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研究了氢气热处理对FeCo-2V软磁合金磁性能和相结构的影响以及合金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磁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经氢气热处理后,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增大至近200μm,α相含量增多,磁畴平均厚度增加了一倍左右,达到2μm;经开路和闭路磁性能测试,合金各项软磁性能均大幅提高;合金在-70~180℃的温度环境下,其Ms仅下降1%,而初始磁导率则有大幅提高,此外合金在极端温度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GQ—121A精密控温仪在1J79磁生温度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通过试验,摸索出1J79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获得了磁性温度稳定性较好的1J79合金。  相似文献   

3.
采用真空、氢气保护和氢气磁场工艺对高强度Fe-Co合金进行热处理,并对其热处理后磁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磁场热处理工艺下,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磁场强度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热处理降温速率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在较低温度下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磁性能,尤其是对低磁场下磁感应强度的提升十分有效,在760℃保温2.0 h,充磁200 A,降温速率为300~450℃/h时,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饱和磁感应强度Bs大于2.25 T,矫顽力Hc低于150 A/m,抗拉强度σb超过1000 MPa。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4种FeSiB非晶合金带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非晶合金带材的损耗和工作磁感应强度Bm与最佳热处理温度有关,最佳热处理温度越高.其工作磁感应强度Bm也越高.当Bm接近Bs时,激磁功率会激增.经最佳热处理温度处理后,铁含量较低的非品合金的软磁性能要优于铁含量较高的非晶合金以及传统的铁...  相似文献   

5.
在900℃对Fe-50%Ni(1 J50)合金进行50%热剧烈变形处理,并对变形前后的1J50材料进行适当氢气保护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软磁测量系统对不同处理方式软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50%Ni合金软磁性能比较低,经50%热剧烈变形的合金磁滞回线圆润,磁性能有所下降,但经氢气保护热处理后可获得粗大的等轴状晶粒,磁滞回线变得特别修长,软磁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提高高磁导率IJ79软磁合金的磁性温度稳定性,研究了Mo含量以及冷变形率、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合金磁性温度稳定性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合适的合金成份和加工工艺获得了较好的磁性温度稳定性,满足了航空航天飞行器电气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7.
胡胜庆  郑贤翘 《铸锻热》1995,(4):21-23,10
本文为提高高磁导率1J79软磁合金的磁性温度稳定性,研究了Mo含量以及冷变形率、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合金磁性温度稳定性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合适的合金成份和加工工艺获得了较好的磁性温度稳定性,满足了航空航天飞行器电气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晶晶化法制备SmCo_5纳米晶永磁体,研究热处理过程中有无磁场以及磁场热处理过程中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SmCo_5纳米晶永磁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500℃磁场热处理样品的磁性能明显优于不加磁场热处理样品的磁性能,矫顽力提高了46.24kA/m,剩磁提高了170.18×10~(3 )A/m。当磁场热温度为700℃时,磁体矫顽力达到1334.8kA/m,剩磁达到最大值607.45×10~(3 )A/m。此外,在相同热处理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也能够提高SmCo_5磁体的结晶度,进而改善磁体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Nd2Fe23B3合金材料,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速度为25m/s时所制备的Nd-Fe-B非晶态物质,在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磁性能无明显提高;当温度达650℃、保温10min时,Nd2Fe23B3合金磁性达到最佳,但随热处理时间及温度的增加,材料磁综合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部分晶化法是一种具有实用前景的Fe78Si9B13非晶合金热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保护气氛及冷却速度对Fe78Si9B13非晶合金磁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获得具有一定恒导磁性能Fe78Si9B13非晶合金磁芯的方法。随热处理温度的上升,Fe78Si9B13非晶磁芯0A下的电感量单调下降,1A下的电感量先上升后下降。在一定保温温度和保护气氛下,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Fe78Si9B13非晶磁芯0A下电感量单调减小,1A下电感量单调增加。较低的保温温度有利于在较宽保护气氛下获得所需磁性能的磁芯,过高真空度不利于获得所需的磁芯性能。不同冷却速度对Fe78Si9B13非晶磁芯电感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Nd2Fe23B3合金材料,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速度为25m/s时所制备的Nd—Fe—B非晶态物质,在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磁性能无明显提高;当温度达650℃、保温10min时,Nd2Fe23B3合金磁性达到最佳,但随热处理时间及温度的增加,材料磁综合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和不同冷变形量对定膨胀合金4J32C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冷变形量不会明显改变合金的线膨胀系数。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线膨胀系数逐渐降低,在850 ℃时达到最低值,随后继续升高固溶温度,线膨胀系数略有增大。延长稳定化处理时间或提高稳定化处理温度,可适当增加合金的线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3.
