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出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意外的发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从“整体”到“局部”,学生观察随着物距变化凸透镜成像总在变化的情况,然后再分不同情况进行探究。学生经历自己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归纳出科学规律的过程,使学生的猜想得到科学论证。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能力目标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体验在探究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课选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八年级上册,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学好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为下一节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说明:刘中繁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A教案,杨远法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B教案,施莉莉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C教案。)《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三位教师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就同一个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思想,以下的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从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上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活动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位教师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都采用了科学探…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由于实验本身是对新事物的发现或科学规律的检测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构建实验问题、设计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第一册。摩擦力是自然界常见的三种性质力之一,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是学习后面动力学和静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基础性和预备性是它的特点。本课设计为探究性实验课。 相似文献
6.
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理解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是学好高中力学知识的基础。教材的内容安排体现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解释现象。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摩擦力》一课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基础。学生对该内容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今后对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因此,我在本课重点、难点(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等)的教学中,采用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的学生探究为主,教师讲授、描述为辅的教学方法,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本课适当补充了学生实验,使学生通过探究来体会相关知识,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然后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提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节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直接对滑动摩擦力进行阐述,同时通过观察与思考,加深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通过一系列对静摩擦力规律的研究,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而摩擦力又是高中力学知识中常见的力之一,是受力分析的基础。本节学习的成败对以后的学习将产生影响,所以本节内容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二课《台湾大地震》。本教材积极提倡任务型教学原则,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本单元的话题“NaturalDisasters”(自然灾害),此单元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情景真实,表达地道规范;词汇再现率高,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其用法,从而对自然灾害有所认识。二、能力目标1.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2.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八年级上册,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学好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为下一节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熟悉凸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和主光轴;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目标通过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第二节的内容。这 相似文献
1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教者面对同一堂课,会不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教法?这种猜测成立与否,我们姑且不计。单从张虹老师和陶涛老师就《平面镜成像》一课不同的教学设计及效果,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间的些许亮点。这些亮点促进了教学的创新,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3):46-49
本节课的教学将信息技术和物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主要特色:
◇利用多媒体演示小魔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平面镜;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中国古代铜镜,丰富本课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4.
创新点本节课的教学将信息技术和物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主要特色:◇利用多媒体演示小魔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平面镜;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中国古代铜镜,丰富本课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社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气》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再说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第二单元第五课《我的风采》。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给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以使自我介绍更加合理、美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合理安排单张幻灯片内容。2.学会给幻灯片对象添加自定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其思维方式已进入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期。这个时期,过多的“具体”不会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过分的“抽象”又使学生难以负荷。初中物理教学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矛盾。本文就是为解决这个矛盾所作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王洪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3):50-50
张虹和陶涛两位老师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从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特点、发展需求出发,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精心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20.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社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材在简单介绍大多数鸟类善于飞行的基础上,引出“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这一中心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策划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实验,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施计划(有问题提示)-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思路,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等方法来阐明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最后对鸟类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