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扎染工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布技艺,刺子绣是日本传统手缝技艺,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工艺特点与美学特征,指出将扎染与刺子绣相结合,可为两者在现代审美下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晓萌  顾颜婷 《家具》2020,(2):53-56
本研究基于对日本刺子绣的起源与发展的分析,从图案特色、色彩特征、技艺特征三方面总结了刺子绣的艺术特征,并结合极具民族特色的日本刺子绣作品案例,解读了日本刺子绣图案艺术带来的深刻寓意。进而,从多种特色工艺技术融合创新设计、图案色彩技艺特征的设计运用、艺术文化价值内涵的综合体现三方面,提出日本传统刺子绣应用于家居装饰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刺子绣,即用白线在靛染蓝布上刺绣重复的简单几何图案。本文主要以日本刺子绣的研究现状为本体对象,搜集并查找资料,通过对现有日本刺子绣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分析,总结刺子绣的相关知识,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刺子绣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为下一步的创新研究提高借鉴和参考,同时希望引起更多人对传统手工技艺日本刺子绣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张晓萌  顾颜婷 《家具》2022,(2):88-92
对日本刺子绣三大流派庄内(Shounai Sashiko)、津轻(Tsugaru Koginzashi)和南部菱(Nambu Hishizashi)的典型底色和绣线样本进行色彩物理量参数的定量测量与分析,深入探究不同流派中日本刺子绣作品的色彩搭配特点,以期能更好地将刺子绣及其色彩搭配运用到家居及软装设计中。结果表明,色相上,庄内刺子绣和津轻刺子绣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常选择冷色的布料和暖色的绣线,而南部菱刺子绣无论在布料还是绣线上都偏向使用暖色;在纯度上,津轻刺子绣存在使用高纯度色彩布料的情况,庄内刺子绣有时也会使用高纯度的绣线;在明度上,庄内刺子绣的布料选择低明度为大多数,津轻刺子绣使用布料时各种明度区分的均有不少的占比,南部菱刺子绣布料则是低明度和高明度使用频率占比相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崇非物质文化遗产,蓝染与刺子绣作为传统手工艺受到许多人关注,呈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简单阐述两种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溯源,分析国内外相关工艺产品,研究两种元素相关服饰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状况。通过对资料的整合以及学习,思考与讨论两种传统手工艺如何与现代男装相结合,从元素提取、系列设计、工艺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设计表达的叙述。将蓝染与刺子绣融入现代设计中,使服装更具特色、品牌更具内涵,肯定了传统手工艺的重要地位以及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6.
从贴布绣艺术的概念出发,分析贴布绣艺术的工艺及艺术特征,系统阐述了贴布绣艺术在针织毛衫设计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传统贴布绣的图案、色彩、材质、工艺4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比较,探索出贴布绣艺术在针织毛衫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方法,同时也体现出贴布绣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及艺术表现力。与针织毛衫设计相结合,有效提升毛衫的审美价值,并为现代针织毛衫设计拓展出新的发展方向,研究结论为针织毛衫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汴绣发源于北宋时期的宋绣,并且作为河南地区代表性刺绣,在我国刺绣工艺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汴绣屏风这种家具结合了汴绣吉祥美好的寓意与屏风的特殊作用,从家具方面推动汴绣产业的多方面发展。通过分析汴绣屏风的历史特征、制作工艺、纹样题材并通过当今汴绣屏风的创新案例,探究汴绣屏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贴布绣艺术的研究,分析贴布绣艺术的表现方法,从图案、色彩、材料、工艺、设计方面阐述贴布绣工艺在针织毛衫上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法、调研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土族盘绣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探索盘绣在高级成衣中的应用和创新设计。对盘绣在高级成衣中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工艺、布局进行研究,旨在使盘绣与现代审美和流行时尚相融合,为其注入时代活力,推进盘绣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贴布绣产品特点和印花工艺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仿贴布绣效果的特种印花工艺的技术方案.针对贴布绣产品外观效果的模仿,首先采用涂料和遮盖浆混合实现了仿贴布浆的设计和工艺优化;然后以发泡印花为基础,采用发泡浆作为仿绣工艺的色浆,提出仿绣浆的工艺优化方案;最后,根据特种印花工艺的技术特点,提出仿贴布绣印花过程的参数优化方案,包括温度、时间等参数.