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金堆城钼矿的矿石样品进行的矿石矿物学研究表明,钼矿石属原生硫化矿,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矿石品位低,含钼为0.078%。进行了室内浸出试验表明,细菌浸出时钼的浸出率高于化学浸出的浸出率,摇瓶试验时可提高钼浸出率11%,柱浸时提高钼浸出率8.1%。摇瓶试验时的化学浸出率在20.2%-24.1%之间,细菌浸出率为35.1%。  相似文献   

2.
寿王坟铜矿矿石室内可浸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吉兆宁  余斌等 《矿冶》2001,10(4):6-10
针对寿王坟铜矿矿石进行了室内摇瓶浸出试验和柱浸试验。试验表明 ,该矿石仅采用化学浸出 ,铜的浸出率较低 (约 4 6 % ) ;采用细菌浸出可将铜的浸出率提高 2 6 % ,达72 %。铜的浸出率与矿石的粒度成反比 ,即矿石的粒度越大 ,铜的浸出率越低。生产中 ,采用先酸浸、再用细菌浸出的方案 ,既可加快铜的浸出 ,又可以降低浸矿时的酸耗 ,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地下采空区存窿矿石细菌浸出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寿王坟铜矿采空区存窿矿石进行了室内化学浸出与细菌浸出试验。通过摇瓶与柱浸试验研究了不同浸出剂、矿石品位、矿石粒度与浸出的关系。试验表明,寿王坟铜矿采用细菌浸出回收铜资源是可行的,为进一步进行现场工业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寿王坟铜矿空区存窿矿石进行了室内化学浸出与细菌浸出试验。通过摇瓶与柱浸试验研究不同浸出剂、矿石品位、矿石粒度与浸出的关系。试验表明,寿王坟铜矿采用细菌浸出回收铜资源是可行的,为进一步进行现场工业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铜矿峪低品位矿石地下生物浸出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媛媛 《矿冶》2004,13(1):26-29
针对铜矿峪低品位矿石进行了室内摇瓶和柱浸试验。试验表明 ,采用细菌浸出可将铜浸出率提高 10 %以上。为了克服地下浸出过程中存在的温度和氧气不足的问题 ,生产中采用细菌先将Fe2 + 氧化为Fe3+ ,然后将含有Fe3+ 的溶液注入地下矿体进行硫化矿氧化浸出的方案。本文还对工程投资、技术经济指标、对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采用地下生物浸出技术不仅能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 ,而且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混合菌对永平铜矿低品位黄铜矿矿石细菌浸出的效果,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银离子的催化效应。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银离子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其中添加初始银离子浓度10 mg/L时,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600 h时内铜的浸出率可以从20%增加到65%,比不添加银离子时提高了45%。添加初始银离子使矿石中铁的浸出和溶液中二价铁的细菌氧化明显受到抑制。当有银离子时,低品位黄铜矿矿石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下比高氧化还原电位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7.
细菌浸出氧化-硫化混合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西某铜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介绍了细菌浸矿机理;进行了酸耗试验和摇瓶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摇瓶酸浸浸出率为38.04%,摇瓶菌浸浸出率为42.61%。  相似文献   

8.
对某铀、钼伴生矿进行了矿物赋存状态和浸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铀、钼矿石中U、Mo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0.262%和3%;矿石岩性为次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岩和隐爆角砾岩;铀钼矿物主要为胶硫钼矿、钼铀矿、多水钼铀矿、辉钼矿。矿样粒度为-100目时,目标金属已充分暴露并有利于铀、钼浸出。水浸试验表明矿石因目标金属损失量过大而不适合物理选矿富集。矿石适宜氧化酸浸,硫酸消耗量为矿石质量9.5%、H_2O_2消耗量为矿石质量6%~8%。铀、钼的最高浸出率可达96.88%和69.1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从低品位难选铀钼矿石中浸出铀钼的工艺,考察了焙烧温度、添加剂种类及用量、焙烧时间、矿石粒度等对矿石焙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钙化焙烧工艺条件为:矿石粒度-100目、焙烧温度750℃、碳酸钙用量为4%(与矿石质量比)、焙烧时间2h。在此工艺条件下,焙砂用硫酸浸出,铀和钼浸出率分别达到62.5%和79.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对铜矿石的浸出影响, 进行了酸浸摇瓶试验及柱浸试验。以含铜1.26%~1.27%的羊拉铜矿为原料, 通过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进行摇瓶实验, 结果表明: 在临界胶束浓度范围内, 十二烷基硫酸钠在降低浸出液表面张力和提高浸出率方面效果较好。对比了有无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的铜矿石柱浸实验, 结果表明: 在浸出时间为27 d时, 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时铜浸出率达到了58.1%, 不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时铜浸出率则只有50.8%。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有效增大了矿柱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混合菌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效果,通过试验,研究了活性碳的催化效应。结果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活性碳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其中添加初始活性碳浓度为3.0g/L时,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600h内铜的浸出率可以从11%增加到79%,比不添加活性碳时提高了68个百分点。添加初始活性碳加快细菌浸铜速度和提高铜浸出率的原因是由于活性碳与黄铜矿之间形成了电池反应。添加初始活性碳使矿石中铁的浸出和溶液中二价铁的细菌氧化明显受到抑制。当有活性碳存在时,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下比高氧化还原电位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12.
铜矿峪低品位铜矿细菌浸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媛媛 《有色金属》2004,56(1):51-55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铜矿峪矿低品位铜矿石进行生物氧化浸矿试验,从而在酸浸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铜浸出率。结 果表明,添加细菌浸矿时,铜浸出率可提高10%以上。对地下溶浸工艺而言,先用细菌将Fe2 化为Fe3 ,再将溶液注入矿体,浸 出硫化矿中的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硅酸盐矿物的硅酸盐细菌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硅酸盐细菌,对含不同硅酸盐矿物的5种矿样(包括铝土矿原矿和人工混合矿)进行细菌浸矿脱硅摇瓶试验和工艺试验。摇瓶试验表明:5种细菌均能较好地浸出矿样中的硅,但其中JXF-1菌的脱硅效果最好;细菌存活环境和硅酸盐矿物的晶格结构影响浸硅效果。工艺试验表明:连续浸出工艺的细菌浸硅效果明显优于摇瓶试验和半连续浸出工艺,并可将浸出时间缩短4 d;以JXF-F菌为浸矿细菌,以含2%蔗糖的阿什比基质矿物盐培养基为细菌培养液和浸出液,采用连续浸出工艺可从铝土矿原矿和含绿泥石人工混合矿获得铝硅比分别为12.53和17.74的精矿,硅浸出率分别达70.1%和83.6%。  相似文献   