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多元Fe基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和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Fe-(Nb)-Al-Ge-P-C-B非晶合金及其热稳定性和磁性,结果表明,少量Nb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热稳定性和玻璃形成能力,最大过冷液相区可达65.7K,非晶合金具有好的软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较高,饱和磁致伸缩系数较低,在接近晶化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频顽力,改善软磁性能,晶化导致软磁性显著下降,Fe基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高低与其软磁性有一致性,即高热稳定性的非晶合金具有更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J50软磁合金真空退火工艺对其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真空度更有利于提升1J50软磁合金磁性能,采用真空度(3~7)×10-3 Pa、150 ℃/h降至600℃后充气快冷的真空退火工艺可以得到较好的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厚度为0.8 mm的片状Fe68Nd5Zr2Y4B21大块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Fe68Nd5Zr2Y4B21大块非晶合金在铸态和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磁性能.结果表明,Fe68Nd5Zr2Y4B21大块非晶合金在铸态下为软磁性.合金晶化退火后,磁性能转变为硬磁性,得到了块状的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合金硬磁性的产生是由于合金晶化后产生了Nd2Fe14B硬磁性相和α-Fe,Fe3B软磁性相,软、硬磁相间产生了较强的交换耦合作用而造成的.这一方法为制备块体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0钢进行不同的磁性热处理,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对10钢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及冷却速度越慢,其磁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1J30热磁合金的磁温度补偿特性,分析了不同微量合金元素对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磁感应强度(Bm)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Mn元素的掺杂降低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增加Cr含量可以增加ΔBm/ΔT绝对值,但是Mn元素则会使其降低。通过添加Mn和Cr元素得到的新的磁温度补偿合金,具有宽温补偿(-65~80℃),且线性好,并有一定梯度的热磁补偿合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飞机性能提高,航空发电机作为飞机电力核心设备,其转速不断提高,要求制作转子零件的高饱和磁感应强度Fe-Co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并保持足够的磁性能。本文介绍了高强度Fe-Co合金的研制进展情况,研究了高强度FeCo、改良型1J22和低矫顽力FeCo合金的制备工艺和热处理技术,比较了几种Fe-Co合金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对比了真空热处理和氢气热处理的磁性。其中,采用氢气处理的高强度Fe-Co合金的抗拉强度σb=1190MPa,屈服强度乱2—610MPa,延伸率δ5=15.0%,饱和磁感应强度Bs=2.231T,矫顽力Hc=134.2A/m,在磁性能和1J22合金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力学性能提高将近一倍,已经达到了某型先进飞机主发电机转子的设计技术指标要求,最后对电磁场热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Nd9.5Fe76Zr3Co5B6.5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快淬速度(8~65 m/s)对合金的磁性能、交换耦合作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速度对合金退火后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具有显著地影响,适当的快淬速度将使合金退火后的晶粒细化、分布均匀,提高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进而提高合金的磁性能。当淬速为15 m/s时,合金退火后具有最佳的综合磁性能:Br=0.976 T,Hcj=711.57 kA/m,(BH)max=150.61 kJ/m3。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弧熔炼、熔体快淬及后续热处理,制备出了具有大磁熵变和磁滞损耗小的LaFe_(11.85)Si_(1.15)合金薄带。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薄带物相组成、微观结构演变、磁熵变、居里温度及巡游电子变磁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退火时间对合金的1:13相含量和磁热效应影响显著,其中退火10 h所制薄带的1:13相含量最高,磁熵变最大,其在0~5 T磁场变化下,磁熵变(ΔS)和制冷能力(Rc)分别可达20.54 J×kg~(-1)×K-1和417.21 J×kg~(-1),且具有明显的磁场诱导巡游电子变磁转变现象。而退火时间较短则不利于1:13相的形成,退火时间过长会引起1:13相的分解和α-Fe相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