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黑客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安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由于不能确保系统不被黑客攻击,也无法确定用户操作的文件或程序是否含有恶意的代码,因而,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木马程序或者含有恶意代码的文件,是确保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的许多木马检测软件仅能对已知的木马进行检测,对未知木马却无可奈何。文章在分析和综合当前木马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在Windows系统中行之有效的木马检测系统,不仅能有效检测已知的木马,还能对未知的木马进行有效的预防,通过对未知木马的特征进行自主式学习,并应用于检测,从而提高木马检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程监视检测木马攻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提出与实现了一种新的木马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监视计算机对外通信的端口来跟踪与其关联进程的操作行为,并结合了一些已知木马的特征,从而达到有效地检测一些已知和未知的木马。  相似文献   

3.
Android木马通过获取系统root权限,修改内核表项实现隐藏功能,进而躲避木马查杀软件的检测。因此研究An-droid系统隐藏技术对于发现隐藏木马、提高查杀软件的检测能力有重要意义。文中在传统Linux系统隐藏技术的基础上,对Android系统服务启动过程进行分析,探究出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隐藏方法,并实现了一种Android Rootkit木马原型,用于测试现有木马检测软件对该类型木马的检测能力。文中提出了针对此类Rootkit型木马的检测方法,实验证明这些方法对检测此类木马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木马运行机制及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识别和查杀木马,介绍了木马程序的组成:被控制端和控制端,分析了控制端和被控制端的运行机制,研完了被控制端程序被植入到目标机器阶段、安装阶段、启动运行阶段及网络通信阶段的行为特征并予以归类,该研究结果对基于行为的木马查杀提供了较完善的行为特征库。  相似文献   

5.
张晨阳 《网管员世界》2014,(19):121-122
瑞星采用最新一代的杀毒引擎,能够快速、彻底查杀大小各种病毒。不仅如此,瑞星拥有后台查杀(在不影响用户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病毒的处理)、断点续杀(智能记录上次查杀完成文件,针对未查杀的文件进行查杀)、异步杀毒处理(在用户选择病毒处理的过程中,不中断查杀进度,提高查杀效率)、空闲时段查杀(利用用户系统空闲时间进行病毒扫描)、嵌入式查杀(可以保护MSN等即时通讯软件,并在MSN传输文件时进行传输文件的扫描)、开机查杀(在系统启动初期进行文件扫描,以处理随系统启动的病毒)等功能;并有木马入侵拦截和木马行为防御,基于病毒行为的防护,可以阻止未知病毒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赛门铁克公司的诺顿网络安全特警2004包含了诺顿防病毒2004,而新版的诺顿防病毒2004具有扩展威胁检测功能,此项新技术能识别间谍软件、广告软件和击键记录程序等非病毒性威胁。另外,诺顿防病毒2004还可以扫描所有从网上下载的,以及通过对等网络传送的压缩文件,在压缩文件被打开之前就查杀其中的病毒。“蠕虫拦截技术”与“程序型病毒拦截技术”可以在没有病毒定义的情况下阻止已知和未知的网络威胁,有效地保护用户不受范围日益扩大的恶意代码的攻击。  相似文献   

7.
一种启发式木马查杀模型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特洛伊木马查杀模型的设计入手,引入了人工智能中的启发式分析技术,不但提供了对已知木马的查杀设计,还可以对未知木马进行启发式分析,最终实现对未知木马的判定和查杀。  相似文献   

8.
木马是颇具危害性恶意的程序.如今的木马在网络中四处传播,已成为网络用户最大的危害者.木马研究者为了有效查杀网络中的各种木马而提出了各种算法,这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应对网络中的木马.但目前查杀木马的技术仍然落后于木马技术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查杀木马算法的智能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木马检测算法,该算法对现有的查杀木马技术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9.
木马作为一个互联网的毒瘤,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该文从某非常典型的木马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了木马的启动方式、隐藏方式以及如何穿透防火墙的方式,并由此分析了如何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检查电脑,以排除木马威海。  相似文献   