此外,通过工艺实践和产品开发证明了研究提出的仿贴布绣效果印花工艺的应用价值,为中国传统纺织艺术的创新设计提供技术借鉴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非遗技艺传承下的织绣艺术在当今生活中的运用前景,通过对"绣中绣"非遗织绣艺术解读探讨其在家居装饰用品、服饰箱包和家居生活用品中以及婚嫁文化中的运用,并通过对其作品的详细解读阐述"绣中绣"在生活中的运用方式及价值,从而发现"绣中绣"非遗织绣艺术将工艺匠心融入生活,未来可以带来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发展空间.传统织绣面料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粤绣中的珠绣工艺应用于休闲服装设计中,并从休闲服装款式、针法构图、色彩运用、工艺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探讨了粤绣艺术在休闲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特征,以期让人们通过休闲服饰更加深入了解粤绣艺术,打破粤绣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迹的现状,达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杨蓓  钟玮  张婉玉 《丝绸》2020,57(3):118-125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凉山彝绣的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彝绣图形的设计创新及在服装中的应用,探索与现代服饰设计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通过彝绣的图案结构、纹样题材与构图格局等方面元素挖掘,对彝绣的符号构成进行梳理,建立解读模型与设计流程,经设计论证凉山彝绣自身具备符号象征的特性和设计产物的本质。研究表明,彝绣符号"能指与所指"架构具备成为彝绣设计创新的理论支持及服饰产品设计应用的条件,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方法可以为凉山彝绣的资源开发及设计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国际设计中出现的中国元素上的水墨画、刺绣、盘扣等运用越来越多,同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传统手工艺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割绒纳绣就是一门传统手工艺。改变割绒纳绣在传统鞋垫上的应用,使其应用面扩大。本文从割绒纳绣的概述入手,分析割绒纳绣的制作工艺、与传统刺绣的异同点,将割绒纳绣与传统服饰品香囊进行创新的结合,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洪飞 《江苏纺织》2021,(5):53-5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目不暇接的新式服装产生了审美疲劳,开始出现返璞归真的心理.夏布绣堪称纺织品界的"活化石",文章就夏布面料展开叙述,分析了夏布绣的艺术特色,通过研究不同工艺下夏布绣的审美价值,为新时代女性服饰发展中夏布绣的创新实践寻找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贵州各民族中钉线绣工艺更广泛的运用到刺绣作品中,对比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水族马尾绣、舟溪苗族蚕锦绣、革一苗族梗边打籽绣、织金苗族绞线绣以及黔东南侗族盘筋绣,研究5种刺绣在钉线绣综线内芯材质、综线丝线的色彩、使用位置、刺绣中所结合使用的其他刺绣工艺以及在服饰中装饰的位置方面的特色,从图案审美角度鉴赏5种刺绣所形成的刺绣图案,分析不同刺绣在综线质感、造型风格、色彩3个方面的表现,总结出不同民族不同刺绣中独特的审美偏好,为研究刺绣艺术以及以刺绣艺术现代设计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珠绣的艺术体现方式及其特色,分析了珠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结合当代珠绣的材质、工艺、图案等因素,分析了珠绣在婚纱礼服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并将其运用在婚纱礼服设计中,制作系列婚纱礼服作品,探讨珠绣在婚纱礼服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珠绣工艺为基础,以《山海经》中的神怪异兽形象为图案来源,将其形象以立体图案设计手法与服装款式结构进行结合设计,并运用手工珠绣工艺在纺织品上用珍珠、亮片、宝石珠子等不同材料,设计制作出精美的立体图案.以高定礼服的定位结合经典时尚的款式造型,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美感的高定礼服.通过研究珠绣工艺在图案上绣工手法的变化,精选出适合珍珠、亮片、宝石珠子等材料的立体绣制技法,创设出珠绣高定礼服专属的设计美感.  相似文献   

19.
仝瑶  万宗瑜  余翔 《西部皮革》2022,(17):134-136
蜀绣,又称川绣,是巴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对蜀绣技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了解其制作工艺。通过剖析经典蜀绣的题材选取、图案寓意、构成形式、色彩表现,归纳了蜀绣纹样的类别、寓意、结构、色彩和文化特征,阐述了蜀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现状,并从创新模式、创新手法、创新布局、创新色彩等方面探讨了蜀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百鸟衣是贵州苗族一个支系的盛装,非常精美,但外界对其了解甚少。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百鸟衣由二十余块绣片组成,绣片与绣片之间通过装饰绣条连接。装饰绣条是一个极具特色的部件,在百鸟衣服饰中起着连接、固定和装饰的作用,其样式丰富,宽窄不一。通过对五十余件百鸟衣服饰进行拍摄、记录与整理,分析得出了装饰绣条由实心三角形贴布绣、镂空贴布绣、平绣和叠布绣四种刺绣工艺按不同的组合方式绣制,其中,叠布绣在不同工艺之间又起到固定和连接的作用。对百鸟衣装饰绣条样式和工艺的研究,有利于苗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