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氯酚是一类毒性高并具有致癌性的污染物,由于其使用广泛,环境中残留的多氯酚类化合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日益得到重视,对环境中的多氯酚类化合物进行评估、分析和检测十分重要。综述了多氯酚化合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膜萃取、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等,并对常用的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气质联用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样品中农药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对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等前处理技术、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生物样品中农药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酚类环境雌激素是最为常见的环境雌激素之一,其对人类、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介绍了酚类环境雌激素的种类和毒性,详细讨论了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溶剂萃取、索氏提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加速溶剂萃取、膜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超声辅助萃取、离子液体萃取、浊点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并对酚类环境雌激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SPME联用GC/ECD测定饮水中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相微萃取(SPME)是国际上1990s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样品前处理技术。氯酚类化合物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其中2,4-二氯酚(DCP),2,4,6-三氯酚(TCP)和五氯酚(PCP)已被列为我国水体中优先控制物[3]和饮用水控制标准。国家现行饮用水检测标准方法中样品前处理采用固相萃取(SPE)法。本研究应用SPME联用GC/ECD检测饮水中3种氯酚,讨论实验条件对分析的影响,并和SPE法进行比较。表明SPME法在检测限、精密度、操作性等方面优于现行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5.
酚类环境雌激素是最为常见的环境雌激素之一,其对人类、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介绍了酚类环境雌激素的种类和毒性,详细讨论了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溶剂萃取、索氏提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加速溶剂萃取、膜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超声辅助萃取、离子液体萃取、浊点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并对酚类环境雌激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样品前处理的效果能够影响分析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固相萃取作为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定义、分类、用途、特点和应用,总结了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环境水样中酚类化合物.研究了5 种酚类化合物在C18柱上的色谱行为,优化固相萃取条件和HPLC分离及测定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待测物的线性范围为:1.0~10.0 μg/L (相关系数0.999 ),对较高浓度的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对低浓度的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5%,检出限为0.11~0.65 μg/L .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1%~97%,符合微量/痕量分析的要求.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对水样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样品前处理技术是分析化学的瓶颈,1987年提出固相微萃取(SPME)后样品前处理领域极大进步。近年出现的多种SPME涂层材料和制备技术,进一步拓宽了SPME在活体和现场分析中的应用。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相关模式,包括纤维固相微萃取、管内萃取和搅拌棒萃取等模式,并阐述了固相微萃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曾丹丹  陈宏  黄国方  廖建萌  罗林 《广东化工》2009,36(8):315-316,314
固相微萃取(SPM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溶剂、快速、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技术.SPME-联用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精细化工、生物材料、食品检测以及药物检测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文章系统地介绍了SPME的发展、原理、装置、影响因素、以及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样品前处理技术是分析化学的瓶颈,1987年提出固相微萃取(SPME)后样品前处理领域极大进步。近年出现的多种SPME涂层材料和制备技术,进一步拓宽了SPME在活体和现场分析中的应用。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相关模式,包括纤维固相微萃取、管内萃取和搅拌棒萃取等模式,并阐述了固相微萃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相萃取技术(SPE)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前处理方法,介绍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对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药品、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目前对固相萃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2.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强烈致癌物质--N-亚硝胺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饮用水氯化消毒之后会产生NDMA,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消毒副产物NDMA的形成机理,阐述了NDMA样品预处理技术,包括: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并详述了气相色谱、气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等分析方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柑橘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新型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以及其它如QuEChERS、双逆流色谱、二维气相色谱等前处理技术在柑橘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固相萃取及其新技术在柑橘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手段,在药典的基础上对复方草珊瑚含片中异嗪皮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改善,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预处理技术的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优化提取条件、固相萃取预处理方法、液相条件,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测定的复方草珊瑚含片中的异嗪皮啶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1%~101.1%,RSD值为1.5%,日内精密度0.9%,日间精密度1.0%。本方法分析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捷,避免了高毒性有机溶剂氯仿的使用,所用有机溶剂少,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5.
黄卫强  孙博 《广州化工》2012,40(14):28+31-28,31
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前处理技术,以及它们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核酸固相分离方法及其在病原PCR诊断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诊断具有快速、灵敏、高修改灵活性等优势,在传染病控制、农业病害防治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核酸分离作为分子诊断技术的关键步骤,影响着PCR诊断的整体效率、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是PCR诊断局限于实验室使用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核酸固相分离可以避免传统液...  相似文献   

17.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张蓉  岳永德  花日茂  汤锋 《农药》2005,44(9):388-390,421
综述近年来环境巾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测定前处理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及适用范围。该类除草剂的前处理以液液萃取(LLE)和固相萃取(SPE)为主,其他辅助方法有超临界萃取(SFE)、薄层析(TLC)、微波振荡萃取(MASE)及一些有明显介质特点和化学特异性的方法。测定方法有仪器测定、酶联免疫和生物测定,而仪器测定则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质联用(LC-MS)为主。  相似文献   

18.
邱茂琴  张勇 《广州化工》2012,40(13):19-21
环境样品中的砷、汞含量很低,并且组分复杂,因此环境样品前处理在分析检测中尤为重要。而纳米TiO2分离预富集在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中相对较少报道。作为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在环境样品的砷、汞检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述了几种常用的样品富集预处理技术:固相萃取富集、液液萃取富集、共沉淀富集、电化学富集;重点介绍了纳米TiO2分离预富集技术,并结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检测环境样品中砷、汞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纳米TiO2分离富集的预处理技术在环保以及其他分析领域的发展前景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