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在压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两种不同成形方法所得成形件在压铸态时强度相差无几,但半固态成形件的塑性几乎是液态成形件的2倍.经过同样的T6热处理后,半固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液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却下降很大.伸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两者变化的幅度不同,液态压铸件的伸长率下降更多.与液态压铸成形件相比,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产生这一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A356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在压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出,与液态压铸成形件相比,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经同样T6热处理后,两者抗拉强度都得到提高,伸长率下降,但半固态压铸成形件抗拉强度提高的幅度更大,伸长率降低得更少。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产生这一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螺杆机械搅拌法制备半固态镁合金浆料,对比研究了液态压铸与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镁合金AZ91D的组织与性能,探讨了半固态成形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强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流变压铸成形铸件与液态压铸成形铸件在铸态时的力学性能相当;由于半固态成形减轻了铸件内部气孔、偏析等铸造缺陷,因而T4和T6热处理均明显地提高了半固态成形镁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研究还得出,液态压铸成形镁合金铸件经过固溶处理之后,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也有所提高,但是,时效处理明显地恶化了铸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ZL101过流冷却转移法半固态压铸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倾斜管过流冷却-转移法生产半固态流变压铸件,研究了压铸工艺对ZL101铝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半固态压铸件经T6热处理之后性能的改变.对比研究了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为595℃、压射速度为1.8 m/s时,压铸件性能最佳,此时较浇注温度为630℃的液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提高了11%.经热处理的半固态压铸件抗拉强度与伸长率都得到改善.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试样的拉伸断口为准解理断裂,经热处理的半固态压铸件试样的拉伸断口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5.
AZ91D镁合金成形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AZ91D镁合金液态金属型、液态砂型、液态压铸成形、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及其T6热处理后的组织特点。结果表明,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组织中初生α相细小、圆整、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35-50μm,消除了其它成形组织中的树枝晶结构,同时生产验证该组织具有很好的薄壁件充填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平板压铸件,研究了T1、T5、T6热处理对高真空压铸AlSi10MnMgFe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真空压铸件组织致密,性能优于普通压铸件。170℃×8h时效处理后压铸件的抗拉强度达到351.3MPa,高于铸态,伸长率为3.5%,比铸态有所下降。T5、T6热处理可以改善压铸件的组织。T5热处理后试样的伸长率达到8.3%,明显高于铸态;而T6热处理后,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硬度(HB)分别达到358.4 MPa、286.6 MPa、6.1%、110.4,均高于铸态。  相似文献   

7.
AlSi7Mg合金半固态压铸件热处理强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AlSi7Mg合金(A356)半固态压铸件和液态压铸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固溶与时效热处理,分析了其显微组织与疏松度,测定了硬度、拉伸强度及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实验得出,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原始态的力学性能优于液态压铸件,并且半固态压铸件时效强化效果尤其明显,拉伸强度可达330MPa以上,延伸率1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半固态压铸件比液压件具有更加致密,且为球状的非树枝晶组织。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时效强化,机理主要归于弥散析出Mg2Si强化相。  相似文献   

8.
AZ91D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双螺杆机械搅拌方式制备半固态浆料;研究了AZ91D镁合金半固态浆料的流变压铸成形工艺。结果表明:压射压力在40~50MPa,压射充型速度在10~15m/s内,固相率在10%~60%的浆料都能流变压铸成薄壁圆形铸件;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比液态压铸成形的强度、伸长率分别提高37%、44%,并可施以热处理,进一步提高性能,易于实现“净近成形”。  相似文献   

