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王亮  王野 《建筑知识》2013,(11):49-50
“宜兰罾”成为宜兰地域建筑的新名词.具体表现为一种活动。在1994年,由宜兰县政府与仰山文教基金会倡议,集合当地的民间社团.又与一些台湾本土建筑师协同,在宜兰地区展开地域建筑创造。宜兰作为21世纪台湾地域空间特征最浓厚的地区之一,宜兰厝设计的主旨在于追寻自然,不仅考虑宜兰的地理、地质、气候等自然特性,而且还在地域空间里加入宜兰的历史人文、民俗习惯等因素,使人、建筑和环境和谐共存。透过宜兰厝来体现一种属于宣兰人、锲合宜兰人安居乐业的空间,延续展露台湾地域空间建构特色与人居环境的全新体验。  相似文献   

2.
“社区建筑师”制度:居住社区营造的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彦辉 《城市规划》2003,27(5):76-77,96
所谓“社区建筑师(规划师)”(以下统称社区建筑师)制度,是指每一个城市居住社区均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对固定的建筑师(规划师)或其群体组织,参与到社区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开发建造及以后的社区发展与维护乃至更新改造等居住社区营造、发展的全过程。这个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逐渐关注空间环境品质提升与城市内涵式发展,以及社区规划师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相继出台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及微更新指导办法。众多规划师、景观师和建筑师等专业人员纷纷进入社区,施行"微创手术",在改造社区物质空间的同时,引导不同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以期挖掘社区文化价值,激发城市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建筑师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历经政治、缝济、社害诸多层面的演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角色,对于实质环境有殊异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社区总体营造”成为台湾环境课题的显学,建筑师的角色开始质变,社区规划师与社区建筑师于此诞生,为台湾的生活环境催化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世界建筑》2009,(5):96-99
宜兰、花莲、台东等东部地区被称为“后山”,可看出西部人看东部的角度:但因“落后”而得福的宜兰更保有一份质朴、清新。我们原是外地人.因受这股力量的吸引来到宜兰,把宜兰当作第二故乡.大藏于1995年在宜兰参与宜兰厝、玉田社区总体营造开始发展,大部分投入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监造专业。  相似文献   