14.
摇瓶单因素条件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pH7.2、矿浆浓度20%、温度30℃和细菌接种量15%的条件下,JXF菌种脱硅效果最好。细菌浸矿过程中,应尽量接种芽孢生成率较低时的细菌,试验表明细菌在培养的前4天,芽孢产生率低,活性高。单独摇瓶浸矿试验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浸出方式,其中利用预先在含被浸矿样和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种,然后在有糖的培养基质中对矿样进行浸出,硅的浸出率最高,从各种矿样中浸出硅的范围为25.7% ̄65.3%,比其它浸出方式高10%以上。而连续浸出工艺表明,JXF菌株的脱硅率在34.8% ̄86.3%,且浸矿时间由7d缩短到5d。  相似文献   

15.
银离子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催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提高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混合菌对永平铜矿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的细菌浸出效果,研究了银离子、氯化银和硫化银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含银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添加含银30mg/L的含银催化剂,在450h内,铜的浸出率从10%提高到45%~51%;添加银离子比添加氯化银和硫化银更有利于提高铜的浸出率,银离子初始浓度以10mg/L为宜,此时铜的浸出率在600h内从不添加银离子时的20%提高到65%;添加含银催化剂使矿石中铁的浸出和溶液中二价铁的细菌氧化明显受到抑制;当有银离子时,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在低氧化电位下比高氧化电位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16.
江西某铀矿山矿石浸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某铀矿的现场堆浸工业试验所需的前期试验参数,对该矿矿石进行了摇瓶浸出条件试验和-4mm、-7mm、-10mm三种不同矿石粒级的小柱浸出条件试验,以及-70mm粒级高柱浸出试验研究,考察矿石浸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①摇瓶浸出试验中,随着溶浸液酸度的提高,酸耗增大;氧化剂对浸出效果与其种类有关,KClO3和H2O2的加入均能一定改善其浸出效果,提高金属浸出率;振荡浸出时间与浸出率的关系是,浸出时间越长,金属浸出率越高.②柱浸试验矿石粒度对金属浸出率影响很大,矿石粒度越小,金属浸出率越高,渣计浸出率为67.9%~87.1%,浸出性能较好,理想的矿石粒度为-4mm.③柱浸酸耗随矿石粒级的增大而减小,为6.6%~10.4%,耗酸中等,适合酸法浸出.④柱浸试验理想的布液方式为:浸出初期,采用连续滴淋的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高酸度;中、后期,采用间歇滴淋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低酸度.该试验结果能为该矿床堆浸工业性试验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铀矿床矿石堆浸粒度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粒度是矿石堆浸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浸出率,钼的浸出浓度等方面对该矿山四种不同粒度的矿石浸出性能进行了探讨,通过不同粒度浸出试验,得出该铀矿床矿石有堆浸的经济粒度。为该矿堆浸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奥西封开圆珠顶铜钼矿通过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反复对比试验和可选性试验,使工业品位0.065%~0.07%的钼矿石可选出品位为48.8%~51.12%的钼精矿,回收率达到70%以上,大大增加了可利用矿石储量。目前,该矿被确定为大型铜钼矿床。封开圆珠顶铜钼矿钼的工业品位仅为0.065%~0.07%.贫矿体品位为0.02%~0.04%;  相似文献   

19.
新疆某铀矿石浸出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给新疆某铀矿采用地面堆浸和井下原地爆破堆浸的采矿新方法恢复生产提供依据,对该矿矿石进行了试验室搅拌浸出和柱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矿石氧化剂耗量少、浸出时间短、酸耗较低,属易浸矿石。矿石粒度对浸出率影响较大,当粒度从-5mm增加到-20mm时,矿石的柱浸渣计浸出率从88.7%下降到75.2%。氧化剂可提高浸出液铀浓度,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吉林某铜钴镍多金属硫化矿品位低,成分复杂,对其开展了生物摇瓶浸出与柱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对铜钴镍浸出率的影响显著,生物摇瓶浸出的适宜条件为矿浆浓度15%,初始pH值1.5,浸出温度30℃,不添加Fe~(2+);酸浸预处理7d后进行生物柱浸试验,矿石粒度为-10 mm,接菌浸出60 d后,铜、钴、镍的浸出率分别为7.32%、27.47%和27.08%,与矿石粒度-20 mm无菌浸出的条件相比,钴镍浸出率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说明细粒有菌条件有利于金属的浸出;分析浸矿菌群组成,优势菌主要为嗜酸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和钩端螺旋菌属(Leptospirill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