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相邻矿井的统计发现麦垛山矿较为稳定的隔水层有:直罗组底部砂岩含水层顶板的粉砂岩、泥岩为主的隔水层、各主要煤层及其顶底板泥岩、粉砂岩组成的隔水层。在此基础上,对麦垛山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矿井开采2-2号煤期间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而由于麦垛山矿处于建井后期和生产初期,矿井永久防排水系统尚未完全建成,矿井抵御水害能力尚显薄弱,加之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深度和广度不足,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防治水害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茅草山铜矿V_4矿体为南坡河北侧的水文地质单元内,赋存于勐野井组下段(E_1m~1)裂隙含水层内,顶板为勐野井组上段(E_1m~2)裂隙含水层,底板为曼宽河组上段(K_2m~2)裂隙含水层,三者含水层将构成矿床充水的主要来源;首采区离南坡河较近,矿体赋存标高低于南坡河水面标高,南坡河在矿坑疏干影响半径范围之内,亦将成为矿坑充水的重要来源;属典型的以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据此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常规解析法对涌水量进行计算,使用比拟法,对涌水量进行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3.
杨灿 《世界有色金属》2020,(3):146-146,148
水文地质调查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井下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以淮南顾桂地区某矿山为例,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新生界松散含水层距离矿层较远,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小;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和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受裂隙、岩溶发育程度而导致富水性能不均匀,补给水源较少,出水时间较短,容易疏干,常见的井下出水形式表现为淋滴水。  相似文献   

4.
地浸采铀是一种通过溶浸液与砂岩矿层中含铀矿物发生溶解反应的矿石原位开采方法,厘清矿层及矿层上覆下伏含水层三维结构,对提高地浸采铀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数据,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浸采区地层及矿层进行精细刻画,建立了相应三维地质模型,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含矿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含矿含水层主要岩性为粗砂岩;含矿含水层各种岩性孔隙连通性较好,透水岩性分布较均匀;采区地层倾向大致为325°,倾角为6.76°。顶部隔水层厚度呈南部和中部较厚、北部和西部较薄的特点,发育7个隔水顶板天窗;矿层贴近隔水底板,厚度由北部向各个方向逐渐减薄,矿层厚度与含矿含水层厚度呈正相关。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完整、直观地展示了巴彦乌拉铀矿C12采区地层、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进一步开展地浸采铀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堡子湾区块长8目的层井井深2700米左右,设计位移普遍较大,洛河组是主要的轨迹控制井段,在中下部滑动效率低;直罗组上部150米极易剥落垮塌,形成"大肚子"井眼,造成后期施工携砂困难,是沉砂卡钻、电测遇阻的主要原因;延安、延长组地层稳定,井径规则,砂岩段易缩径发生粘卡。本文总结了该区块钻井液技术要点,并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安全快速钻井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某井田Ⅱ3采区10#顶底板进行突水危险性评价,在详细分析矿井生产揭露特征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IS的AHP层次分析法,论述了影响10#顶板含水层富水性的各主控因素,并确定各主控因素的权重,完成10#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和突水危险性综合分区。并结合矿井生产地质条件,对Ⅱ3采区10#开采顶板水害防治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对煤矿开采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选取四川省某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和涌水现状调查,结合地区降雨特点,预算了矿井丰、枯水季节的涌水量,分析矿区岩溶水分布特征和赋存形态,研究了煤矿开采对地区水资源以及对开采煤层上下伏含水层的影响,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聂帅杰 《山西冶金》2022,(8):185-186
为预防煤矿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某矿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得出地质构造通过影响地下含水层涌入、矿井瓦斯赋存、煤炭质量及煤层的连续稳定性、煤矿开采布局、地质构造、矿井储量来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的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结合实践找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中新生代盆地。其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为侏罗系延安组(J2y),侏罗系直罗组(J2z)和下白垩统(K1)泥岩及砂岩。研究区发育有利成矿的岩性岩相与地层结构条件,发育控矿的区域古层间氧化带及灰色残留体。直罗组中发育稳定展布的河流相砂带,为后期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燕山运动造成盆地多次抬升并总体向西掀斜,同时西缘逆冲带褶皱成山,提供长期稳定的含氧含铀水的补给,为盆地北部铀成矿提供铀源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国内砂岩型铀矿床的大规模开发,含矿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对地浸采铀的影响逐步显现。针对砂岩型铀矿的矿层非均质性,应用岩心CT扫描、铸体薄片、SEM等分析手段,以国内两大典型砂岩型铀矿层为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剖析了含矿层的矿物成分非均质性及对地浸采铀的影响。研究表明,二连盆地赛汉组下段含矿层适合酸法地浸,地层胶结弱,孔隙性、渗透性好,有利于地浸液在矿层充分运移。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矿层的空间主要以连通性较好的粒间孔隙为主,由于埋藏较深,矿层较赛汉组致密,地层渗透性差于赛汉组。最后,总结了微观实验方法带来的非均质性分析局限性,对宏观非均质性分析手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胡杰  曾勇  樊庆鹏 《甘肃冶金》2017,39(6):60-63
