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高铁建设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以京沪高铁沿线23个站点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站点地区空间开发的一手资料,总结了高铁站点地区的基本空间特征,并与高铁站点地区相关规划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高铁的开通极大地带动了沿线站点地区的开发,在规划的引导下,各类高铁片区的开发在短期内已初具规模.但限于开发阶段不同,各个站点地区的开发进度差异较大,且出现了站点地区空间布局“空心化”与“偏心化”、城市形态的均质化以及空间开发时序不尽合理等情况.这些现象是所在城市规模、站点区位、功能定位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铁站点地区的开发既在结构层面体现出了与规划的一致性,又在其他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目前站点地区的规划也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开发时序的设置不完善等问题,研究建议在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与开发中,应对站点地区规划理性定位,对站点周边空间精细化开发.同时应对已开发的粗放空间逐步消化并适度紧缩,并以空间开发价值为依据,合理划定空间开发分区和开发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2.
空间演化规律是探究高铁站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京沪高铁线24个站区为例,以2008年~2018年期间站区范围内的土地开发量、开发功能和设站城市相关数据为研究依据,探究其半径3km圈层范围内的土地开发特征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部分城市建成区扩张较快,站点选址对站点周边发展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站点周边开发的空间演变特征可分为由内向外、由外向内和内外均衡三类,城市能级和站点区位越好,则核心圈层的商业、商务功能越优先开发,逐渐带动外圈层发展。驱动因素受到站点区位和资源禀赋的影响,可分为大型公共设施带动型、房地产带动型和产业带动型三类。最后,提出了站点选址、功能分布、开发时序和驱动方式等方面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高铁站点的空间换乘便捷度与站点规划布局之间的关系,在空间换乘便捷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站点规划布局中的关键要素与空间换乘便捷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站点的空间布局模式与站点空间换乘便捷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采用集中式布局模式的站点其换乘便捷度较高;而站点区位、站房规模与站点空间换乘便捷度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这是对以往和当前高铁站点一味强调门户、气势,站点规划设计追求大规模、大框架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高铁站区是实现城市多中心的重要工具 以京沪、京广高铁沿线35个规划定位为城市(副)中心的高铁站区为案例,对其核心区用地开发特征和城市中心职能实现程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大部分高铁站核心区尚处于公共投资主导期,用地开发进展大大低于规划预期;不同等级高铁站核心区均以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开发为主,但只有少数站区的城市中心职能逐渐显现.上海虹桥、郑州东、济南西等省级站区以商业商务职能为主,沧州西、徐州东、枣庄等市级站区以文体中心和商业商务职能并重为特征;高铁站核心区用地开发进度和城市中心职能实现程度受多元因素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显著开发站区的车站等级高、与城市建成区距离近、设站城市经济实力强,同时多采用了AOD、IOD、SOD开发模式.据此,提出了动态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项目驱动,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等站区规划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密度城市高铁站周边建成区域的研究已成为未来我国高铁站选址规划和站点周边发展亟待探讨的方向。文章以全国运营规模排名前25位的高铁站设站城市与站点周边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城市重心偏移模型和站点周边建设斑块生长模型。其次,定量解析2004—2019年城市发展的时空演变,并判定与高铁站建设的相关性。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分类探讨高铁站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高铁站的选址规划和周边建设提供类型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剖析我国高铁站旅客进出站交通换乘过程中时空损耗主要环节,对沪汉蓉铁路10个典型站点交通换乘便捷度及影响要素开展定量评估。研究发现,高铁站点交通换乘便捷度受衔接交通场站空间组织模式的影响,高铁站进出站口和各交通场站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影响换乘便捷度的关键要素;而公共交通、出租车场站设置不合理,是高铁站交通换乘时空损耗的重要环节;立体交通、购取票点、进站安检等设施改善,有助于降低换乘时间损耗。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高铁建设的现实进程中,城乡边缘带高铁站被视为新的区域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跨尺度、多要素的复杂影响。大连高铁站地区的案例研究发现:①站点周边建成环境,虽然迎来高铁触媒效应下的历史性变迁,但也导致了地方空间异化;②地方居民日常生活,既形成传统与现代混合的社区生活氛围,也遭遇外部环境压力下的心理不适与生活困境;③区域社会经济网络,更面临外来流动资源与地方经济活动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总之,高铁站建设激化了周边地区发展进程的潜能与矛盾,也使城乡边缘带可持续发展面临更艰巨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快速建设,高铁新城成为城市空间发展新的增长点。高铁新城开发的重要性既体现在其作为区域交通设施本身上,还体现在对城市功能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推动上。以研究高铁枢纽站周边地区空间组织和空间布局模型为切入点,探讨高铁地区综合开发规划模式,同时以西安市高铁南站地区空间开发为实例研究,对我国高铁新城开发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下,以京沪高铁沿线22个城市的站点及其周边地区为样本,探索高铁站点设置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首先从理论出发分析区域性交通设施对于周边城镇发展的作用,明确研究思路与框架,建立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基于理论假设,研究的实证部分运用2006—2012年京沪高铁设站城市和站点周边相关数据,开展聚类分析,建构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明确影响站点周边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基于对22个样本的实地踏勘和规划资料收集,分析站点选址、周边地区发展在规模、土地使用性质、与其他交通设施衔接等方面的规划、实施现状和问题。