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猕猴桃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猕猴桃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3.99%,是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2.
以5个主要产地的水飞蓟籽为原料,对水飞蓟籽的理化性质和水飞蓟籽油的理化特性、脂肪酸(全样、Sn-2位)组成及生育酚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水飞蓟籽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粗脂肪含量为17.33%~25.54%;5个产地水飞蓟籽油理化性质的差异程度依次为过氧化值>酸值>皂化值>色泽、折光指数;水飞蓟籽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以亚油酸(44.74%~56.93%)、油酸(21.36%~32.75%)、棕榈酸(8.36%~9.60%)和硬脂酸(4.81%~6.23%)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7%以上,不同产地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Sn-2位主要脂肪酸分别为油酸(25.52%~42.07%)、亚油酸(57.93%~74.47%),含量较高的产地分别为河北和陕西;生育酚是油脂中的主要抗氧化物质,5个地区水飞蓟籽油中仅检测出α-生育酚,含量为466.89~563.43 mg/kg,由高到低所对应的产地依次为河北、广西、安徽、陕西、黑龙江。  相似文献   

3.
文冠果油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胰脂酶水解法分析了文冠果油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油脂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油酸、亚油酸含量75.5%以上;Sn-2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为97%,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95.0%).高效液相色谱、Rancimat仪测定结果表明:文冠果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51.24mg/100g;氧化稳定性值在110℃时为4.24 h;碘值为111.9g/100g,为半干性油脂;文冠果仁中粗脂肪含量达62%、粗蛋白为29%以上,是一种珍贵的木本油料.  相似文献   

4.
对新油源盐肤木籽油和五倍子油采用国家标准进行了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盐肤木籽油含油13.7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2.13%,其中油酸含量12.12%,亚油酸含量57.92%,亚麻酸含量2.09%;五倍子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月桂酸含量44.41%,肉豆蔻酸含量31.78%,棕榈酸含量11.75%.盐肤木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油源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5.
葡萄籽油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胰脂酶水解法分析了葡萄籽油脂肪酸组成和甘三酯结构,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34%,亚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5.25%;根据1,3-随机-2-随机分布学说计算出葡萄籽油甘三酯组成,主要甘三酯是Sn-LLL 42.35%、Sn-LOL 16.69%、Sn-POL 2.17%、Sn-LLP 5.52%;高效液相色谱、Rancimat仪测定结果表明:葡萄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21.02mg/100 g;氧化稳定性值在100℃时为2.7 h;理化特性分析其碘值为131.7 g/100 g,属干性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5种未成熟油茶籽的基本组成及其茶籽油的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和生育酚含量.未成熟油茶籽仁含油21.3%48.4%,蛋白质7.1%48.4%,蛋白质7.1%8.7%,灰分2%8.7%,灰分2%3%.未成熟茶籽油的酸值为1.063%.未成熟茶籽油的酸值为1.0621.27 mg/g、皂化值为172.421.27 mg/g、皂化值为172.4192.3 mg/g、过氧化值为0.31192.3 mg/g、过氧化值为0.310.58 mmol/kg、不皂化物含量为0.45%0.58 mmol/kg、不皂化物含量为0.45%0.81%、折光指数(n20)为1.469 60.81%、折光指数(n20)为1.469 61.470 1.未成熟茶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75.26%1.470 1.未成熟茶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75.26%79.39%、棕榈酸9.10%79.39%、棕榈酸9.10%10.50%、亚油酸8.47%10.50%、亚油酸8.47%11.23%;sn-2位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82.52%11.23%;sn-2位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82.52%85.24%、亚油酸12.63%85.24%、亚油酸12.63%15.41%;生育酚的含量为31.0815.41%;生育酚的含量为31.0837.78 mg/100 g,主要是α-生育酚.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了花生酸化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花生酸化油的酸值(KOH)为83.45mg·g~(-1),碘值(I2)为97g·(100g)~(-1),皂化值为185.53mg·g~(-1),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1.59%;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14.65%)、硬脂酸(4.45%)、油酸(32.18%)和亚油酸(43.8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9.11%,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胰脂酶水解法分析测定了河南和内蒙古两省区的牛油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5%以上,其中豆蔻酸为5%,棕榈酸为30%,硬脂酸为2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达20%以上;Sn-2位脂肪酸分析表明,其组成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省牛油中维生素E含量均小于1.8mg/100 g;用Rancimat法测定100℃氧化稳定性值,河南省牛油为4.60 h,内蒙古牛油为7.65 h.两省牛油理化指标稍有不同,但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9.
黄连木籽油的理化特性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开发和利用黄连木籽资源,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黄连木籽油的理化指标、饼粕的质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籽含油34.46%,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1.58%,其中油酸含量47.32%,亚油酸含量31.58%。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油源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10.
分析测定了3种不同品种松籽油(落叶松松籽油、马尾松松籽油、红松松籽油)的黏度、折光指数、不皂化物等主要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3种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92.0%以上,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43.3%~44.2%,其次为油酸,相对含量为24.7%~28.7%,松油酸相对含量为12.5%~18.2%。松籽油中甘三酯含量较高的是LOL(13.39%~15.78%)、OLO(7.72%~10.38%)和OLPi(10.22%~13.0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松籽油的生育酚含量,落叶松松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为21.22 mg/100 g,马尾松松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为30.94 mg/100 g,红松松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为22.15 mg/100 g。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产地的米糠原油为原料,分析测定了其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皂化值等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米糠油主要由7种脂肪酸组成,全样脂肪酸组成中油酸(C18∶1/O)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39.78%~42.18%,其次是亚油酸(C18:2/L),相对含量33.25%~37.16%,二者含量之和接近80%;米糠油的甘三酯分子结构组成中OOL(17.24%~19.43%),LOL(16.59%~17.79%),POL(12.90%~16.43%)相对含量较高,其他甘三酯含量较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糠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69.31~127.76 mg/100 g,不同产地有明显差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米糠油中总甾醇和谷维素含量,辽宁省米糠油甾醇含量最高,为3.38%,黑龙江米糠油谷维素含量最高,可达1.98%.  相似文献   

