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FeCrA1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变形加工,分析了不同热挤压温度和热轧温度对其微观组织、析出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当提高热挤压温度有利于合金中细小弥散第二相析出和再结晶进行;热轧温度升高会显著影响FeCrA1合金棒材中第二相形貌和数量;随着合金挤压温度升高,在热轧过程中发生再结晶所需的温度降低;在相同热...  相似文献   

2.
挤压比对喷射成形高锰ZA35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喷射成形与热挤压两种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高锰ZA35合金,研究了不同挤压比对喷射成形沉积坯件材料在320℃热挤压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成形能够有效地抑制ZA35-3.5Mn合金中粗大的富Mn相的析出,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在随后的热挤压过程中,通过较低挤压比即可使ZA35合金达到致密,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了Fe13Cr5Al1.5Nb合金的高温下微观组织演化特征。选择模拟事故工况温度区间(800~1000℃)对合金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晶粒尺寸及第二相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EBSD分析统计了晶粒尺寸的变化。研究了800℃×20 h热处理后材料在室温至800℃的拉伸性能并观察分析了拉伸断口特征。结果表明,冷轧/热轧合金中弥散分布着高温稳定性良好的细小析出相(Fe2Nb相),且其周围分布着高密度位错。在800℃热处理5~25 h过程中,FeCrAl基合金的晶粒尺寸保持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合金的晶粒尺寸都比较细小,平均晶粒尺寸约2μm。高于900℃时,合金中大量第二相固溶于基体,部分第二相显著粗化。低于260℃时,断口形貌表现为微孔型塑性断裂,呈现典型的细小蜂窝状等轴韧窝;提高到600~800℃时,合金出现超塑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硬质合金》2020,(2):133-139
通过对不同退火工艺下高碳Nb521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退火过程中析出相的分析,研究了退火工艺对高碳Nb521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高碳Nb521合金板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维氏硬度变化不大,延伸率波动较大。退火温度升高到1 450℃,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到29μm。SEM及EDS结果表明,退火后的高碳Nb521合金板材析出了点状碳化物并弥散分布在板材晶粒当中,片状碳化物分布在晶界上。1 400℃退火的高碳Nb521合金板材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Nb,采用MTS测量拉伸性能,并结合OM、SEM、EDS分析热轧态及退火态组织,研究了Nb含量及退火温度对耐事故燃料FeCr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Nb含量为1.2%Nb(质量分数)时较为合适,其影响机制与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第二相相关。建议热处理工艺为:去应力退火温度为600℃,部分再结晶退火温度为800℃,完全再结晶退火温度为1000℃。  相似文献   

6.
将Al-Cu-Mn铝合金热挤压加工成棒材,然后对其进行固溶淬火处理以及在175℃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研究了热挤压、固溶淬火以及时效等对该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挤压后,没有铸态下的大晶粒存在,且晶界也不明显,脆硬相被挤碎,在T相附近有再结晶晶粒出现,这些微观结构均沿挤压变形方向排列;固溶淬火后,T相弥散析出,挤压变形后的微观金相组织仍然存在,未固溶脆硬相的数量和尺寸均有所减小,但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尺寸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时效处理对微观金相组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Y、Zr微合金化Al-Mg-Si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Y、Zr有助于细化合金铸态晶粒,合金铸态组织在晶界处有明显的偏析,经535 ℃×14 h均匀化处理后偏析现象得到改善。合金经热挤压后,沿挤压方向分布着大量的第二相,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第二相逐渐溶解在铝基体中。时效处理后,合金中弥散分布着大量的β″相以及其他细小的析出相,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合金经530 ℃×2 h固溶+180 ℃×8 h时效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达408 MPa,伸长率为14.8%。  相似文献   

8.
以Zr-Sn-Nb-Fe合金为研究对象,选取挤压温度分别为600、620及640℃下的成品管坯样品,600℃挤压、一次冷轧、二次冷轧后管坯样品,通过SEM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研究第二相粒子的演化过程,并用软件对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大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合金的第二相都呈弥散分布,第二相粒子的尺寸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在挤压及轧制过程中,第二相尺寸随累积变形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第二相粒子由藕节状最终演变为球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普通退火和等温退火时,不同退火温度下TC6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普通退火中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微观组织中细小的次生α相逐渐溶入基体相而消失,粗大的次生α相继续长大;最后发生再结晶,形成新的β晶粒在其内部析出新的针状组织。这一过程中合金室温强度呈抛物线形变化,并在850℃和870℃附近达到最大值约1090 MPa。等温退火中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微观组织中次生α相发生等轴化,由片层组织长大为等轴α相;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等轴α相尺寸显著增加。这一过程中合金室温强度呈台阶式降低,当温度在850℃和870℃时,室温强度达到最大值约1000 MPa。  相似文献   

