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基于MULPIC装置的宽厚板均匀冷却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ULPIC系统的主要设备、参数和功能,从钢板热传递、终轧温度、轧后板形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钢板温度均匀性的因素。通过MULPIC系统的速度法则、边部遮蔽、头尾遮蔽、水凸度控制、前馈控制和优化LANDSCAN高温计的参数、水流量自适应系数等方法提高钢板冷却均匀性。生产实践表明,30mm厚Q550D-Z钢板实际终冷温度与目标终冷温度偏差±20℃的命中率为95%。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品种开发与产能提高的需要,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对原纯水二次冷却系统进行了气雾冷却改造,改造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含Nb、V、Ti类微合金化钢的表面质量合格率较改造之前的93.8%下降到92.5%。后通过对新投产的二冷配水各区的参数等进行优化调整,该类钢的表面质量合格率由优化前的92.5%提高到优化后的98.81%,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搭建了连铸二冷气雾射流热态传热试验装置,进行了连铸二冷区钢板试样冷却过程的模拟。通过在试样内部布置热电偶测量试样实时温度值,利用一维非稳态导热反问题计算法反算了表面温度、表面传热系数和表面热流密度。结果表明,试样气雾冷却过程中其表面热流密度随喷射过程呈现波动起伏,在射流冲击区宽度方向上呈现中心大,边部小的趋势,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为2 454.6W/(m2·K)。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对以废杂铜为原材料生产的水平连铸黄铜铸坯的表面裂纹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铸坯直径的减小,铸坯表面裂纹增多。表面裂纹大多位于铸坯的上部,且大部分裂纹的深度在0.3~0.5mm之间,最深处可达4mm。另外,大部分裂纹的尖端比较圆钝,只有少量裂纹尖端比较尖锐,并且裂纹尖端附近有晶间开裂的现象;裂纹内部有SiO2、Al2O3等夹杂物存在。从凝固的角度分析了铸坯形成表面裂纹的原因。分析认为,不正确的二冷方式是铸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采用环形喷水器的二次冷却方式后,铸坯表面裂纹基本消失,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TP2铜管坯水平连铸表面裂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光谱分析仪、测氧仪、扫描电镜对水平连铸TP2铜管坯裂纹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主要位于管坯上部,沿圆周方向分布,裂纹属于热裂纹,沿晶界开裂;裂纹断口严重氧化,氧含量为3.15%,裂纹长度为5~15mm,裂纹深度为0.1~1.5mm。控制冷却水的水压和流量、增加牵引速度可以减少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空心管坯热顶电磁连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空心管坯的特点,提出了热顶技术和冷坩埚技术相结合的空心管坯电磁连续铸造的工艺思想。采用低熔点的Sn-4.5% Pb(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进行了模拟试验,成功制备了φ60 mm?5 mm的空心管坯。研究了热顶和冷坩埚式外结晶器对铸型内磁场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电磁场对空心管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屏蔽罩的热顶和冷坩埚式外结晶器,优化了铸型内的磁场分布;当施加功率为12 kW、频率为2 500 Hz的中频电磁场时,得到了表面光滑、宏观凝固组织中具有高等轴晶比率的高质量空心管坯。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设计的新型结晶器是在结晶器的上表面增加了出水口的数量,使结晶器上下表面的出水口不对称,克服由于铜液的重力使铸坯在下表面先结晶的缺点,在减小铸坯下表面的冷却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铸坯的结晶中心线,使铸坯的成分均匀,进而改变了铜液对下表面凝壳的压力,降低引锭阻力,使下表面的石墨板的寿命变长。由于上下表面的冷却强度趋于一致,故减少了铸坯中存在的缺陷,使带材的成品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