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光催化CO2还原技术的关键是开发高效光催化剂,而构建具有紧密界面结构的异质结是增强界面电荷转移,实现高效光催化活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水热法,将Bi4O5Br2纳米片镶嵌在CeO2纳米纤维表面,制得Bi4O5Br2/CeO2纤维光催化材料(B@C-x,x对应反应物的加入量)。利用不同方法表征其微观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适当Bi4O5Br2含量的Bi4O5Br2/CeO2异质结可以显著提高CeO2纳米纤维的光催化性能。与纯Bi4O5Br2和CeO2相比,B@C-2在模拟太阳光下表现出最佳光催化活性,不使用任...  相似文献   

2.
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之间的低电荷分离效率严重限制了光催化性能.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之间的强界面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电荷分离效率.通过引入界面化学键增强组分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合成了ZnIn2S4 (ZIS)/Sv-MoS2光催化剂,ZIS中的S原子与Sv-MoS2中未配位Mo原子之间的键合作用形成了界面Mo-S键,这极大地提高了ZIS的光催化活性.采用不同的NaBH4蚀刻时间制备了MoS2-xh.优化后的ZIS/MoS2-4h复合材料的产氢速率为7.6 mmol g-1 h-1,是原ZIS (1.6 mmol g-1 h-1)的4.75倍,是ZIS/MoS2(3.7 mmol g-1 h-1)的2.05倍.非凡的光催化活性可归因于光生电子在Mo-S键的作用下更容易从ZIS转移到MoS<...  相似文献   

3.
Gd2O2S:Tb闪烁陶瓷以其明亮的绿色发光、高能量转换效率和高中子俘获截面而广泛应用于中子成像和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但Gd2O2S:Tb陶瓷中存在的Gd2O3第二相影响其闪烁性能。本工作以H2SO4和Gd2O3为原料,采用水浴法合成Gd2O2S:Tb前驱体,研究了H2SO4与Gd2O3的摩尔比(n)对前驱体和Gd2O2S:Tb粉体性能的影响。前驱体的化学组成随n增大而变化:2Gd2O3·Gd2(SO4)3·x H2O(n<2.00)、Gd2  相似文献   

4.
探索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是实现实用化太阳能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永恒追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CdIn2S4/ZnIn2S4微球,然后500°C退火得到降解性能更好的CdIn2S4/ZnIn2S4异质结。SEM、XRD、XPS、BET和UV-Vis DR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观察到异质结外貌为球形,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表面光电流响应和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其活性显著增强。在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中,退火后的CdIn2S4/ZnIn2S4异质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反应90 min后,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为96.7%。活性的提高可以归因于催化剂对可见光吸收的增强和光生电荷分离效率的提高。对照实验证明,降解体系中产生的活性物种·O2-在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预测了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制。本...  相似文献   