研究通过深入理解高铁站点对其周边地区发展的影响,辨析规划和实施的问题,提出区域交通设施周边地区规划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力求推进站点周边地区集约、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铁站综合体,是基于我国高速铁路体系的发展,由传统铁路客站逐渐转变为采用更高设计标准、满足更多使用需求的新型交通建筑。面对日益复合化的建筑功能需求,如何有序、高效地组织这些不同的建筑功能,成为高铁站综合体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文章总结了我国既有的高铁站综合体的类型,并通过研究其与城市功能的关系,提出了"城站结合型综合体"与"站场主导型综合体"这一新的分类思路。基于这两类高铁站综合体,对其功能布局方式和组织模式进行更为细致的论述,对比不同建筑功能组织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各自的适应性,旨在为我国高铁站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方面提供有效建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铁余票抓取模型、OD模型及高铁总体影响效应评估模型,从客运出行、产业发展和区域格局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地区(沪宁高铁、沪杭高铁、沪宁城际)和武广沿线地区(武广高铁)的高铁效应予以实证,指出高铁效应与所处区域发展阶段、城市能级以及站点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索超  张浩 《城市规划》2015,39(7):43-4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加快,各地争先在铁路站点周边布局商务功能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然而其实际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由于数据的限制,目前对多个站点的系统性比较研究较少,难以深入了解造成这种发展差异的具体因素。本文采用百度地图POI数据,对沪宁沿线28个高铁站点周边商务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描述和空间分析,指出站点周边商务空间受站点自身客流规模结构及站点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影响,并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并非完全遵循土地价值理论的圈层模式。基于此将站点划分为紧邻核心、轴状串联、组团之间、飞地外延四大类,剖析站点周边商务发展影响要素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彧 《城市规划》2011,35(10):59-66
基于我国城市住区开发的现实条件,探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规模及房地产开发成本双重作用下,城市住区土地开发规模的大小,同时结合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土地面积的数据分析,指出城市住区土地开发具有分散度大、开发面积小的特征,因此,未来我国应加强小规模、开放住区规划理论的建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亚运场馆建设及大型赛事的举办为场馆所在地区建设带来机遇,对场馆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催化和推动作用。以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地区城市规划和开发为例,通过借鉴国内外类似地区发展的经验,探讨综合体育中心周边地区"场馆-区域"发展模式指导下的功能定位、公共设施导向的功能组织和空间布局、公共交通导向的综合交通及生态导向的城市景观生态营造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西方高铁对城市影响的内在机制比较研究,揭示了我国高铁发展受制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城镇化阶段、土地财政、短期政绩观和"条块分割"的部门关系等方面影响,在站点选址、周边开发建设等方面难以复制西方模式。"高铁时代"的城市规划应对需科学制定高铁站点周边产业发展规划,理性处理高铁站点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控制站点周边土地开发速度,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以提升整体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生态廊道在城市格局中发挥着积极的综合效益。但是作为非建设用地,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一直缺乏明确的编制导则和管理条例。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其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加剧了生态廊道的环境承载和控制压力,理论上的绝对保护与现实中的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积极保护城市生态廊道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加以科学合理的适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规划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为大型城市事件,世博会的选址对于城市空间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历届世博会在城市中的选址位置、与自然景观要素的关系以及多次举办世博会城市的选址变迁,总结世博会选址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燕菁 《城市规划》2001,(11):11-18
试图重新思考长期以来形成的由政府将风景名胜区事业作为“公益事业”运作的模式。讨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非行政手段经营风景名胜区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风景资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保障性住房适建性评价及其空间区位选择——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旭 《城市规划》2012,(9):70-76
通过对研究现状述评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的分析,发现不恰当的居住空间区位分布直接导致了保障性住房效用发挥的低下。区位选择的本质也即适建性评价。结合民意调查,发现保障性住房有3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技巧性的评价路径设计,论文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的度量分析,并基于"好区位的认定标准"与"三因素综合原则",提出了多因子叠加的保障性住房适建性评价方法。最后在评定结果基础上,指出了杭州保障性住房区位选择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铁路客站的商业开发已是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对多个建成铁路客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现场调研,结合铁路商业项目的需求,根据铁路的管理特点,提出若干铁路客站设计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