9.
ZL112Y半固态压铸摩托车零件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半固态高压铸造成形技术对零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ZL112Y铝合金在半固态下压铸成形JH70型摩托车发电机支架零件进行了本体解剖,制作了金相观察试样和拉伸试验非标试样,观察了试样不同部位的组织特征,测定了零件的强度、塑性和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半固态压铸成形零件具有消除高压铸造零件的内中孔洞和组织疏松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该半固态压铸零件的最高抗拉强度、平均抗拉强度,平均屈服强度,平均伸长率和平均硬度HRB值比液态成形零件分别提高了60.10%、50.83%、41.52%、514.29%、12.41%。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拉伸机,研究了6061合金半固态坯料的电磁半连续铸造、二次加热、触变模锻成形以及成形件热处理。结果表明:采用近液相线电磁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的6061合金半固态坯料微观组织为均匀、细小非枝晶组织;低过热度浇铸时,临界晶核半径减小,此时在电磁场作用下,降低了熔体的温度梯度,促进了准固相原子团簇在熔体中形成,形核率增大;二次加热时,初生α-Al不断球化,淬火组织也呈圆整状,620±5℃、保温15 min,模具温度250~300℃,留模时间10~15 s,触变成形出表面光洁的成形件;经T5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328 MPa,延伸率达到8%,大大高于压铸成形件的性能。半固态压铸成形由于成形速度高,溶体高速充型,造成成形件气孔率高,使成形件组织致密度不如半固态模锻成形件,这是半固态压铸件强度低、模锻件强度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内国外压铸件尺寸精度和公差标准,分析了压铸件尺寸精度;针对铸件尺寸在模具中和模具外以及模具自身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具体案例,针对压铸件的几种缺陷如热变形、收缩、出模困难等对铸件尺寸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尺寸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在熔化系统增设时间警示器,有利于控制合金持续熔化时间。找准慢压射到快压射的切换点,选择好快压射的冲头速度,对保证压射速度的准确性作用明显。开设溢流槽,设置冷却水通道,有利于均衡模具温度。适度增加激冷层厚度,提高激冷层品质,均匀喷涂并及时清理模具型腔,町减少气孔和夹杂物缺陷。采用较低温度进行时效处理,可提高压铸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影响压铸件品质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压铸机、压铸模结构及压铸工艺参数对压铸件品质的影响.指出,液压元器件品质不过关,容易造成压铸机漏油及液压系统的内泄,是影响压铸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常用的模具结构(动、定)模框与座板是分体式的,这种结构对于无滑块机构的模具是适用的;但对于抽芯滑块,尤其滑块较大时,动定模模框宜做成整体式结构;模具预热温度应为150~180 ℃,过高过低均不宜;熔炼温度宜为700~720 ℃,浇注温度宜为650~680 ℃;厚壁件铝液温度选择较低一点,增压大一些,快压射行程适当近一点;薄壁件铝液温度选择较高一点,增压小一些,快压射行程适当远一点.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以北美压铸协会和日本为代表的压铸产品技术规范,旨在推动我国压铸技术进步和适应外向型经济 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压铸模温度场与铸件收缩性关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压铸件成形收缩性较大的特性,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原理,使用Pro/E软件对压铸件和压铸模造型,利用ANSYS软件对压铸模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改进模具结构,优化压铸工艺参数,提高压铸件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压铸技术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铸造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虽然压铸有着生产效率高等诸多优点,但压铸件的气孔、缩孔和裂纹等缺陷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压铸工艺是将压铸机、压铸合金和压铸模具等三大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对压铸生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文献调研为主,探讨了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压铸工艺参数和压铸生产效率、压铸件质量以及模具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压铸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镁合金压铸模具温控机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高温导热油来控制镁合金压铸模温度的设备.根据压铸模温度控制的要求,介绍了该设备对压铸模具进行温度控制的原理,对设备关键部件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并对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介绍.针对生产中压铸模具经常更换的特点,温控算法采用了模糊控制的方法,控制加热和冷却的通断时间比,从而达到最佳的控温效果.采用该设备可以提高镁合金压铸件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检查压铸件缺陷入手,根据气孔特征,确定出气孔的种类.讨论了各种气孔的形成机理,借助计算机模拟分析和相应的现场过程调查分析,找出了形成气孔原因.提出了解决各种气孔缺陷的相应办法,减轻或预防了气孔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