10.
采用雾化-双辊急冷法制备出快速凝固Mg-6wt%Zn合金薄片及片状粉末,随后通过热挤压工艺制备了RS/PM Mg-6Zn镁合金棒材,并对热挤压合金的微观组织、物相种类及室温、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热挤压后,快速凝固Mg-6Zn合金的微观组织进一步细化,晶粒尺寸为1~2μm,同时合金中析出大量的细小弥散相,并具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合金的相组成为α-Mg和Mg51Zn20及少量的Mg2Zn3相,与快速凝固状态下相似。室温下,合金的抗压强度接近300 MPa。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大幅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高温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大范围的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微合金钢连铸过程C、N化物析出行为,以P590L微合金钢铸坯为研究对象,通过用碳膜萃取复型方法从拉伸试样中萃取析出物,使用JEM2100透射电镜观察试样中的第二相析出物,系统检验分析了微合金元素Ti、Nb的析出行为规律,分析了温度对析出物数量和尺寸影响规律,以及析出物对热塑性的影响趋势。试验表明,1 100℃时出现少量70nm以上的方形TiN和Ti-Nb复合析出物,在1 100~1 000℃有Nb(C,N)析出,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物数量增加,尺寸减小而且更加弥散,热塑性随析出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透射电镜等,研究敏化温度对高碳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的影响,采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布氏硬度仪,分析不同敏化温度下析出相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敏化温度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均为奥氏体;但随着敏化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界处富Cr碳化物析出增多,以颗粒状和条状形态存在,晶界处析出相尺寸在100~400 nm之间。经650 ℃敏化2 h后试样的强韧性匹配良好,综合力学性能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13.
在CCT-AY-II连退模拟机上对在传统C-Si-Mn双相钢基础上添加了0.05%Nb的试验钢进行I&Q&P退火试验,研究了Nb元素及I&Q&P工艺对双相钢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研究了350、450℃配分不同时间下(300、450、600 s)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配分温度与配分时间的增加,组织中板条马氏体含量减少,铁素体增多;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呈现减小趋势,伸长率则相反。在450℃配分450 s时试验钢的强塑积最大,达20.48 GPa·%。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SP工艺下稀土冷轧板冷轧后退火过程中的第二相析出行为,模拟了某企业685 ℃×9 h退火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退火前后的微观组织和宏观织构的变化;采用非水电解分离法从试验钢中提取第二相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第二相析出物类型;再使用化学法对退火过程中第二相析出量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析出动力学计算分析第二相析出规律。结果表明,经过该退火工艺后,晶粒从典型的纤维状冷轧组织演变为再结晶饼形晶粒,非{111}织构有所减弱,{111}织构有所增强;试验钢中的第二相类型主要为MnS、Fe3C和AlN,MnS在退火过程中几乎不析出,Fe3C主要在室温到570 ℃升温过程中析出,AlN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析出,在685 ℃附近析出最快。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选区激光熔化(SLM)制备的304L不锈钢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制备的304L不锈钢的组织结构细小,组织中存在高密度位错、δ铁素体与σ相析出物,其强度和塑性均远高于传统304L不锈钢。对SLM制备的304L不锈钢分别进行1050℃×30 min和1000℃×2 h固溶处理后,其微观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观察到了晶内胞状亚晶组织的长大和析出相的固溶,强度和塑性均有所降低。SLM制备过程产生的大量纳米级胞状亚晶结构,是304L不锈钢具有高强高韧性能的主要原因,析出强化和加工硬化可进一步提高其强度。  相似文献   

16.
Effect of trace rare earth element Er on high pure Al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 INTRODUCTIONAsit swellknown ,Chinaisrichinrareearths ,whoseprovedreservesare 80 %ofthetotalreservesoftheworld ,rankingfirstintheworld .Atpresent,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ofREinsteel&ironareratherprofoundinChina .ThoughtheapplicationandstudiesaboutREinaluminumanditsalloysbeganearly ,it snotuntillateinthe 1970 sthattheinvesti gationandexploitationbeganonalargescaleandgraduallycametoaclimax[13] .Inthepast ,there searchofREaluminummainlyfocusedontheapplica tionofsomeelementssuchasLa ,…  相似文献   

17.
对00Cr12N iNbTi铁素体不锈钢进行加热、粗轧、精轧及卷取过程的模拟实验,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化学相分析及热模拟等方法对试样中析出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加热到1140℃,保温0、45和90 m in后,粒子主要为TiN,Ti的固溶率为66.3%,N的固溶率为1.3%;从粗轧到精轧,微米级的小颗粒减少,大颗粒增多,颗粒平均尺寸由1.8μm增大到3.2μm,有聚集长大现象;在热轧过程中微米级粒子形貌为方形或球形,基本保持稳定;纳米级的(Nb,Ti)C颗粒在精轧阶段开始析出,卷取保温及缓冷至室温过程中大量析出,多分布于晶界及晶内处,在较高温度下卷取会析出较多的纳米级(Nb,Ti)C颗粒。  相似文献   

18.
宁静  杨鹏  高齐  苏杰 《金属热处理》2022,47(11):95-99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力学试验等研究了回火温度对30Cr3Si2NiMoWNb超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变化可实现对力学性能的大幅度调控。200~350 ℃回火,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与细小弥散的ε-碳化物,此阶段强韧性变化幅度较小,抗拉强度等级1700 MPa、屈服强度等级1300 MPa;350~500 ℃回火由于渗碳体的不均匀析出,强度和韧性同时下降,其中500 ℃左右回火脆性最为严重,冲击吸收能量下降至最低点;500~700 ℃回火生成较稳定的球状渗碳体,强度大幅下降,韧性大幅上升。回火温度对强韧性的影响机理为ε-碳化物、渗碳体等析出相演变过程的影响;一定含量的Si元素可以提高渗碳体形成温度和回火脆性温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OM、SEM、TEM、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研究了600 ℃回火不同时间对690 MPa级高强抗震耐火钢板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回火时间对耐火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有重要影响。耐火钢板经过600 ℃回火后强度稍有降低,但伸长率增大,屈强比降低,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随回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最优回火保温时间为15 min,此时试验钢板的屈服强度为976 MPa、硬度为396 HV,-40 ℃冲击吸收能量为164 J,其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少量马氏体构成,在马氏体和铁素体中均存在位错和细小析出相,析出相为富Nb的Nb、Ti复合碳化物,发挥沉淀强化作用;当保温时间延长至60 min后,析出大量细小Nb、Ti和Mo复合碳化物,但此时的沉淀强化作用不能弥补铁素体造成的强度损失,所以在相同温度回火过程中,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和硬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