质含量显著影响溶蚀效应,富凝灰质砂岩中溶蚀作用有限,含凝灰质砂岩和贫凝灰质砂岩能够溶蚀增孔,且含凝灰质砂岩的溶蚀增孔效率更高。凝灰质含量相对中等—较低的储层中,中浅层埋藏阶段的开放成岩流体体系最有利于粒间凝灰质溶孔的发育。经历晚期酸性流体溶蚀改造后,较易形成次生溶蚀型优质储层,这一认识有助于不同地区的溶蚀型储层甜点预测。  相似文献   

10.
4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实例这里介绍 2个研究实例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实例 ,主要介绍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控制模型的建立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实例 ,则主要介绍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具体应用效果。4 1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本文研究范围位于盆地东部 ,包括珠一坳陷的惠州凹陷、  图 4 研究区位置图陆丰凹陷和东沙隆起 (图 4 )。 2 0多年来 ,珠江口盆地共作地震测线 4 0× 10 4 km ,钻探井 173口 ,发现 14个油气田和 2 2个含油气构造 ,累计发现石油地质储量 4 8× 1…  相似文献   

11.
碎屑岩骨架颗粒主要是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碎屑物质构成的,骨架颗粒的显微特征可以揭示母岩的重要信息,也是研究物源的直接依据。根据大量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的薄片分析,对百色盆地东部坳陷北部陡坡带东段古近系百岗组砂岩的稳定组分及重矿物的特征、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推断出百岗期属近物源沉积,母岩主要是沉积岩,其次为变质岩;沉积物由北东和北西两个方向的物源区供给。  相似文献   