12.
13.
鸡卵黄中水溶性成分(WSF)与卵磷脂的分离及提取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免卵黄液用水稀释10倍,冻融后经微滤分离出卵黄水溶性成分(WSF),分离WSF后的卵黄用溶剂法提取纯化卵磷脂。研究了氯仿-甲醇提取和丙酮-乙醚-乙醇纯化工艺,确定了主要参数,产品用硅胶TLC分析表明,所提取的卵磷脂纯度较高,达到了对鸡卵黄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2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小白杏杏仁油理化常数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2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16.
以花脸香蘑为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复合酶提法、碱液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提取花脸香蘑多糖,并对获得的粗多糖的多种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确定了花脸香蘑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多糖得率及成分均有重要影响,其中碱提多糖得率最高,为(21.10±0.13)%,超声提取多糖得率最低,为(8.15±0.17)%;4种方法提取的粗多糖溶液其红外图谱特征峰相似,但略有不同,结合在1 022~1 153 cm~(-1)区域内的吸收峰,碱提多糖的糖环结构可能为呋喃型,其他3种粗多糖可能为吡喃型;热水浸提法、复合酶法、超声提取法提取的多糖溶液对DPPH均有较高的清除率,而碱提多糖溶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低,仅为6%~7%;4种方法提取的多糖溶液对羟基的清除率相差不大且均随糖浓度的上升而增大,达到最大值100%。结合提取效果及多糖的生物活性,复合酶法提取的粗多糖得率高、纯度高,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为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天然色素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无毒无害、色泽自然柔和,此外天然色素中含有很多不饱和双键,是较好的单线态氧淬灭剂,对人体的多种疾病具有治疗、预防作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的追求,天然色素将会取代毒副作用较强的化学合成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印染、化妆品等领域.综述了天然色素的种类、分离纯化、理化特性和应用概况,并指出其研发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