汉源县新合铅锌矿位于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汉源轿顶山至罗罗岗分水岭深溪河补给区。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也随之而变得复杂,故有必要对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等进行分析。通过对矿区含(隔)水层、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分析,认为矿区充水通道主要为构造破碎带,矿床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断层水及地下水;该矿床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矿床。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开采顺序是保证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础。上马场岩金矿共有5个采区,分别为Ⅲ号矿带露天采场、Ⅵ号矿带露天采场、地下开采1采区、地下开采2采区和地下开采3采区。在确定各采矿单元生产规模后,对各种可能的开采顺序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最终确定矿山整体开采顺序为:Ⅵ号矿带露天采场作为首采地段,Ⅲ号矿带露天采场接续Ⅵ号矿带露天采场延后开采,待露天开采结束后,接续开采的是地下开采各单元。采用该开采顺序,企业可减少基建投资2 526.03万元,缩短投资回收期2.4 a,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山海关台拱北翼,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四组,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及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无明显的隔水层。矿区坑道的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形成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涌水通道主要为风化裂隙、构造破碎带及基岩裂隙通道为主。研究结果为矿床勘探与开采提供重要的水文地质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怡 《山西冶金》2021,(3):252-253,256
通过收集本矿采空水、水源井及相邻矿井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出水和采空水,还有水文勘探报告中的含水层水样指标,对11103工作面探放钻孔水源进行了分析,为工作面科学安排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障了工作面正常开采.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查明影响大红山铁矿Ⅰ号铜矿带深部采区岩体稳定性的关键地质因素,通过开展现场地质调查、坑道地质编录、综合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对采区矿岩类型、岩体结构,地质构造、开采施工现状等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以往地质勘查、采切工程地质编录及回采设计方案等基础资料,对I号铜深部采区不良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该区域采场岩体失稳相关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取得了阶段性认识,为今后该采区开采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及顶板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矿井涌水的影响因素、矿井开采过程中周边岩体的地压变化,得出开采深度影响涌水的机理。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原理,结合2组实例统计数据,应用采深比拟法和SPSS软件函数拟合,得出开采深度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从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矿体赋存条件、开采方法、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矿井涌水的因素;结合海姆定律、开挖应力变化范围说明采深和地压变化的关系,得出采深影响涌水的机理。拟合结果表明:外部因素的不同如岩溶裂隙发育,采用多种工程类比法,选取其中最优的进行预测,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临汾生辉矿井重组矿井采区系统为工程对象,分析了试验矿井采区开采的必要性,进行了矿井重组后采区布置方式的设计优化,同时优化设计了采区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主要系统,此外,进行了矿井重组后首采工作面优化布置和采煤工艺,实现了工作面快速投产,形成了"2煤层-1水平-2阶段-4采区"开拓准备方式,采用优化设计后的采区系统,年产量可达90万t/a,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对类似整合矿井采区布置、采区系统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预测与控制矿体开采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是沉积型层系矿体上行开采与保水开采的关键.基于空隙量守恒理论,分析了上覆岩层随采动空隙扩散的岩移规律,以矿体采高、覆岩碎胀系数、裂隙带残余空隙率、顶板垮落和放顶高度为主控因素,建立了预测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裂隙拱模型H1=f(H,k,ε1,h).结合山西某煤下铝土矿采区上行开采的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主要为火山岩裂隙水,分布较广泛,但富水性较差,在断裂破碎带处相对富集,总体上涌水点水量不大,一般20m~3/d;矿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地形不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及构造破碎带含水层富水性弱,矿坑涌水量小,总体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利于资源开采;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建议深部采用竖井开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梅山铁矿矿区主要含水层为构造裂隙承压水,由于补给不足,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矿山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存在,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山在开采过程中,1条设计行洪量800 m3/s的人工河从矿体北侧开挖通行,人工河道穿越矿区主要含水层,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为保障矿山井下的安全开采,在河道开挖前后,开展了河道通水对矿体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的研究评价,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