5.
以Cu片和1, 3, 5-苯三甲酸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经典Cu-MOF材料Cu3(BTC)2(H2O)3,即HKUST-1,作为基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采用室温沉积法制备FeVO4/HKUST-1异质结复合材料,通过XRD、SEM、BET、UV-Vis DRS等对其晶体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光吸收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VO4与HKUST-1复合形成异质结后,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产生和转移,对目标染料污染物罗丹明B(RhB)的降解性能显著增强。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异质结体系中RhB的降解率可达93%,而单一FeVO4或HKUST-1体系中仅为12%和5%。此外,对材料的组成比例进行了优化,当FeVO4与HKUST-1摩尔比为1∶1时,制备的FeVO4/HKUST-1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进一步,考察了其循环使用的稳定性,循环5次后对RhB的降解效率仍保持在90%以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能带理论,以Bi(NO3)3·5H2O为铋源,采用水热煅烧法制备了Bi2O3-Bi2WO6复合光催化材料,SEM、XRD、XP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电化学阻抗(EIS)等表征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与分析,以U(VI)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还原U(VI)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纯Bi2WO6相比,Bi2O3-Bi2WO6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当Bi2O3与Bi2WO6的摩尔比为2.4∶1时,Bi2O3-Bi2WO6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光催化活性增强归因于Bi2O3的加入,在Bi2O3与Bi2WO6界面形成的直接Z-scheme异质结,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的传输速率,降低了其复合率;另一方面,Bi2O3的加入使Bi2WO6带隙变小,扩大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从而提高了Bi2O3-Bi2WO6光催化剂的活性。本研究为设计和合成具有高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剂和了解增强U(VI)光催化还原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ZnO光催化活性不高的问题,采用Zn(CH3COO)2和FeCl3作为ZnO和Fe2O3的前驱体,水热条件下采用“一锅法”制备带状γ-Fe2O3/ZnO异质结光催化剂,采用XRD、BET比表面积测量仪、TEM、紫外-可见漫反射、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对其晶体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在可见光光源下,探究了不同γ-Fe2O3负载量时γ-Fe2O3/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的效果。研究表明,ZnO负载γ-Fe2O3后比表面积和光照吸收显著改善,禁带宽度有所减小,可见光光照120 min,n(Zn)∶n(Fe) (原子比)为20∶1的γ-Fe2O3/ZnO异质结光催化剂对四环素的降解率高达97.2%,多次重复使用后四环素的降解率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和光还原法合成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Z型La-SrTiO3/Ag/Ag2O异质结光催化剂。对该光催化剂进行了SEM、TEM、XRD、XPS、UV-Vis、PL和EPR的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初始亚甲基蓝(MB)浓度、pH和H2O2浓度等相关运行参数对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La-SrTiO3/Ag/Ag2O复合材料对光具有较大的吸光度,可以有效抑制了光致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光照120min后对30×10-6的MB降解效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9.
以凹凸棒土(ATP)为载体, 以Ce(NO3)3·6H2O和La(NO3)3·6H2O为原料, 以C6H12N4(HMT)为沉淀剂, 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铈镧比的CeO2-La2O3/ATP(Ce:La=9:1~3:7, 摩尔比, 下同)复合材料。用TG-DSC、 TEM、 XRD和FTIR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并分别考察不同铈镧比和H2O2添加量对酸性品红模拟废水脱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Ce:La=5:5时, CeO2-La2O3固溶体颗粒均匀分布在ATP表面, 颗粒尺寸为5~10 nm。随着铈镧摩尔比的增加, 酸性品红的降解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且当Ce:La=5:5、 H2O2为10 mL、 酸性品红浓度为100 mg/L时, 降解效果最好, 300 min后的最大降解率达8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g-C3N4光催化还原CO2过程中的气体传质、吸附和光生电荷分离效率,分别从泡沫孔结构构筑和构建异质结两方面进行光催化材料设计。采用表面活性剂发泡法制备g-C3N4泡沫(g-C3N4 Foam),以此为基体通过化学镀铜和氢氧化处理制备g-C3N4泡沫负载Cu(OH)2纳米片(Cu(OH)2/CNF)复合材料,对其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3N4 Foam和Cu(OH)2/CNF均展现出发达的三维微米孔网络结构,这种结构可从动力学层面优化CO2在气-固催化反应中的传质和吸附,使CO2吸附容量分别达到3.97 cm3/g和3.59 cm3/g,为g-C3N...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剂蒸发和二次高温煅烧石墨相碳化氮(g-C3N4)纳米片和WS2纳米片混合物构建WS2/g-C3N4异质结,该异质结保留g-C3N4和WS2主体结构的同时,在界面处形成化学键,确保该异质结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实验表明,WS2纳米片含量为3wt%时光催化制氢速率高达68.62 μmol/h,分别是g-C3N4纳米片和WS2纳米片的2.53倍和15.29倍,表明异质结的构建可大幅提升g-C3N4的光催化性能,循环实验表明该异质结在5次循环实验后光催化性能没有明显下降,表明该异质结的稳定性较好。光电性能测试表明异质结的构建不仅提高激发电子的转移效率,同时抑制激发电子空穴的复合率,大幅提升激发电子的利用效率,致使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速率较g-C3N4纳米片和WS2纳米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2.
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CoFe1.95Sm0.05O4作为载体,通过原位沉积法和光还原法制备了Z型异质结Ag2S/Ag/CoFe1.95Sm0.05O4,采用不同表征手段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光学和磁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Ag2S/Ag/CoFe1.95Sm0.05O4复合物催化活性最高,其光催化降解动力学常数(k)分别是Ag2S/Ag,Ag2S和CoFe1.95Sm0.05O4的2.96, 3.71和8.24倍。引入CoFe1.95Sm0.05O4可以有效地促进Ag2S/Ag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O2...  相似文献   

13.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Gd1-xErx)2(Zr0.8Ti0.2)2O7(摩尔分数x=0,0.2,0.4)陶瓷并测试其晶体结构、显微形貌和物理性能,研究了Er2O3掺杂的影响。结果表明,(Gd1-xErx)2(Zr0.8Ti0.2)2O7陶瓷具有立方烧绿石结构,显微结构致密,在室温至1200℃高温相的稳定性良好;Er3+掺杂降低了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和平均热膨胀系数,当x=0.2时,其1000℃的热导率最低(为1.26 W·m-1·k-1)。同时,Er3+掺杂还提高了这种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电化学法在铜片表面生长Cu(OH)2纳米线阵列,在氮气氛围下将其进行退火处理得到Cu2O纳米线阵列,然后采用电沉积法在电极上沉积Cu2O阻挡层和CeO2,制备得到Cu2O/CeO2异质结光阴极材料。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的形貌和化学成分等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莫特肖特基曲线(M-S)等测试对其光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0 V、RHE(可逆氢电极)下,Cu2O/CeO2光阴极的光电流密度达到-6.55 mA/cm2,相比仅Cu2O的光电流密度(-3.67 mA/cm2)提升了1.78倍。随后,通过ALD(原子层沉积)制备TiO2作为保护层,负载Pt作为析氢反应(HER)的助催化剂。最终Cu  相似文献   

