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燕平 《中国无线电》2012,(6):58-58,61
1电磁干扰的来源在任何一个电子系统中,广义的噪声是指本系统所要传输的信号之外,一切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可懂的和不可懂的干扰。噪声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噪声源区分,可分为:自然噪声、人为噪声、系统内部噪声;按噪声的性质区分,可分为随机噪声和非随机噪声等。在各种噪声中,热噪声和宇宙噪  相似文献   

2.
无线电干扰是指在射频频段内,可能对有用信号造成损害的无用信号或电磁骚扰。按干扰源的性质,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大类。自然干扰来源于自然现象,是不可控制的,主要有天电干扰、太阳干  相似文献   

3.
1干扰的概念和分类根据无线电干扰形成的原因,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干扰可分为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互调干扰和接收机减敏(或阻塞干扰)等。干扰可以使系统的底噪抬升,影响网络质量,严重时可以使网络阻塞。本文重点对阻塞类干扰进行分析。阻塞干扰是指当存在一个能进入接收机,并能作用于其前端电路的强干扰信号时,由于接收机前端电路的非线性而造成对有用信号增益降低或噪声增高,使接收机产生接收灵  相似文献   

4.
超短波通信常见无线电干扰特点及排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各种无线电干扰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常用的无线电测量仪和设备特征,在对无线电干扰排查经验总结后,提出来的较实用的一些无线电干扰排查办法。  相似文献   

5.
郁馥 《导航》1999,35(2):85-88
带内存在自然/人为干扰时,GPS接收机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其至完全中断。带内干扰的威胁与日俱增,因为新的通信系统不断启动,无线电频谱变得越来越拥挤。这些威胁不仅来自干扰本身,而且还来自它们落在GPS带内的谐波。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25日,连云港市无线电管理处接到连云港民航站和连云港导航站干扰投诉,称其专用应急频率××MHz受到不明噪声干扰,干扰现象为短促的脉冲噪声,严重影响航空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1前言无线电干扰产生的原因可分为6个方面:第一是有人为了某种目的有意施放的恶意干扰;第二是擅自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产生的干扰;第三是无线电设备性能不达标或设备故障所产生的干扰;第四是无线电设备架设使用不规范引起的干扰;第五是频率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最佳遮盖干扰认证的理论出发,得出正态噪声是各种噪声干扰的最佳波形,否定了其为干扰雷达的最佳波形。并提出了一种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经过与噪声调幅干扰信号、噪声调频干扰信号相互对比,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在理论上有较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9.
郭耀江  孟茁 《现代导航》2014,5(4):245-249
本文分析了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机制,建立干扰分析模型,对民航西安区管甚高频系统的实际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线电频率管理的基本概念,讨论了电磁频谱的概念、特点,论述了电磁频谱检测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性,并对国内外无线电频率管理的现状做了介绍,深入分析了互调干扰机理,总结了调频广播对民航甚高频系统干扰的类型和产生机制。最后,分别从频率和功率两个维度建立了互调干扰频率分析模型。为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航空频段通信导航业务受干扰现象时有发生,且日趋严重.国家及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及时开展了保护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专项整顿活动,用综合治理方式解决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受干扰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有些重点、难点问题仍然存在,干扰隐患依然存在.针对安徽省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受干扰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定受干扰的重点区域、类型、原因,讨论预防和解决干扰的办法,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线电扩频通信受到多径分量噪声的干扰,导致通信信道均衡性不好,抗干扰能力不强,误码率较高。需要进行噪声干扰抑制,改善无线电扩频通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级联陷波和码间干扰抑制的无线电扩频通信优化技术。构建无线电扩频通信系统传输结构模型,采用自适应陷波器对无线电扩频通信中的多径分量噪声进行有效抑制,降低了进入信号通频带内的干扰功率,提高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和信干比。采用扩展后的序列去调制载波,将信号搬移到载频上,实现信道均衡,提高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无线电扩频通信的误比特率,抗干扰性较强,提高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2.
裴皎 《电信技术》2010,(12):50-54
1前言TD-SCDMA网络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和网络频率复用更加紧密,同频干扰明显增大。同频干扰指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对接收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干扰。现在一般采用频率复用技术以提高频谱效率,当小区不断分裂、基站服务区不断缩小、同频复用系数增加时,大量的同频干扰将取代人为噪声和其他干扰成为小区的主要约束。这时移动无线电将由噪声受限环境变为干扰受限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在噪声干扰环境中的工作可靠性,分析了噪声干扰对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的影响.根据连续波引信信号的单频率特点,将单频率自适应陷波器应用到引信中,用来对引信通带内的噪声干扰进行抑制,分析了噪声抑制原理,并对噪声抑制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10 dB时,利用单频率自适应陷波器仍然可...  相似文献   

14.
陈慧玲 《电子科技》2013,26(2):38-40
ISAR 的干扰措施通常可分为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两类。由于 ISAR 在进行信号处理时具有较高的处理增益,对噪声压制干扰的干扰功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欺骗式干扰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数字图像合成技术,对截获的 ISAR 脉冲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然后再发射出去,从而在雷达接收端形成虚假目标像。文中对ISAR对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做了分析,并就噪声调频干扰和欺骗干扰做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噪声压制干扰需要较高的干扰功率。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相位编码雷达采用了相关处理技术,使得传统的干扰样式很难达到理想的干扰效果。为了有效干扰此种雷达,首先分析相位编码雷达信号的特点,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的方式研究射频噪声干扰、部分复制干扰、移频干扰和基于DDS的相位编码干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射频噪声干扰对相位编码雷达的干扰效果较差,另外三种干扰样式则可在低干信比条件下达到很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双节目编码器与接收原理 双节目广播除了为改善调制频率愈高,噪声愈大的所谓三角噪声而在发射端对音频进行预加重以及在接收端进行去加重外,近邻频率干扰,人为干扰副信道尚不能满足抑制噪声的需要,因此又增加了压扩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宽带无线通信的两种解决方案: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的抗噪声脉冲干扰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理想情况下的误码率公式,仿真证实了推导的正确性。并得出以下结论:人为噪声脉冲干扰可使SC-FDE系统的误码率与信干比的指数关系恶化到反线性关系,OFDM系统因为在频域判决,反而具有一定的内在抗噪声脉冲干扰能力;人为噪声脉冲干扰对OFDM系统的影响却比SC-FDE系统大;纠错编码对两类系统的性能都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干扰具有复杂抗干扰技术的新体制相控阵雷达,提高干扰资源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混合干扰策略。从综合分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技术特点出发,分别研究了可对抗旁瓣对消处理的方位饱和干扰和可获得脉冲压缩处理增益的噪声卷积干扰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机实际将两种干扰技术进行了融合,提出了混合干扰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具体运用方法。该策略兼具两种干扰技术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相控阵雷达干扰方案。  相似文献   

19.
宋文生  李强  张新 《信息技术》2003,27(2):20-22
水情无线数据通讯首先要解决无线电信道质量问题 ,受通信设备和规模影响 ,通讯网内干扰、抗干扰、频率分配等成为突出问题 ,这些技术问题直接影响水情通讯的效果。近年来 ,超短波通讯网络干扰异常严重。针对超短波电台网络在水文工作中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讨论了超短波无线电报汛中常见干扰现象的成因机理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无线电测向误差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前言 无线电测向过程与其他测量手段一样,均存在误差。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因素都会使得测向结果与真实值产生偏差。深入了鹧造成无线电测向误差的原因,对于无线电测向技术人员来说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测向误差大体可归纳为两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具体又可分为:设备误差、电波传播环境与信号调制误差、噪声误差以及人为误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