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首钢帘线钢夹杂物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帘线钢的生产中,通过采用Si—Mn合金终脱氧以及改变精炼渣系,达到控制钢中酸溶销含量,进而控制钢中夹杂物组成的目的,改善了夹杂物彤态;通过各个工艺环节的控制,降低了钢中总氧含量。 相似文献
4.
杨琦云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9,37(5):13-16
介绍了湘钢通过超低[O]冶炼、钢中[Als]控制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控制等关键工艺技术,对转炉出钢、吹氩、LF精炼、连铸等不同工艺阶段进行了分析研究,攻克高纯净帘线钢钢中夹杂物塑性化控制技术,满足了高附加值硬线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论述了钢的洁净度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洁净钢生产中S、P、N、O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技术,分析总结了洁净钢生产的新技术,并展望了洁净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运用XRD、SEM等方法研究了Al2O3-CeO2-ZrO2-Ni高能球磨体系在不同的球磨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结构转变和分散性的问题.结果表明,四种物质一起球磨时,不会发生机械合金化,但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Al2O3、CeO2、ZrO2粉末都会不断被细化,而Ni颗粒仍较粗大且分布很不均匀.通过改变球磨顺序,将CeO2、ZrO2和Ni先球磨30 h再添加Al2O3继续球磨30 h,却能使CeO2和ZrO2发生合金化生成固溶体,且Ni颗粒有明显的细化,分散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的帘线钢的冶炼流程为150 tLD-RH-LF-软吹氩-CC工艺。通过LD出钢时加入Si-Mn脱氧,并在LF加入低碱度顶渣进行钢渣反应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塑性。结果表明,RH-LF-中间包和铸坯阶段,钢中主要夹杂物分别为MnO-Al2O3-Si02(RH),Ca0-Al2O3-Si02(LF)和MnO-Al2O3-SiO2(中间包和铸坯),采用Si-Mn脱氧和SiC扩散脱氧,低碱度低Al2O3顶渣精炼,控制T[O]≤20×10-6,[A1]s≤0.0013%,可有效控制钢中夹杂物数量和尺寸,以及控制夹杂物中Al2O3含量并形成可塑性夹杂。 相似文献
14.
转炉冶炼高碳钢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转炉冶炼高碳钢的难点,探讨了转炉冶炼高碳钢的操作要 点:控制好碳温、做好造渣脱磷操作。通过“高拉补吹”、炉后增碳工艺,转炉能够冶炼出合格的高碳钢。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通过利用热模拟机Gleeble-1500对φ9mm高碳钢线材吐丝后控制冷却过程的模拟,研究了控冷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高碳钢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控冷工艺制度,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描述了武钢冷轧厂罩式退火内钢卷的温度分布和渗碳体级别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的渗碳体形貌和尺寸。结果表明,在罩式退火炉里钢卷外圈保温时间和退火温度均匀超过了钢卷内圈,钢卷外圈较内圈容易产生超标渗碳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