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渗透无隔板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底水锥进和低渗透非达西渗流原理,推导出了低渗透无隔板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的预报公式。通过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底水油藏某油井的实际计算,其预测见水时间与实际见水时间的相对误差仅为6.47%.  相似文献   

2.
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的锥进,准确预测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时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延长油井的无水采油期,提高油井的累计产油量和采出程度。文中基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对底水油藏双重不完善井的水锥突破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了底水油藏油井水锥突破时间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油水流度比,原始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等影响因素,并与其他底水油藏见水时间的公式进行了对比。实例分析表明,新的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公式的预测值较准确,并且与李传亮公式的结果较为接近,为预测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时间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临界产量计算公式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16  
本给出了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的监界产量计算公式,它适用于所有带隔板底水油藏的油井。  相似文献   

4.
预测无隔板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的修正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无隔板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底水锥进的问题。文章基于这一原理,对已知无隔板底水油藏中油井见水时间预测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更能准确地预测见水时间,并通过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底水油藏某油井的实际计算,其预测见水时间与实际见水时间的相对误差仅为617%  相似文献   

5.
根据李传亮提出开发底水油藏的新思维——“隔板理论”,对底水油藏油井的“李氏隔板”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堵剂注入的合理位置。对进一步做好底水油藏油井的稳产措施制定和科学开发底水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底水油藏特征及其堵水工艺研究现状,介绍了油一堵剂油套分注和双液法堵剂油套分注两种工艺方案的原理、堵剂的选择以及工艺实施过程。与其它工艺相比,油一堵剂油套分注和双液法堵剂油套分泣两种方案均采用了低粘度、高强度堵剂,提高了堵剂的注入性,避免了压开地层的可能,为实现建立深部封堵隔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预报公式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本提出了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的理论预报公式,它在底水油藏的生产管理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位于缝洞型底水油藏大型溶洞处的单开临界产量计算和水锥预测缺少有效方法的实际,考虑洞内、洞外两种流动力学特征和流动规律的不同,分别在二项式流动模式和线性流动模式基础上推导出了临界产量下用于描述洞内外水锥形态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由开发初期稳定试井资料获取关键参数的方法,并可用试算法计算临界产量。应用实例表明,洞内的水锥在近井区形成尖峰,并向外快速降低为平台;洞外水锥与洞内水锥形态明显不同,其形态由内而外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9.
关于开采底水油藏几个重要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基于底水油藏具有两种渗流模型的假设,即射孔段上部为水平径向流动,射孔段下部为半球状向心流动,推导出油井见水前离井轴任一半径在任一时刻的水锥高度的隐式函数,由此可确定底水的突破时间和不同时刻水锥的剖面形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无水生产期的产油量与井距和射孔程度的关系,并求得了最佳射孔程度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对溪南庄油田及公开发表文献的实例分析计算,其见水时间预测误差均小于5%,说明提出的渗流模型及其解精确可靠,对底水油藏的开发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涂彬  韩洁  孙键 《石油钻探技术》2014,42(4):107-110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厚层底水油藏,针对厚层底水油藏存在立体渗流的特点,将厚层底水油藏内近井区的流动近似为三维球形向心流,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了考虑近井区空间渗流影响的厚油层临界产量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利用推导的临界产量计算公式,分析了油层厚度、射开厚度和垂向渗透率对临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层底水油藏的临界产量随着油层厚度、垂向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射孔厚度的增厚先增大后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厚层底水油藏开发合理控制油井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确定特殊的薄层底水油藏水体规模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特殊的地质和水动力学特征,对常规物质平衡方程进行了改进。将烃类和油层下伏的底水视为油藏分系统,含油区外的水体视为水体分系统,建立适合薄层底水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 应用常规的边水侵模型,通过生产动态资料线性化处理确定水体大小。同时建立了包括水体在内的三维底水油藏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方法预测的底水体大小基本一致,表明采用改进的物质平衡方程和常规边水侵模型,确定该类特殊底水油藏水体大小的方法是可行的,并具有简便、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薄层底水油藏确定油水界面位置困难,射孔完成法建立底水隔板存在技术限制,而冻胶泡沫兼具冻胶和泡沫的双重作用,选择性好、封堵能力强,控制该类油藏底水锥进问题具有优势。室内实验通过黏度法和改进的Ross-Miles方法对冻胶泡沫体系进行了优选,得到了体系的优化配方为:0.2%聚合物LA100+0.4%有机铬交联剂FH-7+0.25%表面活性剂SDS+N2。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随反应时间延长(0率24 h),体系黏度由11.6逐渐增至200.0 m Pa·s,泡沫综合值由2838.0增至11899.0 m L·min。随着冻胶逐渐成冻,冻胶泡沫稳定性逐渐增强。体系的注入压力高,阻力系数超过6.0。封堵能力强,封堵率超过93.8%;选择性优于冻胶,可智能识别高渗通道。玻璃填砂可视化物理模拟表明,在生产井的近井地带,冻胶泡沫优先进入水锥入侵通道和底水层,形成稳定的底水隔板,扩大底水波及体积,采收率增值为32.6%。  相似文献   

