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效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污染江水为试验水样,通过中试考察了石英砂滤池和GAC-石英砂滤池的运行效能,探讨生物滤池处理此类水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可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二者对浊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石英砂滤池对NH3-N、CODMn及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4%、19.6%及22.9%;GAC-石英砂滤池运行效果更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4.5%、39.6%和42.5%;稳定运行期间,二者对NO-2-N的去除率接近100%,但在运行周期及应对水质突变方面,GAC-石英砂滤池的性能明显优于石英砂滤池,因此,采用GAC-石英砂滤池可以更好地提高出水水质.本研究为给水厂普通滤池改造成生物滤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CAST工艺的运行原理及对不同水量和水质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惠阳污水厂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可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COD、BOD5、TP去除率分别达到86%、93%、85%.  相似文献   

3.
SBR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脱氮最佳运行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付永胜  朱杰 《水处理技术》2005,31(12):67-71
采用SBR工艺对肉类加工废水厌氧氨化出水进行后续脱氮处理,通过模拟试验确定了脱氮目标下其最佳运行模式、运行工况及运行参数,最终获得了进一步提高肉类加工废水脱氮效率的措施途径.本试验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9.7%,氨氮最终出水控制在2mg/L以下,COD平均去除率为84%,远远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3万t/a72%片状烧碱的试制及正常运行的情况.该工艺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产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升降膜法双效逆流蒸发生产50%离子膜法烧碱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装置特点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试验中,对停止运行1个月的A/O生物滤池进行快速启动,对其脱氮效果及反冲洗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滤池在水力负荷4 m/h下运行,回流比控制在1:1,好氧段曝气量均保持一级滤柱25 L/h.氨氮缺氧段需要12~13天,好氧段需要9~10天,总去除率可达90.5%.总氮去除率恢复缺氧段需要14~15天,好氧段需要9~10天,总去除率可达82.4%.反冲洗后3.5~4.5 h,系统运行即可恢复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建立分格式序批式活性污泥(SBR)中试装置处理冬季低水温(8~10℃)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空间推流和空间交替运行模式对COD、氮及磷的去除率影响.结果表明,曝气1.5 h各区增设好氧.缺氧空间交替运行效果最好,出水COD为35~60mg·L-1,去除率达75%~90%,出水磷质量浓度接近0mg·L-1,去除率高达95%,较仅有空间推流运行省电2/5.3种模式下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为20~30 mg·L-1,去除率为20%~45%.温度(15℃和25℃)对氨氮去除率影响试验表明,低温抑制了硝化菌,与延长曝气时间和交替的电子受体环境无关.  相似文献   

8.
煤气化试车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泽强  陈兆元  朱宁  许荣发  朱勇 《大氮肥》2007,30(6):430-433
中石化南化公司煤气化装置首次采用水煤浆8.5 MPa高压气化及1开1备的气化运行模式,于2006年1月11日投料成功,并在8.2 MPa、83%负荷下运行正常.该文对试车、生产情况做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6万t/a 50% NaOH降膜蒸发器的结构、蒸发工艺流程及运行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型MBR处理微污染景观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常温条件下,一种新型MBR对微污染景观水中浊度、色度、CODMn及氨氮的处理效果并研究其膜污染情况.采用间歇曝气,考察新型MBR的进出水中浊度、色度、CODMn及氨氮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一种新的膜污染表达方式.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浊度去除率达92%,色度去除率80%,CODMn去除率78%,NH3-N去除率75%.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A/O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实践表明,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单,出水可用做绿化、洗车及景观用水,社会、环境效益均较显著.CODCr去除率达78%,BOD5去除率达92%.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较理想的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12.
自主创新的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研发与运行情况.中试装置运行结果表明:该气化技术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优越,有效气成分89%~93%,碳转化率98%~99%,冷煤气效率约84%,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具备产业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t/a PVC旋流干燥装置设计思路、工艺流程以及开车运行情况,运行结果为:PVC产量345 t/d,蒸汽消耗≤0.5 t/(t.PVC),风机电能消耗29.2 kW.h/(t.PVC),产品含水质量分数0.26%,产品白度及黑黄点数符合国标。  相似文献   

