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辽盆地陆相砂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的地质概况、油气分布及储集层特征。通过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粘土分析以及电子探针、显微热台等综合检测手段,研究了盆地内陆相砂岩储集层的成分、结构、岩矿学性质以及孔隙结构特征与演化等。在探讨了储集物性控制因素和储集层性质的同时,建立了微观研究储层质量评价指标。指出了陆相砂岩储集层在类型、特征方面与海相砂岩储集层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砂岩储层的成岩模式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的油气储层以陆相沉积的富长石砂岩为主,在盆地高地温场的条件下,成岩作用有其独特的模式。本文根据砂岩薄片,X 射线衍射粘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还用显微热台研究了石英次生加大边内气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阴极发光下成岩矿物定量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埋藏深度500—3200m 范围内砂岩储层的成岩标志研究后,建立了富长石砂岩成岩演变模式。将砂岩储层划分出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早期、中成岩阶段晚期、晚成岩阶段早期和晚成岩阶段晚期共3个阶段5期。指出松辽盆地白垩系砂岩储层中存在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梨树—德惠山区砂岩孔隙类型和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次从微观上对松辽盆地梨树-德惠凹陷的孔隙类型孔隙组合和孔喉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将研究区砂岩划分九种组合特征和六种孔喉分布模式。为今后这一地区的油所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5.
马王庙地区新沟咀组下段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喉道主要为片状、弯片状及点状喉道。Ⅱ、Ⅲ油组的物性比Ⅰ油组好,平面上孔隙分布具分区性。孔喉配置主要为大孔中喉,次为大孔粗喉及中孔中喉。孔隙结构受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的影响。以马36井Ⅱ油组砂岩为例,建立了孔隙演化定量模式,反映了孔隙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探讨了松辽盆地泰康地区高台子油层碳酸盐碉储层分布,岩石类型及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并对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斯普罗储层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匹兹堡县哈桑南部气田的一个厚20 ̄25m的岩石地层单元,由大致等量的灰岩和砂岩构成。已鉴别出6种岩石相,储集相为交错层砂岩与波状和生物扰动砂岩,被解释为障壁岛组合中的沙坝(时为潮道)沉积和砂席沉积。在研究区内,3种成岩事件(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严重影响着斯普罗砂岩的储集性能;压实作用和随之而来的压溶作用,在减少原生孔隙度方面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灰岩和含大量碳酸盐颗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从微观上对松辽盆地梨树─德惠凹陷的孔隙类型,孔隙组合和孔喉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将研究区砂岩划分九种组合特征和六种孔喉分布模式,为今后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特低渗透储层成因及孔隙演化特征缺乏定量的研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和全岩、物性、压汞等定性、定量资料对葡萄花油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相进行定量研究并恢复各成岩相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经历了早成岩A期压实成岩、早成岩B期胶结成岩、中成岩A期溶蚀成岩和胶结交代成岩4个阶段;机械压实、伊利石和混层黏土胶结、碳酸盐胶结破坏原生孔隙,绿泥石和高岭石环边胶结有利于原生孔保存,长石和火山岩屑溶蚀改善物性;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可划分为长石溶蚀粒内溶孔相、黏土环边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硅质胶结粒间溶孔相、方解石胶结晶间微孔相和黏土杂基充填晶间微孔相5种成岩相,各成岩相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强度影响孔隙组合,造成储层的强烈非均质性;长石溶蚀粒内溶孔相和黏土环边胶结残余粒间孔相储层物性最好,是研究区最有利储层。研究成果为大安油田葡萄花油层效益开发和整体建产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的封闭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山口组泥岩作为三肇地区扶、杨油层的直接盖层,具有较强的物性封闭能力和压力封闭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烃浓度封闭能力,是该区十分理想的区域性盖层。对扶、杨油层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杨油层矿物酸敏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岩石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不镀膜定位观察、能谱、电子探针及原子吸收等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油气储层的酸敏性问题。发现储层酸敏性问题主要有粘土矿场、方解石、长石、沸石等酸敏矿物的溶蚀以及新形成的化学沉淀物堵塞孔隙。开讨论了各种矿物在酸化中的溶蚀程度,对三肇地区扶、杨油层的酸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此项研究为油气储层酸化工艺的研究及制定合理的酸化施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叶肢介化石极为丰富,保存完好,在国内独占鳌头,在世界上也是无与伦比的。