10.
通过注册表监控实现木马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挂接系统服务的木马检测技术,通过对注册表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地实现了对已知和未知木马的检测。传统的基于特征码的检测技术,只能检测已知的特洛伊木马,基于挂接系统服务的技术,有效克服了上述缺陷,试验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Windows系统的木马程序隐蔽行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特洛伊木马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针对基于Windows系统的木马分别从木马运行形式、木马通信形式、木马启动方式、以及木马程序在宿主机磁盘上的隐蔽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已知和未知木马的防范和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直接操作内核对象的进程隐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茂如  曹天杰 《计算机工程》2010,36(18):138-140
分析直接操作内核对象和调用门的实现机制,提出通过使用调用门,在无驱动情况下提升用户程序的特权级,进而修改内核中的进程双向链表实现进程隐藏。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该思路的木马程序,在实验条件下验证该木马的隐蔽性和存活能力,分析应对该类型木马的检测策略。实验证明,该木马可以有效实现进程隐藏,躲过常见安全防护软件的检测与查杀。  相似文献   

13.
《新电脑》2001,(10)
从目前病毒的“行情”来看,成千上万种已知病毒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横行,再加上网络上大量流行的病毒生成工具造成的平均每天诞生大量的新型变种,使得依赖于电脑病毒程序特征代码的防病毒技术。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上对于信息安全的进一步需求。 《瑞星杀毒软件2002版》在“病毒特征代码”比对查杀方式的基础上推出了“病毒行为判断分析”查杀技术,“病毒行为判断分析”查杀技术可以脱离“病毒特征代码”,仅凭对病毒行为的分析判断,就可以自动清除各种恶意代码和病毒程序,从而提高了查杀病毒的准确性和对未知病毒的查杀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特洛伊木马隐藏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木马的定义,概括了木马的特征—隐蔽性、欺骗性、自启动性和自动恢复性,并简单介绍了木马的结构和功能。随后,从文件隐藏、进程隐藏、通信隐藏、芯片隐藏四个方面介绍了木马的隐藏技术,最后展望了木马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杀毒软件大多是利用“特征码扫描”技术查杀病毒,有了病毒文件,经过杀毒厂商反病毒专家提取特征码,用户在升级后,杀毒软件才能查杀病毒,也因此,杀毒软件大多是只能查杀已知病毒,当然,为了查杀新病毒,多数杀毒软件也增加了查杀未知病毒的功能,但并不是主要功能。那么是否有一款软件可以“主动防御”新病毒呢?下面要介绍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以下简称“微点”)就是一款拥有“主动防御”功能的防病毒软件,那么它有何特别之处呢?“微点”的原理先来看个例子:现在,定义了一条病毒的行为判断规则,如果MSNMessenger接收到了某文件后,该…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木马检测方法,指出它们的不足。而后引入了生物免疫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木马智能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自适应性和学习性等优点,不仅能检测出已知木马,而且能检测木马变种和未知木马。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木马检测方法对未知木马识别能力低下的缺陷,结合行为监控和人工免疫学,建立并实现了一个基于Linux的未知木马检测系统。该系统具备自主检测和自学习功能,结合内容检测,利用网络监控检测局域网内部计算机的木马存在情况。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降低了检测的漏报率,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普及,加密货币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不法分子采用挖矿木马,利用多种手段入侵,并感染更多的机器,以提高挖矿的效率和收益。同时,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威胁到了网络安全。因此,研究挖矿木马的检测和清除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用户网络安全。[方法/过程]对挖矿木马的入侵方式、传播途径、行为特征,在控制机制分析基础上,对挖矿木马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根据挖矿木马的入侵方式、行为特征,从网络侧和主机侧进行检测,根据独立运行和集成化的挖矿木马进行不同的方法处置。[结果/结论]可以对挖矿木马进行清除,并提出有效防护的建议,从而提高对挖矿木马的防护能力,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木马为主题,对木马的植入方式、加载技术、隐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对木马技术的分析,给出了木马预防的方法,以及木马的检测及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该文简要介绍了木马技术的基本特征,重点从分析木马技术的攻击手段入手,分析了在植入、启动和隐藏3个重要环节的技术实现和特征.该文详尽地分析了木马隐藏技术中的文件隐藏、进程隐藏、与外界通信的隐藏并举例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木马隐藏方式,最后针对性的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木马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