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改性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高温蒸煮改性、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进行研究,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结果显示,在优化的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的反应条件下,即固液比为1:20 g/mL、酶解温度为45℃、酶底比为0.3%、酶解时间为4 h、pH值为5.0时,改性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31.89%,明显高于单独采用高温蒸煮法(130℃、60 min)改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10.85%)。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玉米皮渣为原料,经处理后获得不溶性膳食纤维,采用生物酶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主要研究双酶酶解工艺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玉米皮渣可显著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佳的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 mg/g底物、木聚糖酶添加40 mg/g底物、料液比1:12(g/mL)、酶...  相似文献   

3.
以猕猴桃皮膳食纤维(kiwifruit peel dietary fiber,KPDF)的持水力及持油力为指标,考察胶体磨齿间距、液料比和粉碎时间对持水力及持油力的影响,然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优化粉碎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改性工艺条件为胶体磨齿间距13μm,液料比90∶1(mL/g),粉碎时间7.5 min。在该条件下粉碎后,KPDF的平均粒径(D_(50))为58μm,比改性前降低了94.42%;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12.47,5.45g/g,比改性前提高了136.09%,63.34%;膨胀力、溶解度、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达11.56mL/g,15.70%,23.10mmol/g,比改性前提高了157.26%,80.46%,31.62%。研究结果说明胶体磨粉碎改性作用明显,所得改性KPDF具有优良的功能和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膳食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改性后理化性质具有明显优越性,能更好发挥其生理功能。该文综述化学处理法、机械降解处理法、微生物发酵与酶法和混合处理法在膳食纤维改性中应用进展,阐明改性膳食纤维发展前景,旨在为今后膳食纤维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薛山 《食品与机械》2016,32(8):151-155,201
用酶法提取榨汁后剩余柑橘皮渣中的非水溶性抗氧化膳食纤维(IADF),并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为抗氧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33.58:1(mL/g),蛋白酶用量0.21 mL/g·皮渣,淀粉酶作用温度67℃,糖化酶作用温度64℃条件下,所提取的IADF抗氧化效果最显著,为3.520 mmol Trolox/100g IADF。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皮为原料,采用猴头菌固态发酵的方式生物改性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研究猴头菌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接种量8%、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7 d,该条件下实测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8.39±0.14)g/100 g。通过研究发酵前后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吸附特性发现,发酵后玉米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亚硝酸盐吸附能力、胆固醇吸附能力和胆酸盐吸附能力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侯传伟  魏书信  王安建 《食品科学》2009,30(22):119-121
以玉米皮超声提取天然水溶性膳食纤维后的副产物——不溶性玉米皮渣为试材,应用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合酶解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组合研究确立一套由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改性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40mg/g 底物、木聚糖酶添加量40mg/g 底物、料液比1:14(g/ml)、酶解时间90min,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5.96%。  相似文献   

8.
柑橘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柠檬酸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柠檬酸提取柑橘皮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柠檬酸质量分数3.38%、料液比1∶24、振荡时间69min、加热温度72℃,在此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1.10%±0.16%,与模型高度拟合,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9.
以菜籽皮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料液比、氢氧化钠浓度、温度和时间对碱法提取菜籽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7(g/mL)、氢氧化钠浓度为2.0mol/L、温度为50℃、时间为45min时,菜籽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65.92%。   相似文献   

10.
菜籽皮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菜籽皮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料液比、氢氧化钠浓度、温度和时间对碱法提取菜籽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7(g/mL)、氢氧化钠浓度为2.0mol/L、温度为50℃、时间为45min时,菜籽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65.92%。  相似文献   