13.
在水平井的开采实践中,底水油藏底水锥进的出现会使产油量显著下降,控制或延缓底水锥进十分重要。从渗流力学出发,针对水平井水平段的摩阻越到底部越大的实际,采用优化射孔技术,在射孔器材上采用变孔密射孔方案,人为控制水平段生产压差,使水平段从远井地带到近井地带,固定生产压差生产。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对减缓注水上升速度有显著的效果,对油田套管完井水平井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底水油藏水锥动态模拟及见水时间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底水油藏具有两种渗流模型的假设,即射孔段上部为水平径向流动,射孔段下部为半球状向心流动,推导出油井见水前离井轴任一半径在任一时刻的水锥高度的隐式函数,由此可确定底水的突破时间和不同时刻水锥的剖面形态。通过实例计算与实际结果的比较,见水时间的预测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技术在新海27块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玉忠  郑丽辉  曲军  宋洁 《钻采工艺》2006,29(5):13-14,34
随着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并在底水油藏、高角度裂缝性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海27块东一段是典型的稠油底水油藏,经过10多年的直井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在搞清油藏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共实施3口水平井,投产后效果很好,初期产能高,含水率低,大大提高了采油速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界产量的确定是利用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的关键。在分析水平井开采过程中底水锥进机理的基础上,将水平井三维渗流场近似分解为内、外两个渗流场。分别分析两个渗流场的流线分布,利用Dupuit公式得到外部渗流场临界产量计算公式;利用平面径向流原理,将水平段长度视为“油层厚度”,井眼与油层顶部距离视为“泄油半径”得到内部渗流场临界产量计算公式;结合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得出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新方法。据新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对比前人推导的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各向异性、水平段长度以及水平段距油层顶界的垂向距离与油层厚度之比对临界产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技术在临2块馆二段底水油藏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 ,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 ,在生产中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对底水油藏、垂直裂缝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临盘油田临 2块馆二段是典型底水油藏 ,直井开发 2 0多年后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开发调整效果较差 ,底水锥进严重 ,含水上升快。在充分研究该油藏开发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共设计了 8口水平井 ,投产后效果很好 ,初产高 ,含水低 ,大大提高了断块的采油速率 ,采收率也由 34.7%提高到 45 .4% ,平均每口井增加可采储量 3.5× 10 4 t ,相当于直井的 3倍多。图 1参 2 (熊敏摘 )  相似文献   

18.
1993年李传亮提出的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临界产量的计算公式中不含油井打开程度的参数,即没有考虑油井打开厚度的影响。但是实际油井通常不可能刚好射孔到隔板处,因此,此公式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即在油井临界产量中附加一个由于射孔井段底端和隔板之间距离产生的油井临界产量。通过实例证明,经改进后的油井临界产量更符合油藏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