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兴建的新一代产能160t/a碳纤维生产线,于2008年5月27日在吉林市举行投产剪彩仪式,吉林省政府、市政府、国家有关部委以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领导、专家应邀出席。兴建的这条生产线是我国依靠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产化产业化的先进生产线,在生产的高稳定性和高均匀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碳纤维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复神鹰有限公司产能1000t/a的碳纤维生产线,于2008年12月3日在连云港市正式投产。该生产线是我国科技人员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安装与调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行业垄断,掀开了我国高性能复合材料开发生产历史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经过两年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攻关,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的产业化在连云港市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1月中旬,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万吨碳纤维项目首期工程开建.并将在3-5年内建成万吨碳纤维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是我国首家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工艺、生产设备和产品达到百分之百的国产化.不仅打破了国际封锁。而且对推进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9,35(5):34-34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的协议日前正式签字。通过跨行业的通力协作,共同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并于2009年10月在大连完成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5.
祝文超 《炭素》2012,(4):19-19
日前,我国电力科学院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生产项目研发成功,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技术目前已通过型式试验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力科学院也成为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研发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吉研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新一代年产160 t碳纤维生产线项目,日前建成投产。吉研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自主研发建成全部自主产权的全国产化、产业化先进的  相似文献   

7.
淄博矿业集团历经6a攻关,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自主研发的煤炭热解提取煤沥青技术获得成功。这是该集团继从煤沥青中提取碳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后突破的第三大核心技术。碳纤维具备耐高温、耐磨、抗拉强度高、导电四大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等领域,素有“材料之王”的美誉。这项高精尖产品的生产技术此前完全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全靠进口。  相似文献   

8.
《炭素技术》2009,28(2)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炭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的协议日前正式签字。通过跨行业的通力协作,共同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炭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并于今年10月在大连完成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力科学院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生产项目近期研发成功,该项技术目前已通过型式试验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力科学院也成为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研发生产单位,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0.
郑宁来 《塑料》2014,(4):103
<正>目前,吉林市华研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建成我国首条能生产碳纤维片状薄模塑料生产线。碳纤维片状模塑料主要原料由碳纤维、合成树脂等材料组成,其中碳纤维约占60%。模塑料具有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其力学性能可与部分金属材料相媲美,广泛应用于运输车辆、建筑,电子电气等行业。华研碳纤维公司已经用碳纤维片状模塑料研发生产出多种性能优异的产品,他们生产的刹车片寿命是普通刹车片的2倍,市场潜力巨大。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碳纤维片状模塑料技术已获得2项国家专利,还有3项技术的专利申请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于12月底重磅揭晓,其中,中复神鹰"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投产"榜上有名。该工程为中国建材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于2021年9月在青海省西宁市投产。项目总投资50亿元,首次实现了单线年产3 000 t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设计和高端成套技术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首辆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新能源汽车日前在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公司工厂正式下线。该工厂创造了"3个中国第一":即第一个碳纤维纯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第一条电动汽车铝合金底盘机器人焊接线,以及第一条高温高压真空辅助碳纤维成型生产线。江苏奥新于2010年承担了江苏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轻量化纯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在专项资金助推下,企业攻克了碳纤维车身和铝合金底盘的成型技术,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控、  相似文献   

13.
沥青基碳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基碳纤维是碳纤维的一个重要品种,但我国在沥青基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较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介绍了我国沥青基碳纤维研发和产业化现状,就其中的关键工艺(纺丝沥青调制和熔融纺丝)进行了综合分析。通用级沥青基碳纤维在国内已有一定的科研和生产基础,近期可望完成自主技术工业化装备的建立和生产;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的研发虽然较为充分,但用于纺丝的中间相沥青的制备和连续长丝工艺的开发还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产业化,以摆脱美日的技术和产品的封锁。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8月4日,从位于呼和浩特鸿盛工业园区的内蒙古航天拓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悉,依托该公司自主技术建设的国内最大50 t/a F-12高强有机纤维(杂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生产线,圆满完成了一年的生产试运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此举标志着我国自主技术研发的高强  相似文献   

15.
盐湖提锂技术推进碳酸锂规模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镁锂比盐湖提锂技术,推进碳酸锂规模化生产取得成效。2008年,西部矿业的科研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台吉乃尔湖,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镁锂比盐湖提锂技术不断优化碳酸锂生产工艺,设计产能为3000t/a的碳酸锂项目实现达产运行。截止目前碳酸锂产品产量已超过1000t,产品纯度≥99.5%.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15日,辽宁科技大学与奥克集团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奥克集团将投资2亿元兴建新材料基地,建设数条生产线,把辽科大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线产品,生产辽科大化工学院省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胡知之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膜材料。该产品从原材料到工艺技术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我国航天航空设备、尖端光学设备、柔性印刷电路、光  相似文献   

17.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10):101-102
"我们的T1000碳纤维产品已经中试成功,从原丝到技术均为自主研发,而且包括稳定性在内的各项产品性能指标完全可以比肩日本东丽公司同类产品。"日前,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浩静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航科公司继2012年建成国内首条T800碳纤维生产线并实现稳定批量生产后取得的又一突破。王浩静告诉记者,T1000碳纤维中试生产线规模为50吨/年,中试产品已在第三方权威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  相似文献   

18.
由民营企业上海久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2亿元自主研发的年产3万吨级无凝胶自炭黑生产线,日前在上海金山区第二工业区投产,首批1000吨产品已于7月22日交付给新加坡客商SP能源公司,标志着由我国首创的无凝胶自炭黑新工艺已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全球领先,产品开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由河南省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煤矸石制取无机纤维项目的首条生产线设备在河南省鹤壁市调试成功。 据介绍,由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取无机纤维技术是鹤壁洁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煤矸石经过改性后制成超细无机纤维,可以替代植物纤维用于造纸,还可以生产保温材料等,在全国尚属首家。  相似文献   

20.
《玻璃》2010,(4):51-52
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线在巨野巨润建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日产超白浮法玻璃700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