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现阶段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多频时分多址技术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技术,其具备相对完善的跳频能力,也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较好的抗干扰效果。文章主要以多频时分多址技术为研究基点,分析当前的自适应跳频技术,并研究在卫星通信过程中,对相关干扰的检测,最后论述自适应跳频对干扰的躲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频带噪声干扰和多音干扰对常规跳频通信系统危害较大,自适应跳频系统能够改善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基于自适应理论,对两个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对抗这两种干扰性能较强,适用于军事通信和其它易受人为干扰的通信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建立跳频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重点讨论了跳频卫星通信中必须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 。  相似文献   

4.
李琴  马伣 《无线电工程》2006,36(12):55-57
蓝牙系统在ISM频段干扰严重时,其性能将急剧恶化。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一种蓝牙系统与WLAN系统共存时消除两者之间干扰的方法———自适应跳频技术(AFH),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进而通过系统仿真分别比较并分析了其性能和趋势。最后讨论了以提高系统性能为出发点,考虑将不同的业务和干扰程度情况进行折中。主要性能指标由丢包率、TCP吞吐率、延迟和延迟抖动等来进行衡量。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跳频是建立在自动信道质量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技术,能够自动避开被干扰频点,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的特点.这里首先介绍了一种自适应跳频系统的模型,阐述了自适应跳频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然后,对比了最新的几种典型频率自适应算法,给出了不同频率自适应算法的流程图;最后,对几种典型的频率自适应算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宽带自适应跳频控制器的原理及方案,频率集的配置,自适应跳频拒收门限及频点更新,跳频码序及同步等。有效地组织宽带自适应跳频系统能避开大部分固定和半因定性质的单频连续波干扰,使得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实现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7.
空分技术和时分技术相互结合能弥补各自的缺点,产生最理想的抗干扰效果。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与跳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新的抗干扰技术。本文主要讨论这种新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阐述了该技术对快速跟踪式干扰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适应跳频技术及其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俞世荣  李渊渊 《无线电工程》2001,31(1):19-22,30
本文在简要介绍自适应跳频通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叙述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及通信过程,重点讨论自适应跳频所涉及的实时信道质量评估、频率自适应控制、功率自适应控制和有关协议等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自适应干扰技术将重点转移到了跳频系统的同步频率集上。发射机时钟信息高位部分跳频作为控制信息确定的相关码在组帧模式下做跳频同步时,同步频率集的切换是以s为单位的,这就导致其易于捕获和遭受干扰。一旦同步频率集被捕获和干扰,通信系统就会面临崩溃。针对新型干扰对抗技术,首先利用神经网络对系统跳频图案进行训练,并模拟干扰方使用神经网络预测我方跳频图案的过程;然后对比LSTM网络和GRU网络应用于跳频图案预测的性能差异,针对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改进跳频图案设计,加入自适应同步频率集切换,观测改进后的跳频图案抗截获能力,并采用GRU神经网络对自适应跳频图案做预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预测干扰方的行为来规避同步频率集被捕获的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跳频通信及其抗干扰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主要论述自应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并探讨了在不同跳频信道配置方式下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张拓 《现代导航》2020,11(1):41-45
针对TDMA跳频系统的通信特点,提出一种频率自适应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周期性统计跳频系统频带内各频点业务量的接收情况,对各频点是否受到干扰进行判定,确定通信环境中的干扰频点,并依此选择更新系统所使用的频率集,完成实时的选频和换频工作,使系统初步具备对无线通信中电磁环境的感知能力.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质量,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2.
SIMULINK软件在白适应跳频通信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波 《通信技术》2009,42(1):59-61
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自适应跳频,自适应跳频通信根据频点传输信息的质量,识别出被干扰的频率点。然后用未被干扰的频点替代被干扰的频点,从而达到躲避干扰的目的。利用SIMULINK软件,对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跳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的定频和跳频通信,在战术通信中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差分跳频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扩频通信技术,他集跳频图案、信息调制与解调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与传统跳频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体制。对近年出现的扩频通信新技术———差分跳频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在对差分跳频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说明其优点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跳频(FH)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截获概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军民领域。针对检测传统跳频的手段越来越成熟,信息易被截获的问题,该文借鉴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框架,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DFrFT)的时宽与起始频率跳变的分数阶跳频(FrFT-FH-VTFB)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系统框架,实现信息隐蔽传输的同时,通过DFrFT的工程实现规避传统跳频工程应用中跳速受频率合成器限制的问题。该系统通过两组不同伪随机序列选取时宽与起始频率跳变的Chirp基信号,实现系统参数的多维变换,打破系统的周期特性。此外,建立了系统发送与接收两端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系统在白噪声信道下的理论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设计的系统有较好的抗衰落性能;且功率谱淹没在噪声之下,时频域特征无明显周期特性,有较好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15.
张剑  周兴建  卢建川 《电讯技术》2012,52(2):151-154
提出了一种跳频序列的设计方法,将其应用于构建多子网的通信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子网间的 相互 干扰。该方法在序列设计中引入了子网间用户的空间分布特性,在序列构造中充分利用了传 播时延和传播衰减来降低序列间的频点干扰。理论推导表明,该方法设计的跳频序列可以显 著降低子网间跳频序列的有效碰撞,在相同的频带利用率下比频分组网方式有更强的抗干扰 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跳频通信系统干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分析,提出了我海军跳频通信干扰系统的发展原则,探讨了有效干扰跳频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对跳频通信同步系统和跳频通信信号的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间链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间链路的分析发现 ,不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间链路的指向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性 ,而且星间链路的相对距离也在周期性变化。这种星间链路指向的周期性规律变化 ,为星间通信链路的搜索建立以及星间通信设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理论依据。对星间链路的误码率的分析 ,主要探讨了由于卫星星体振动而引起的通信误码与振动的标准偏差 (幅度 )、通信所使用的光波波长、发射到接收的距离以及激光波束半径之间的关系 ,为实际星间链路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一种基于FPGA的跳频通信频率合成器的实现方案,重点介绍其原理和电路设计,并给出了FPGA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行之有效,实现了高度集成化。  相似文献   

19.
冯璐  李长青  李炯  刘洋 《电讯技术》2023,63(11):1790-1796
卫星通信系统暴露在太空中,极其容易受到干扰,特别是当遇到跟踪干扰时,会严重影响跳频卫星通信系统性能。利用跳频信号与跟踪干扰信号之间的统计独立性,将跳频通信抗跟踪干扰问题转化为一个多数据集联合盲源分离(Joint Blind Source Separation,JBSS)问题,在独立向量分析(Independent Vector Analysis,IVA)的框架下进行干扰信号抑制。该方法同时利用了各信号之间的统计独立性和每个信号内部的统计相关性,有效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干扰压制比为0.6且信噪比为15 dB的情况下,系统误码率相比基于能量相关性排序的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下降了12.06 dB,有效提高了卫星跳频通信系统抵抗跟踪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信令能否安全可靠地传输是自适应跳频电台性能好坏的关键。为了提高自适应跳频电台信令传输的安全可靠性,该文在分析了无约束信令跳变序列与宽间隔信令跳变序列抗部分频带干扰的性能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受约束的信令跳变序列,并给出了其详细的构造过程。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受约束的信令跳变序列与前两种信令跳变序列相比在抗部分频带干扰方面有一定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