14.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采用新开发的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工艺对该类废水进行了现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入水COD和总酚质量浓度分别为2 066.6、406.9 mg/L的条件下仍可以稳定运行,去除率分别为87.5%和88.6%,系统对总氨去除率为67.2%;一级好氧单元是酚类物质及COD的主要去除单元,对一元酚的去除率达99.5%,对多元酚去除率为85.3%,另外对氨氮也有35.9%的去除:缺氧单元对总酚和氨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二级好氧单元氨去除率为40.1%.表明该工艺在处理实际煤气废水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某精细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物化-混凝-厌氧氧化-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MBR生化处理工艺"处理精细化工废水的工程应用案例,对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设计处理水量为600 m~3/d,运行结果表明,综合污水COD_(Cr)、NH_3-N、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 8%、79. 2%、90. 6%。出水口各项指标均可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的运行数据与工艺技术指标.中试运行结果表明,有效气(CO H2)体积分数达89.0%~93.0%,碳转化率≥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发光底物检测法用于人纤维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Pg)纯化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纤溶酶原测定试剂盒对ACL7000血凝仪运行发色底物法的性能进行确认;并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进行验证;应用Softmax及Statistic软件分析定标血浆及Pg纯化样品检测结果的平行性;采用验证的方法检测Pg全层析工艺样品的效价及目标样品存贮稳定性。结果 ACL7000血凝仪运行发色底物法的性能稳定。定标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 128~1. 28 U/mL,稀释样品回收率在92%~103%之间,R~2≥0. 99;定标血浆的高、中、低值、检测下限及正常质控血浆(control plasma normal,CPN)效价回收率批内及批间分别在91%~108%和94%~107%之间,批内及批间CV分别在0. 5%~1. 9%和0. 3%~1. 4%之间;Pg纯化各段层析缓冲液所含特殊组分除1%Tween80+0. 3%磷酸三丁酯外对Pg效价检测无影响。纯化样品Pg效价检测曲线与定标血浆曲线平行。全层析工艺Pg半成品的比活性达8 U/mg以上,效价总回收率达50%以上;Pg亲和层析洗脱液在-30℃保存42 d、18~25℃及2~8℃保存7 d效价稳定,Pg半成品在-30℃保存68 d、18~25℃及2~8℃保存38 h效价稳定。结论纤溶酶原测定试剂盒(发色底物法)具有较好的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和选择性,ACL7000血凝仪运行该方法可用于Pg全层析工艺样品的效价检测,本实验为Pg纯化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活性炭作生物载体,采用快速排泥挂膜法启动试验,在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改变容积负荷、进口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空气流量,考察这四种因素对COD及NH3-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到第20天的时候COD及NH3-N去除率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并趋于稳定,表明系统启动成功.在后30天COD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NH3-N去除率保持在60%以上,这说明此工艺对COD及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新型纳滤膜回收含镍废水的工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型纳滤膜处理高浓度电镀工业含镍废水的应用研究.在操作压力2.2 MPa,进料流量1 800 L/h的条件下,纳滤过程可将镍封漂洗水浓缩至20 000 mg/L以上,平均膜通量大于40 L/(h·m2);Ni2+、有机添加剂及硼酸的平均截留率分别大于99%、90%和35%,微孔剂则被完全截留.60 d工业运行结果表明,浓缩液和透过液分别回用于光亮镍电镀槽及镍封漂洗槽,满足电镀生产要求;单批次操作后用清水循环5 min以及运行5 d后用2%柠檬酸溶液循环30 min,能够有效解决膜面污染问题,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0.
管式反渗透(CD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采用管式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实践表明,管式反渗透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单,出水可用于绿化、洗车及景观用水,社会、环境效益均较显著.其CODCr去除率达95%,BOD5去除率达97%,管式反渗透工艺是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较理想的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