6.
何爱 《城乡建设》2021,(22):46-47
一、概念 随着196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社区建设运动的兴起,社区规划师开始出现并成为专门从事社区规划的专业群体或机构.在中国,社区规划师起步于台湾地区,并作为一项制度被落实,逐渐成为社区管理和自治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台湾地区的社区规划师又称为"社区营建师"或"社区建筑师",经历了从"荣誉职"到主流"专业职"的发展阶段,趋于成熟,其特点可概括为"一群具有社会意识和人文情怀的专业空间规划者,他们通过建立在地化社区规划师工作室,就近为社区环境提供评估,并协助社区民众提供有关建筑与公共环境议题的专业咨询,协同社区推动地区环境改造与发展策略,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与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7.
许勇铁  李桂文 《工业建筑》2013,43(1):150-152,159
回顾宜兰厝的意义,阐明整合共生理念的内涵,解析宜兰厝的两种共生模式,即自然物整合共生与风土整合共生,从而进一步探索台湾地域空间的整合共生特征,为我国内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崔恺 《百年建筑》2005,(2):10-11
建筑师实际上是希望在地产项目中营造某种文化的氛围,但是它并不是文化本身,文化离不开人,需要人住进去以后,在建筑师营造的氛围当中产生一些相关文化的活动,慢慢形成一种社区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台湾宜兰地区的"宜兰厝运动"为例,论述了"社会参与"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伴随着各地"人才大战"的竞相登场,国内城市发展的转向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发展,从物质保障到精神提升。经历了高效的城市化进程之后,规划师和建筑师们正在思考如何实现更为细致的城市关怀。社区即是城市运转的基本单元,也是市民生活的基层载体。基于社区的研究视点,本身就是对以往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的重要补充。和以往的关于城市的战略研讨不同,本次的沙龙更倾向于从个人的角度探讨战术层面的城市应对。我们邀请了中日两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这其中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大学教授以及社会学家。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实践地域,他们将围绕社区营造的新关切作一次有益的探讨。在新的城市转向的背景下,共同思考社区在回应城市问题、营造理想环境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以民间的建造—"土木/营造"为基础的,其单体和聚落是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关系的空间呈现,并在历史演变中延续和发展着这种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尤其在近30年来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遭遇着严重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复兴正是以自然/人文生态保护下的乡村发展为目的,乡村空间的生态发展成为当下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核心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的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民居研究,脱离真实的"土木/营造"之传统建造体系而过于注重民居建筑的表面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拨开"形式风格"之迷雾回到"土木/营造"的传统建造体系中,从传统建造体系的合理内核中探求其现代化路径,是乡村空间得以生态发展的关键。因此,本论文基于"土木/营造"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本质之理论,以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条件变化之中的适应性演变—应变之规律性,认知传统建造体系的内核以辨析其现代化方向和路径之可能性,从而为乡村复兴中将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联结为连贯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视角。福建作为中国历史上汉人移民的集聚地,闽东北区域是移民经陆路和水路迁徙通道入闽的首站。中国传统建造体系"土木/营造"在移民至闽东北的迁徙和定居过程中再适应而演变发展,形成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然而,闽东北区域内因地形阻隔而形成相对地理独立、生态差异、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多个地理文化单元,移民在其间定居和相互交流的发展中,"土木厝"以类型学原理在各地理文化单元中因建造因素的差异而不断应变,形成极为丰富的各种演变类型。本文限定闽东北为空间范畴,以唐末至今为时间范畴,研究"土木厝"的应变规律。"土木厝"依据闽东北移民族群的社会文化因素组织空间,根据自然地理因素构筑居住与礼仪空间并置的单座建筑/院落,依据家庭/族群关系和地形条件组合形成聚落。本文以闽东北人文地理背景下"土木厝"的演变规律定义其建筑学基本类型,在基本类型建造要素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应变:地形、气候和材料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基底、墙体、构架、分隔面和屋顶等建造要素在自然地理因素变化中再适应而发生单体类型的应变;家庭模式、经济模式、宗法信仰、行为习俗和安全防卫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因素的差异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行为空间的变化引发"土木厝"的单体类型和聚落类型的应变。依据"土木厝"类型应变的研究和调研,初步划定了"土木厝"在闽东北地域的人文地理范畴。"土木厝"应变的研究思路,是去除闽东北民居形态差异和风格特征理论的干扰而直达其建造实质的途径,对于当下乡村复兴中明晰传统建造体系之核心价值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合理衔接在思想方法上提供指导意义,即:在地形、气候条件无实质性变化而建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的当下,应循"土木厝"应变逻辑而探求其现代化更新的路径。此外,"土木厝"的应变研究亦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土木/营造"观念的佐证,并作为案例有益于重新诠释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开放性街区"的讨论回顾几十年来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规划师和建筑师一直在寻找适合人类生活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空间,也创造了多样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空间。但是,在问题化解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2016年7月19日下午,建筑师、规划师齐聚华蓝,以"开放性街区"为主题,以不同的视角审视过去,站在不同的角度探索未来。关于开放街区概念的提出,首先需要探讨问题的缘由是什么?从城市的发展来看,由于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大院"。这些大院面积大,围合成一个个社区,与外界基本隔绝、封闭,产生了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赵民 《规划师》2013,(9):5-10
在"五个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社区营造"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论述社区及社区营造的概念,探讨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提出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趋势,并从规划的"工具理性"至"交往理性"演进解读社区规划师的制度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黄瓴  许剑峰 《规划师》2013,(9):11-16
社区规划师制度包括制度价值、制度设计和制度操作三个组成部分。制度价值是整个制度的灵魂,决定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发展的方向,并制约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社区规划师和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价值基础应该是以公共理性为核心的社区主义。与"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相区别,社区主义强调在"国家管制"与"市场竞争"以外的"社区自治"的重要性。面对从增量规划到存量发展渐进的转向过程,当代中国规划师需要很好地理解社区主义的公共理性,围绕"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一起为社区发展工作,鼓励多利益主体广泛参与、充分对话、友好协商、平等沟通和渐进决策,以推动包容性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社区层面的更新改造过程中,社区规划师逐渐成为社区更新中的重要角色,以各种形式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以上海社区更新实践为例,结合高品质新要求下的老旧社区微更新活动,总结在"经验生成期"社区规划师的责任与工作体制的构建,探讨城市老住区更新与公众参与之间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6.
《趣城·社区微更新计划》是《趣城·深圳美丽都市计划》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旨在结合社区规划师制度,将政府、建筑师、社区的力量结合起来.由社区规划师牵线搭桥,将具有高水平专业素质的建筑师与社区联系起来,将《趣城·深圳美丽都市计划》中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计划与各个社区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使得社区规划师制度能够通过趣城项目有新的抓手,推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的落实,如社区中的小广场、老村屋、铺地、小公园、候车厅等微小地点的更新.通过每个社区若干小地点高品质的更新实践,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微更新的大系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黄声远团队于20世纪90年代初将田中央事务所设在宜兰,从此采取一种与时间做朋友的建筑在地实践方式经营宜兰区域的环境改造。从早期诗意的建构单体或复合建筑及其富有表现力的建筑形式,逐渐发展到都市尺度的地景链接,甚至扩展到区域平原水系或山脉的整体意象重构。他们的介入似乎在探索宜兰地区生活文化的母体。于是,都市与田园并非二元对立,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模糊正有待建筑师来重新试探其新的可能性。宜兰虽然在工业化与都市化方面显得落后,但并不失母体本色,在其中更蕴含质朴的批判力量。由此而来的"批判的田园主义",宣告了当代建筑师的新挑战,也是新愿景所在。  相似文献   

18.
"社区规划师"这个称谓可见诸于西方某些国家、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内若干城市,迄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工作领域和社会角色的性质差异很大。文章罗列出中西方不同城市的社区规划师培养模式与长沙市社区规划师培养模式,并对现有社区规划师模式进行分类和归纳,同时阐述"长沙模式"在长沙本地社区及类似社区的适用性与先进性,提出"长沙模式"下的社区规划师培养思路,充实社区规划师这一新兴事物在国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
社区文化治理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呼唤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模式。大同市的社区文化治理已经开辟出一条值得关注的道路,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小城市社区文化治理的路径模式,即本地开发商主导营造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在开发之初就将人文艺术关切渗透包含在社区规划之中,以文化理念为社区命名,以持续的投入创造出人与居住环境最为适配的社区文化品格,占得社区文化营造的先机,创造文化和经济双重效益,堪称中国社区文化营造的"大同模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3)
社区文化治理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呼唤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模式。大同市的社区文化治理已经开辟出一条值得关注的道路,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小城市社区文化治理的路径模式,即本地开发商主导营造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在开发之初就将人文艺术关切渗透包含在社区规划之中,以文化理念为社区命名,以持续的投入创造出人与居住环境最为适配的社区文化品格,占得社区文化营造的先机,创造文化和经济双重效益,堪称中国社区文化营造的"大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