11.
采用挤压蒸煮加工方法对脱脂米糠进行改性,研究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对米糠可溶膳食纤维(SDF)增加和膳食纤维结构性质的影响。以SDF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米糠最适挤压条件为:水分含量为35%、挤压温度为160 ℃、螺杆转速为250 r/min。经过挤压蒸煮加工后,米糠SDF含量从4.34%增至14.34%。米糠SDF的微观结构膨胀疏松,持水力、膨胀力显著增加,而持油力显著降低,红外光谱并未产生新的吸收峰,峰位置整体向长波数方向移动,吸收强度降低,结晶衍射峰的位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相对结晶度有所降低;米糠不溶膳食纤维(IDF)的微观结构被破坏,膨胀力显著提高,持油力显著降低,持水力无明显变化。红外光谱性质和结晶性质结果均表明挤压蒸煮加工后脱脂米糠IDF中仍存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其结构受到破坏,相对结晶度降低。挤压蒸煮加工能改变脱脂米糠膳食纤维的结构性质,为膳食纤维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3种竹笋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笋纤维具有良好的天然生理活性,利用笋蔸制备活性食用纤维添加剂,变废为宝,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以笋蔸为原料,研究了简便处理、酸碱处理、发酵处理3种竹笋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并对产品生理活性、感官品质、得率与纯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发酵处理法为最好,该法处理后过120目筛的竹笋膳食纤维,得率为51.23%;纯度为92.62%;持水力为8.40 g/g;溶胀性为7.60 mL/g;同时感官品质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提取猪肉盐溶性蛋白,添加不同比例(0%、1%、2%、3%、4%(猪肉盐溶性蛋白为100 g添加竹笋膳食纤维))的竹笋膳食纤维,应用质构仪、流变仪、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测定分析竹笋膳食纤维-猪肉盐溶性蛋白形成的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动态流变学特性、保水性、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研究竹笋膳食纤维对凝胶体系的凝胶特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竹笋膳食纤维显著增强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P<0.05),当添加量为3%时,凝胶强度最高;随着竹笋膳食纤维添加量增加,猪肉盐溶性蛋白体系的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明显增加,凝胶体系的蒸煮损失和离心损失显著降低(P<0.05);低场核磁显示竹笋膳食纤维的添加显著提高了不易流动水的相对百分比并且降低了其弛豫时间T2(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竹笋膳食纤维增加了凝胶体系的三维网络结构致密度和均一度。结果显示竹笋膳食纤维能够明显改善猪肉盐溶性蛋白的凝胶功能特性,在肉制品加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汪楠  黄山  张月  郑炯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2):353-357
改性技术对竹笋膳食纤维(Bamboo shoot dietary fiber,BSDF)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是BSDF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本文概述了BSDF的理化性质,总结了生物酶、发酵、挤压、超微粉碎、超声波、微波、高速剪切、微胶囊化、高温蒸煮及动态高压微射流等技术对BSDF的影响,分析了BSDF开发利用不足和目前BSDF加工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对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和理论高效制备BSDF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BSDF产品的开发利用及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竹笋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功能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采用发酵法、酶法和酸碱法制备的竹笋膳食纤维在化学组成、功能特性和结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酶法和发酵法制备的竹笋膳食纤维中蛋白质和SDF的含量显著高于酸碱法,而IDF和TDF的含量显著低于酸碱法;3种方法制备的竹笋膳食纤维在持水力和持油力方面呈显著性差异,而在溶胀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方面差异不显著;原子力显微观察发现3种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表面均呈波状起伏的山峰状结构,波峰和波谷间有不同的高度差,其中以酸碱法处理的突起最明显,酶法处理次之,乳酸发酵法处理的表面相对平整,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最差。红外光谱显示,3种方法制备的竹笋膳食纤维的物质组成和化学键类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超高压处理对轻度加工茭白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了超高压处理对微加工茭白货架期保鲜效果的影响,在25℃、600 MPa下处理10 min,贮藏至第7天,对照组和超高压处理组茭白的失重率分别达到10.9%、7.2%,呼吸强度分别为56.63、64.24 CO2mg/(kg.h),细胞膜透性分别为53.3%、45.5%,VC含量下降了56.3%、48.2%,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49%、1.37%,L值分别下降至70.35、62.45,a值分别上升至-0.54、-0.38,b值分别上升至16.7、15.5。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红树莓果渣化学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最佳工艺,本实验分别使用酸法和碱法两种化学方法提取红树莓果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浓度(盐酸或氢氧化钠)和液料比4个影响因素对红树莓果渣SDF得率的影响,分别测定酸法和碱法SDF提取物的纯度,初步判断较优的化学提取方法,进而采用Box-Behnken 4因素3水平响应面组合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碱法和酸法工艺条件下的平均得率分别是21.45%±2.3%和3.39%±0.68%,平均纯度分别为73.84%和76.17%,碱法SDF提取效果明显优于酸法;响应面法得到的碱法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62 min,氢氧化钠浓度8.13 g/L,液料比25: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SDF平均得率高达24.03%±1.01%。因此,酸法和碱法均可用于红树莓果渣SDF的提取,但碱法提取效果明显优于酸法;通过响应面法获得的最佳碱法提取工艺可为红树莓果渣SDF的提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压蒸煮对苹果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发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干粉为原料提取膳食纤维,采用高压蒸煮方法处理,观察苹果膳食纤维组成及理化性质(持水力、结合水力、膨胀性)变化情况;同时以高压蒸煮处理前后的苹果膳食纤维为灌胃剂和发酵底物,做体内、体外发酵试验,测定粪便和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研究高压蒸煮处理对苹果膳食纤维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压蒸煮能提高苹果膳食纤维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尤其以处理30min最明显,提高幅度高达88.4%;但高压蒸煮使苹果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结合水力降低,对膨胀性影响不大;体内发酵试验表明,苹果膳食纤维不利于小鼠体内乙酸产生,但有利于丙酸和丁酸产生;与未处理苹果膳食纤维相比,中剂量饲喂高压蒸煮苹果膳食纤维(100mg/kg体重)对小鼠体内发酵产生丙酸和丁酸的效果要优于原膳食纤维。体外发酵试验显示,高压蒸煮处理苹果膳食纤维比原膳食纤维更能促进发酵液中乙酸和丙酸形成,但对丁酸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瞬时高压作用对麦麸膳食纤维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瞬时高压作用(InstantaneousHighProcess)对采用酶-化学法制得的麦麸膳食纤维(oatbrandietaryfiber)的改性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IHP处理后,麦麸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率、结合水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悬浮溶液的表观粘度增大;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增加;麦麸膳食纤维的形貌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豆渣为原料,研究了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高活性豆渣膳食纤维的工艺。该工艺产品与非发酵同类产品相比,发酵膳食纤维的可溶性纤维含量和持水性均有较大提高,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6.38%,持水力为8.91,发酵膳食纤维经动态超高压均质处理后,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提高到41%左右,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