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武汉科技大学煤、焦及化学产品深加工校级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立项建设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实验室下设煤综合利用研究所、纳米炭材料与技术中心、化工环保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2人,其中“楚天学者”1人,教授13人。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武汉科技大学煤、焦及化学产品深加工校级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立项建设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实验室下设煤综合利用研究所、纳米炭材料与技术中心、化工环保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2人,其中“楚天学者”1人,教授13人。  相似文献   

3.
煤焦油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对提高煤焦油分离效率和焦油利用率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煤焦油中重要芳烃组分联苯、萘、蒽、菲、芴的工业生产方法和实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武钢焦化的粗蒽、工业萘的生产工艺、上海宝钢化工的精蒽分离精制工艺以及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近年在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化工学报》2001,52(9):846-846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实验室于 1995年经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 ,1999年 7月以较好的成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评估。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煤高效洁净转化为燃料、化学品和相关材料的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核心科学问题和相关前沿课题 ,综合协调地发展煤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和工程科学 ,为实现洁净煤技术的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化基础。一、研究内容1.煤转化过程的应用化学与工程基础  (1)煤转化过程中的构效关系 ;(…  相似文献   

5.
《化工学报》2000,51(5):718-718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 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 1 995年 8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 1 999年 9月通过国家对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结合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和自身优势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开展煤高效洁净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和材料的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核心科学问题和相关前沿课题 ,综合协调地发展煤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和工程科学 ,为实现洁净煤技术的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化基础”。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实验室确定了近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 :( 1 )煤转化的热物理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上海化工》2008,33(11)
“西格里集团殷切希望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长期合作。”这是德国西格里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温格尔博士在最近出席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炭材料重点实验室举行的西格里集团奖学助研金颁奖仪式上再三表达的意愿,“我们希望支持更多从事新型碳材料相关研究的优秀本地人才,鼓励他们精于研究、勇于探索并创新,在西格里集团奖学助研金的支持下为推进中国新型碳素材料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陈诵英  兰桦 《煤炭转化》1992,15(1):99-99
煤化学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办,于1991年8月21日至8月24日在太原召开。来自全国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研究所等近十个单位的二十多位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化工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山西煤化所正副所长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煤转化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了实验室筹建情况.  相似文献   

8.
《化工学报》1999,50(4):551-557
<正>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实验室于1995年经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煤炭及伴生资源转化和利用领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涉及与煤转化相关的煤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学反应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煤转化过程中化学问题的研究和化学反应工程问题的研究有机而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解决化学问题的同时解决相应的化学工程问题.一、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炭材料生产用煤沥青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流体的特性及其表征,描述了煤沥青的流变性能及其在炭材料实际生产中的意义,综述了煤沥青流变性能研究状况。提出了炭材料生产用煤沥青流变性能研究所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子化学工程和纳米材料科学的技术理念,发展和应用煤基功能炭材料,对于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以及高附加值煤炭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煤是由芳香族和氢化芳香族基团组成的、具有三维(3D)交联网络结构的天然材料。独特的分子结构特性赋予煤(煤的衍生物)具有合成多种煤基功能炭材料的巨大潜力。近20 a来,煤基功能碳材料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其进行全面总结,有利于明确煤炭及其衍生物制备功能碳材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利用分子剪切、化学气相沉积、电弧放电、静电纺丝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零维到三维煤基功能碳材料的可控制备,系统梳理了煤基石墨烯炭量子点、炭球、炭纳米管、炭纤维、煤基石墨烯及煤基多孔炭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多维煤基炭功能材料在储能、催化、界面分离等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分析讨论了煤基功能炭材料面临的可控度低、分子结构复杂以及合成手段难以规模化应用等问题,以期为新型煤基功能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煤在新型炭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炭材料具有很多特性,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煤为原料制备新型炭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具有十分乐观的发展前途.从多孔炭材料、富勒烯类炭纳米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三方面综述了以煤为原料制备新型炭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新进展,阐述了煤作为一种廉价原料的优势,提出了煤作为制备原料在三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又讯     
根据“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由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提名,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领导研究,决定聘任太原工业大学教授谢克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研究所煤转化科学研究室主任)为  相似文献   

14.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10月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定位于功能材料绿色制备和应用以及基础研究,设立乳液高分子材料、功能性聚合物合金与复合材料、能源转化存储材料与器件和功能薄膜材料等四个研究方向。实验室依托湖北大学建设运行,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1个湖北省特色学科和1个"十二五"湖北省优势学科,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与技术"牵头单位;拥有  相似文献   

16.
《化工学报》2008,59(10)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化工学报》2008,59(11):2856-2856,2909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设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11号),是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的。它是我国唯一一个研究煤炭高效洁净转化技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它是利用山西煤炭资源的巨大优势,并与国家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43(4):32-32
日本木材炭化学会是在日本京都大学生存圈研究所的倡导下于2003年成立的,旨在促进与木材、竹材等生物质材料和煤等矿物资源的热解炭化有关的学术交流。日本在炭化及其新型炭材料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尽管木材炭化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但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都在开展木材炭化及其相关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0.
《化工学报》2009,60(11)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煤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为优质燃料、化学品和材料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的热物理化学、煤基液体燃料合成、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关产品加工新工艺和新技术、能源环境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