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铵法黑液制添加剂及其制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铵法造纸黑液磺化、缩合、改性复配制取的水煤浆添加剂可明显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工业试验表明 ,针对义马煤和鲁南配煤该添加剂的制浆性能均满足工业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的要求 ,实际应用最佳添加量范围在 0 8%~ 1 6 % ,对鲁南配煤最高制浆浓度达 6 9% ,煤浆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气化水煤浆浓度,降低生产成本,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分级研磨制浆工艺”对原有的制浆系统进行改造.通过对比改造前后气化水煤浆的质量指标及相关气化参数,发现采用该工艺后,水煤浆质量分数提高了2.6%,析水率减少了0.6%,流动性有明显改善;水煤浆浓度提高后,气化炉的比煤耗降低了18 kg/1000 Nm3,比氧耗降低了12 Nm3/1000 Nm3,有效气体积分数提高了1.69%,吨精醇耗煤减少0.07t,吨精醇耗氧减少29 Nm3,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正宁煤煤质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添加剂用量、粒度级配等对其制备水煤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添加剂用量为0.8%,细煤粉比例为60%~70%时,所制备的水煤浆的质量分数为64.3%,此时水煤浆粘度为1 000 m Pa·s,符合工业水煤浆制备标准。配煤试验表明,该煤与环县煤的配比为3∶7时,所制煤浆的质量分数达到68%,较正宁煤单独制浆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所制备的水煤浆72 h的析水率为10.2%。  相似文献   

4.
配煤降低高灰熔融性淮南煤灰熔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寒旭  陈方林 《煤炭学报》2002,27(5):529-533
对高灰熔融性淮南煤和低灰熔融性煤进行了配煤降低灰熔点的研究。研究表明,配煤可以显著降低高灰熔融性煤的灰熔点,降低或免去添加助熔剂,配合煤灰熔点变化并不是两种煤的灰熔点加和值,而是非加和性的。煤中灰成分对灰熔点有很大影响,配煤的灰成分具有加和性。添加适当的助熔剂是高灰熔融性煤的配煤制浆的较佳选择。配煤的制浆浓度是非加和性的,利用两种煤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难成浆煤种的制浆浓度,一般可以提高3%-5%。  相似文献   

5.
尹洪清  王振华  张彦 《煤炭技术》2020,39(3):137-139
针对神木煤的难成浆性,对神木煤与开阳煤配煤的成浆性进行了研究。按照烟煤成浆性难度指标D和可制浆浓度C对配煤P10、P20的成浆性进行了评价。分别以神木煤、开阳煤、配煤P10、P20为原料配制水煤浆,对成浆性和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神木煤中配入开阳煤制取水煤浆,可以降低煤浆的黏度,提高制浆浓度;神木煤中配入开阳煤制取的水煤浆,仍呈假塑性流体特性,并且煤浆的流动性较好。可以考虑在神木煤中配入10%的开阳煤,将气化煤浆的浓度提高1%。  相似文献   

6.
以廉价可再生的改性木质素作为分散剂,研究了宝日希勒褐煤的成浆性能;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煤的配比、浆体温度、改性木质素分散剂用量和pH值对成浆性能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值、煤的配比、分散剂用量和制浆温度等因素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浆体流变性影响大小顺序为:煤的配比>浆体温度>分散剂用量>pH值;在25℃,煤的配比为30∶20,分散剂用量为0.3%以及pH值=4的优化条件下,该煤成浆的最大浓度达56.1%,与原料木钠相比,改性木质素成浆浓度提高了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低变质程度煤配煤制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低变质程度煤与潞安常村原煤、煤泥进行配煤制浆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不同配比对配煤成浆性的影响,以及一定浓度下配比与配煤制浆粘度的关系。试验表明,选择不同煤种,改变配比能得到不同浓度、不同粘度级别的水煤浆产品。试验还对相同配比条件下单种煤混合理论加权制浆浓度与实际配煤浓度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验证了配煤的制浆浓度是非加和性的,而是与煤和煤之间的性质匹配及添加剂对煤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水煤浆浓度偏低会限制其高效利用,粒度级配为水煤浆提浓技术的关键要素。对比改造前后的制浆系统工艺流程,结合分形级配理论对粒度分布与成浆性关系进行分析,即利用PFC2D对单峰和双峰级配煤粉的堆积效率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改造方案进行运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平均粒径15μm的煤粒填充平均粒径125μm的煤粒,形成的双峰级配堆积效率最高可达83. 52%,较单峰级配提高4. 2%,即分级研磨堆积效率高于单磨机的堆积效率,采用双峰级配制浆工艺时适当增大细粒含量至约20%则可制得较高浓度的水煤浆。在工业上利用分级研磨制浆工艺进行验证,通过对比改造前后气化水煤浆的质量指标及相关气化参数,发现采用改造工艺后水煤浆浓度提高了2. 6个百分点,析水率减少了0. 6个百分点,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水煤浆浓度提高后,气化炉的比煤耗降低了18 kg/1 000 Nm~3,比氧耗降低了12 Nm3/1 000 Nm~3,有效气体积分数提高了1. 69个百分点,吨精甲醇耗煤减少0. 07 t,吨精甲醇耗氧减少29 Nm~3。  相似文献   

9.
超细煤水煤浆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变质程度超细煤粉进行超细煤水煤浆的成浆试验 ,研究了超细煤粉的粒度组成、制浆浓度和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超细煤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成浆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另外 ,还介绍了一种评价水煤浆分散剂分散效果的方法———润湿热对比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环县煤制取水煤浆,探讨了南京大学的NDF-10型添加剂用量、煤粉粒度级及配磨机负荷对制浆质量分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质量分数在0.4%~0.6%,煤粉粗细比为1.6~1.7,磨机负荷为28 t/h时,水煤浆质量分数可高达70.8%。较好的粒度级配及合理的添加剂用量,使得水煤浆成浆性能优越,成浆浓度显著提高,且浆体流动性、稳定性变好,能更好的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