12.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属于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油气藏,油气资源分布广泛但开采难度大。为了更好的经济有效的开发该类储层同时达到保护储层的效果,对该储层的储层特征和敏感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边缘海盆地油气研究中,古潜山型油气藏研究相对薄弱,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古潜山油气成藏预测将对边缘海盆地油气勘探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珠三坳陷是一个断裂系统十分发育的箕状断陷盆地,它的形成和演化受到断裂的强烈控制。在坳陷内主干断裂的控制下,坳陷分割为文昌A凹等9个构造单元,其中,文昌A、B、C凹陷为生油凹陷。位于文昌C凹西部的古潜山可以得到来自3大生油凹陷的油气供给,具有较好的储盖条件,可以发育潜山披覆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2种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位于南海西部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为定量评价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区带内各油源断裂的输导能力,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该区琼海凸起东倾没端油气勘探实践,总结控制该区油源断裂输导能力的3大要素:油源面积、伸展面积和断面产状,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输导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该方法,定量计算文昌A凹陷24条油源断裂的输导能力。评价结果认为,文昌8区输导能力整体较强,大型油源断裂附近仍有较大潜力;文昌9区和11区整体输导能力偏弱,后期拓展建议在本地深层展开;文昌10区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差异最大,与主油源断裂相邻区域是潜力拓展的重要方向。该认识支撑了文昌9区中型油田的高效评价,促进了神狐隆起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明确了文昌8区中深层拓展的方向,为文昌A凹陷的领域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方法不仅对准确认识区带各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可为区带评价和决策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合砂岩轻、重矿物组成和砾岩砾石成分分析,在明确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不同构造单元母岩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地震特殊反射特征建立各构造单元物源方向,明确物源对储集砂体展布、物性形成的控制。结果表明:①安达地区母岩为西北部安达凸起的酸性火山岩,物源方向为南西向;徐西凹陷母岩为西部中央古隆起的酸性、中基性火山岩,物源方向以东西向为主;宋站地区和徐东凹陷母岩为徐东斜坡的中基性火山岩和变质岩,物源方向以北东向、东西向为主。②西部、西北部物源规模较小,在断陷西侧陡坡带形成一系列沿断裂呈孤立点状分布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砂体厚度大但延伸距离短;东部物源规模较大,在断陷东侧缓坡带形成连片叠置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较薄但平面分布广。③西部陡坡带砂体粒度粗,抗压实能力强,在深埋条件下仍保留部分原生孔隙;东侧缓坡带砂体碎屑颗粒细、岩屑等塑性组分含量高,压实减孔严重,但紧邻煤层和湖相泥岩环境有利于有机酸进入造成岩屑、长石广泛溶蚀,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物源复杂,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利用岩心、薄片、录井、三维地震及物性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北缘古近系的物源面貌进行了恢复,并探讨了古物源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古近系沟谷体系发育,沙河街组至东三段沉积期,母岩岩性和面积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物源区的范围经历了“大—小—大”的演化过程。②古物源演化对砂体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纵向上,沙三段沉积期物源区范围大,有大量中生界碎屑岩参与供源,沉积区形成薄层砂砾岩;沙二段沉积期物源区范围大,物源以火山岩剥蚀为主,沉积区形成厚层砂砾岩;沙一段沉积期发生快速湖侵,物源区范围减小,在沉积区形成薄层砂砾岩;东三段沉积期发生湖退,物源区范围扩大,有大量沙一段泥岩参与供源,在沉积区形成薄层砂砾岩。平面上,同一沉积期,物源区西部和东部东段沟谷体系范围大,以火山岩、花岗岩剥蚀为主,在沉积区形成的砂砾岩厚度、规模均大;东部西段以碳酸盐岩剥蚀为主,在沉积区形成的砂砾岩厚度、规模均小。③母岩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沙三段至东三段,东部东段以火山岩剥蚀为主,且埋深较浅,储层中含有大量火山岩岩屑,后期易溶解,胶结作用弱,储层物性好;东部西段以碳酸盐岩剥蚀为主,埋深浅,但胶结作用强,物性差;西部埋深较深,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均强,储层物性差。因此,在相近深度段内,碳酸盐岩母岩供源时,沉积区储层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岩砾石和岩屑,填隙物以灰质胶结物为主,胶结作用强烈,储层物性差;火山岩和变质花岗岩供源时,沉积区储层中以火山岩或花岗岩砾石和岩屑为主,灰质胶结物含量较少,胶结作用相对较弱,储层物性整体较好。该项成果可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扩大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储层的勘探成果,明确储层的形成机理,基于钻井、录井、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和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和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对比研究。秋里塔格地区白垩系储层粒级粗、长石含量低、岩屑含量高(以沉积岩岩屑为主);填隙物含量略低、杂基含量高、胶结物含量低;物性相对好,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具有排驱压力较高、孔喉半径中—小、细—微细喉的特征;压实作用中等,胶结作用中等,溶蚀作用较强,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粒级细,以中、细砂岩为主,长石含量高,岩屑含量低,少量沉积岩岩屑;填隙物总量略高,杂基含量低,胶结致密;面孔率普遍较低,微裂缝普遍;物性差,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具有排驱压力高、孔喉半径特小、微细喉的特征;压实作用强、胶结致密、溶蚀作用弱,裂缝对储层孔隙的贡献有限,却大大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8.
综合地化、储层、地震、测井、测试等相关资料,详细调查了莺歌海盆地坳陷斜坡带乐东峡谷水道已发现气藏特征及成藏关键地质因素,结果表明:该区中新统气藏具有"三低一高"(低孔、低渗、低含气饱和度及异常高压)和流度低的特点,类似于高温高压的致密砂岩气藏。坳陷斜坡具有形成低孔低渗砂岩气藏的有利条件:(1)发育高成熟富陆源有机质的中新统烃源岩及渐新统崖城组含煤烃源岩,烃源条件好;(2)中新统三角洲及水道-海底扇砂岩受强烈压实作用以及钙质胶结的影响,具低孔特低渗特征,分布较广且厚度大,构成了天然气的重要聚集场所;(3)天然气通过隐伏断裂沟源+接触式充注,"甜点"储层富集成藏。初步预测坳陷斜坡带南段具备千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储量规模,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位于南海东部海域的惠州26-6构造在中生界潜山及古近系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是珠江口盆地古潜山及浅水区中深层凝析气勘探的首个规模发现。为进一步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对惠州26-6构造开展了烃源岩、储层、运移通道、聚集方式和气藏封盖等石油地质条件深入研究,提出了其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①惠州凹陷文昌组发育大面积、厚层的优质高成熟湖相烃源岩,具有油气兼生、晚期快速生气特征;②中生界火成岩叠加上覆古近系扇三角洲砂砾岩,构成了惠州26-6构造区泛潜山储层,其中恩平组储层以低孔-低渗的中砂岩和砂砾岩为主,文昌组储层以中低孔-中渗的含砾粗砂岩和砂砾岩为主,潜山储层以裂缝-孔洞型及裂缝型的蚀变闪长岩及蚀变花岗岩为主;③中生代以来,多期挤压-伸展构造作用下的断裂差异性活化塑造了巨厚泛潜山裂缝型储集体;持续活动的断裂沟通了高熟烃源灶和泛潜山储层;湖相泥岩为天然气提供了严密的封盖;距今10 Ma以来,文昌组湖相烃源岩大面积成熟,高压强势充注、晚期快速成藏。惠州26-6大中型泛潜山油气田的发现,揭开了珠江口盆地富烃洼陷周缘深埋潜山凝析气勘探序幕,对中国东部晚期构造活跃的中新生代盆地潜山油气勘探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岩石物理实验是研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重要手段,利用实验测试不同类型、含不同孔隙流体岩石样品的岩石物理参数,可为寻找优质储层及烃类流体的敏感性参数提供实验依据。根据珠江口盆地中-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的需要,选取珠一坳陷的惠州凹陷、陆丰凹陷和西江主洼,珠二坳陷的白云主洼、白云东洼和番禺低隆起等地区13口井的碎屑岩储层样品,开展了岩石物理参数的实验测试研究。通过地层压力条件下不同岩性、不同物性、不同孔隙流体饱和度的测试分析,得到样品的储层物性特征和岩石物理参数特征及岩样含不同孔隙流体饱和度时的地震响应特征。测试结果表明:岩样具有高孔中渗、中孔中低渗、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等多种储层物性特征,物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岩样纵/横波速度、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拉梅常数等岩石物理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密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岩样随着含水饱和度的提高,其拉梅常数、体积模量、泊松比、纵波波阻抗、纵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随之增加,变化幅度大,表现出对含水/气、含水/油饱和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岩样的横波速度、横波波阻抗、剪切模量变化较小,表现出对含水/气、含水/油饱和度的变化敏感性较弱。ρf、λρ、λρ ·μρ、σ、Zp-Zs等流体识别因子具有很强的气水识别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油水识别能力。不同流体识别因子的组合模板,具有较好的识别气、水、油的效果,且识别海相储层孔隙流体的效果明显好于陆相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