已在300多口井1000多块样品中见到叶肢介化石,它们在纵向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发育旋回,并且与盆地的发生、发展、萎缩的全过程相吻合。叶肢介化石群演化迅速,分带性强,具明显的地方性色彩。在平面上分布与所在的沉积相带密切相关,滨湖浅水相叶肢介化石最为丰富,其次是三角洲前缘相和三角洲分流平原相,山前平原淤积相和泛滥平原相较少,深—较深湖相偶见,洪积相尚未发现叶肢介化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普通薄片鉴定、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阴极发光等多种实验测试手段对川东南地区小河坝组砂岩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小河坝砂岩主要以含泥长石石英粉砂岩为主,少量的长石粉砂岩,碎屑颗粒组合具有高石英、高长石、低岩屑的特点。原生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是小河坝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孔隙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溶蚀作用改善了砂岩的孔隙度,而胶结作用,尤其是钙质胶结,造成孔隙度的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白豹地区长6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认为长6储层处于中成岩B期阶段。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对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破坏强烈,使物性变差;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使得渗透性变差,但由于绿泥石薄膜的发育,使得孔隙度有变好的趋势;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对物性的改善起到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古城地区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技术,对研究区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古城地区主要的成岩作用有胶结、充填、硅化、压溶、溶蚀和白云石化作用,对于储层孔隙而言,胶结、充填、硅化和压溶作用是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和白云石化作用是建设性成岩作用,它们产生的溶孔、溶洞和裂缝是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根据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的特征,总结出古城地区储层发育灰岩溶蚀孔隙型、白云岩溶蚀孔隙型及白云岩溶蚀缝洞型3种孔隙类型。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保德地区太原组桥头砂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山西保德地区桥头砂岩的成因,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在野外剖面实测及室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垂直层序、沉积构造、古流向特征及砂岩体空间展布规律等方面资料,研究了保德地区太原组桥头砂岩的沉积特征,认为该地区桥头砂岩为太原期早期的庙沟期海侵之后、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的辫状河沉积,其沉积特征明显受古构造背景、差异沉降、沉积物供给及海平面升降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显微镜鉴定结果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次生孔隙可分为石英及硅质岩屑颗粒边缘溶孔、石英次生加大边溶孔、长石及火山岩岩屑溶孔以及粒间碳酸盐胶结物溶孔4种类型。根据成岩序次研究,结合烃源岩成熟史、油气成藏史以及流体包裹体数据分析,它们分别形成于志留纪末-泥盆纪初、泥盆纪-二叠纪末、白垩纪和第三纪4个时期。第一、三、四期的溶蚀作用主要与下伏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成熟产生的有机酸有关,第二期的溶蚀作用与古油藏破坏烃类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有机酸有关。溶蚀作用受岩性、古油藏抬升受破坏程度以及与断层的关系控制。溶蚀型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前滨相带,尤其是塔中I号断层附近或志留系抬升暴露较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准东帐北地区低渗透砂岩储集层裂缝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为例, 研究了低渗透砂岩储集层中裂缝的分布规律。低渗透砂岩储集层中裂缝的间距常呈对数正态分布,并与岩层厚度密切相关,随着岩层厚度增加,裂缝间距增大。裂缝的间距、延伸长度及高度等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低渗透砂岩储集层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岩相和构造应力双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已在10 个层系(组)获得工业油气流,发现4 大类13 种类型油气藏。结合烃源条件、圈闭条件、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 分析了油气藏的形成及演化。指出塔北隆起带油气藏的主要特点是:类型多、含油气层系(组)多、成藏期多、埋藏深、规模不大、沿断裂及不整合面分布。隆起带内的油气富集受区域构造格局控制,并可分为南部的海相油气系统和北部的陆相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三工河组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三工河组储层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及管束状为主,主要是Ⅱ类较大喉道,其次是Ⅲ类中喉。储层评价结果为三工河组储层很好,Ⅰ、Ⅱ、Ⅲ类都发育。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中的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