15.
Hydrogen peroxide(H2O2) in situ electrosynthesis by O2 reduction reaction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Fenton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wastewater.However,O2 mass transfer limitation,cathodic catalyst selectivity,and electron transfer in O2 reduction remain major engineering obstacles.Here,we have proposed a systematic solution for efficient H2O2 generation and its electro-Fenton(EF)application for refra...  相似文献   

16.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Co3O4/rGO/g-C3N4催化剂,并在可见光照射下用于光催化臭氧氧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利用XRD, SEM, TEM, XPS, UV-vis DRS, FT-IR和瞬态光电流对样品进行测试表征。研究表明,Co3O4, rGO和g-C3N4形成异质结后光生电子-空穴(e--h+)对的分离效率,e-的迁移能力以及光催化臭氧氧化活性都明显提升。此外,0.5Co3O4/0.25rGO/GCN对2,4-D具有100%的去除率,并具有最高反应速率(k=0.070 9 min-1)。经过计算得出光催化臭氧氧化2,4-D的协同因子为3.91,表明光催化和臭氧氧化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活性组分的捕获实验结果表明h+和·OH是光催...  相似文献   

17.
在氧化镓(Ga2O3)材料p型掺杂困难的背景下,Ga2O3 p-n异质结器件在氧化镓器件的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的制备方法制备Ga2O3异质结对器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成功基于低成本、无真空的雾化学气相沉积(Mist-CVD)外延制备了单晶氧化镍(NiO)和β-Ga2O3异质结.其中,NiO(111)和β-Ga2O3(-201)的XRD摇摆曲线半高宽分别为0.077°和0.807°.NiO与β-Ga2O3之间的能带表现为Ⅱ型异质结构.基于此异质结,我们制备了准垂直器件,器件具有明显的p-n结整流特性,反向击穿电压为117 V.本工作为β-Ga2O3异质p-n结的制备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粒径10 μm左右的前驱体Ni0.8Co0.15Al0.05(CO3x(OH)y,然后采用该前驱体和LiOH·H2O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LiNCA),并详细研究了煅烧氛围、煅烧温度和煅烧方式等条件对LiNCA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O2中煅烧获得的LiNCA放电容量达到170 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5%,性能明显优于空气氛围中煅烧得到的LiNCA。在O2氛围下,700~750℃温度范围煅烧得到的LiNCA性能最好,煅烧温度过高或过低,LiNCA性能均明显下降。将前驱体在O2氛围中450℃条件预煅烧,然后与LiOH·H2O在700~750℃混合煅烧的煅烧方式,得到的LiNCA放电容量明显提高,可达190 mAh·g-1。  相似文献   

19.
探究氧还原反应(ORR)进行的位点是了解和提高亚胺类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光催化H2O2演化活性的关键.然而,与亚胺COFs中其他具有亲电或光捕获能力的基团相比,亚胺键在光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在亚胺键周围引入电子受体结构(吡啶单元)来激发亚胺潜在光反应性的策略,以增强亚胺在光催化ORR制备H2O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优势.实验和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吡啶N的引入显著改善了TAPT-PA-COF中由弱电荷离域引起的光谱吸收和载流子分离的不足,并在TAPT-PDA-COF上表现出全光谱吸收和快速电荷转移特性.同时,吡啶N与亚胺N原子共同作为活性位点可提高O2吸附和活化,增强光生电子在TAPT-PDA-COF表面与反应物分子间的转移.在可见光照射下,TAPT-PDA-COF的H2O2产率高达706.2μmol g-1 h-1,约为TAPT-PA-COF (372.7μ...  相似文献   

20.
首先合成氨基功能化Fe3O4(NH2—Fe3O4),并以NH2—Fe3O4为磁核,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为锌源,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PEG-400)辅助下通过水热法制备PEG修饰的ZnO(NH2—Fe3O4@PEG@ZnO)磁性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XPS、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比表面吸附仪(BET)、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NH2—Fe3O4@PEG@ZnO复合材料组成、形貌、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并进一步以罗丹明B(RhB)染料为模拟污染物,对NH2?Fe3O4@PEG@Zn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法探究Fe与Zn的原子比(n(Fe)∶n(Zn))、合成温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对NH2—Fe3O4@PEG@ZnO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n(Zn)=1∶15、水热合成温度为180℃制备的NH2—Fe3O4@Zn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降解性能,0.0500 g NH2—Fe3O4@ZnO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射20 min内对50 mL RhB(1.0×10?5 mol·L?1)溶液降解率为90.36%。而相同条件制备的NH2—Fe3O4@PEG@ZnO复合材料呈微球状,比表面积为11.43 m2·g?1,禁带宽度为2.51 eV,对RhB的光催化降解率可提高至99.36%,循环使用10次后,其对RhB的光催化降解率仍可达96.48%,PEG-400对NH2—Fe3O4@Zn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具有较大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