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冕  吴为 《新食品》2005,(7):9-13
本文系“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各位嘉宾的发言,同时也是本刊“中国白酒未来五年”系列报道之一我们将从白酒行业、企业的各个层面出发,探寻中国白酒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并希望借此引发业内人士的共同关注和讨论,欢迎赐稿或接受专访。  相似文献   

2.
向宁 《新食品》2008,(18):33-38
南京思卓营销公司董事长刘彬断言:“白酒五年一个周期,高增长已经逼近顶峰,盛极意味着不再锋芒,也有可能下降。”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不再大张旗鼓地“全国化”,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在特定区域内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林枫 《新食品》2011,(24):66-67
“十二五”期间,在白酒行业可期的25%行业复合增长率前提下,如果按照上述经济学“好企业应该两倍行业增速”的规律和两极分化特征来计算,行业最具实力的企业应该保持50%左右的增速。再保守一点,计算按照40%的复合增速来算.企业也需要在五年时间里增长五倍!  相似文献   

4.
莫尔佳 《新食品》2014,(18):70-75
白酒“黄金十年”结束,中国高端白酒市场呈现一片愁云惨淡之状一一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当属以“茅、五”为代表的一线名酒:随着这一形势的持续,各大名酒企业纷纷开始放下身段,掀起“亲民潮”:茅台汉酱、仁酒降价,五粮液推出头曲、特曲……一时间,一线名酒纷纷进攻腰部价位市场,力争抢占各区域品牌的市场份额.然而一年多过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酒》2013,(11):36-37
第五届全国清香类型白酒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和多家清香类型白酒企业代表以“大力弘扬清香文化,稳中求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推动清香类型白酒产业优化与升级、拓展品牌文化,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本文摘录部分发言者的真知灼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白酒产业在20世纪80—90年代,曾经是“高税高利”产业。“利大于税”曾一度成为白酒产业的巨大经营优势。1994年以后,国家相继对白酒税收做了几次重大调整,至此,白酒产业已成“昨日黄花”,风光不再。2002年整体亏损面近1/3,亏损总额达8亿元。前50家企业年资产回报率大部分在3%—5%。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足1%。因此。白酒产业呼唤“公平待遇”,希望国家为酒立法,“公平税赋”,让白酒业焕发新的生机,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小雨)  相似文献   

7.
林枫 《中国酒》2012,(2):44-49
[引言]白酒行业为何如此持续高增长? 中国白酒行业自从2003年开始回升以来,行业一路上涨,从当年的不到1000亿的规模到2011年的接近3500亿规模,在“十一五”期间白酒行业收入规模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我们看到这个数据上升到了35%以上。在2011年,除了原有的茅台、五粮液超过百亿规模以外,苏酒集团、郎酒、泸州、汾酒等也在超过或者接近百亿规模,而古井、迎驾、衡水老白干、今世缘、四特等在2011年超过30亿规模的二线强势白酒品牌都在雄心勃勃的开始制定企业未来五年的百亿目标。  相似文献   

8.
何冰  何以琳  李品枬 《酿酒》2023,(2):147-15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工业遗产很多都是古代中国留给新中国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智慧密码,如何让其“活起来“”强起来”更具文化、文旅、社会和经济价值?作为白酒国家工业遗产的江西李渡酒业,通过“产学研用”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2013年前,先后更换五任总经理,年销售额不足3000万元,税收不足300万元;2014年后,国保文物“活”起来,催生白酒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沉浸式体验模式”的诞生,800年文化自信让江西李渡酒业实现“国保”文化与国保文旅价值最大化;2018年后,800年工业遗产自信,“产学研用”创新发展模式“让微生物活了起来”,从“国家工业遗产”孵化出来的“年产高品质基酒1.6万吨,可实现销售额35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的全国首家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2021年,江西李渡酒业纳税2.7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税收3.9亿元,一举成为江西省白酒行业纳税标杆企业,南昌市白酒行业和进贤县工业企业纳税第一名。国家工业遗产社会和经济价值产生明显溢出效应:李渡酒业在公益慈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上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9.
和国家五年计划几乎同步,牛栏山从2001年开始做五年规划,到2020年“四·五规划”执行完毕。20年来,牛栏山从一个北京顺义的区域性企业成长为行业9强之一,“四?五”期间发展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产量最大,营业收入过百亿的大型企业,实现了22%年均增长佳绩。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08年11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07年度纳税500强排行榜显示,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列253位,在白酒类企业中列第5位,实现了历史的突破。与此同时,从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信息发布会上获悉,洋河酒厂名列2007全国白酒制造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前五名,这也是洋河酒厂连续5年跻身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名列;  相似文献   

11.
张玉豹 《酿酒科技》2001,(6):102-102,104
随着酒类消费税调整的重锤落下 ,新世纪初年的2001年度 ,对白酒企业来说可谓压力重重 ,如迎面一记重拳 ,打得白酒企业似乎真的“找不着北”了。而回顾10多年的发展历程 ,白酒企业也确实找不到白岩松先生“痛 ,并快乐着”的感觉 ,真正的是“痛 ,并不快乐”。从1989年国家禁止集团消费 ,名白酒一落千丈 ,到1994年开征消费税;从1996年各部委严禁在公务活动中用白酒宴宾,到1998年对白酒实行广告费税后列支;加之 ,1998年度朔州毒酒案惊动“皇天”等等 ,白酒市场可谓一波三折 ,升降沉浮,历经磨难,刀霜剑雨。这也就…  相似文献   

12.
从2012年1月1日起,央视招标时段的白酒广告中将选定12家实力较强的白酒企业。这12家企业可以在招标时段播出商业广告,而这12家企业之外的白酒企业在招标时段则只能播出形象广告,形象广告片中不得出现“酒瓶”、“酒杯”等字样,而那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则可以网开一面。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11,(20):108-108
它独创的“四特土烧”酿造技艺,被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载入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酿酒典籍——《天工开物》,一篇《曲蘖》带动了后来中国白酒的规模化酿造;它在1989年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1993年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国际贸易博览会上分别斩获金奖,为国争得荣誉;2009年,它筹建成立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是中国白酒业少数拥有国家标准资历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吴英 《新食品》2006,(17):16-17
1997年。小糊涂仙借鉴日化产品中流行的“舒蕾模式”在餐饮终端开展促销活动。成为最早把产品“推”给消费者的白酒品牌之一,创造了一个新品牌在五年内突破10亿销售额的奇迹。小糊涂仙在终端上的成功,让热衷于争夺大小标王的白酒企业纷纷调转枪口。参与到餐饮渠道的争夺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新食品》2010,(22):110-110
在1915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一种由五种粮食酿成的中国白酒以其“水的外形和火的内质”,开启了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征途。  相似文献   

16.
方燕北 《中国酒》2007,(1):48-48
吴向东 华泽集团(原金六福企业)董事长 吴向东掌舵金六福企业以来,运用全新的营销策略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通过10年的时间使”金六福”这一新型白酒品牌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品牌。近年来.金六福酒相继获得“跨世纪中国著名白酒品牌”、“第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庆功白酒”、“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等称号,并荣获第四届“菲利普·科特勒营销案例奖”。2004~2005年,销售同比增长40%;2005~2006年,销售再次增长35%,2006年,销售额突破20亿大关,进入中国白酒品牌销售前三名。金六福品牌价值达40.81亿,位列中国品牌500强第147位,较2005年中国品牌500强排名中的190位,上升43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曾祥斐 《新食品》2012,(17):148-151
1908五星金江津酒(以下简称“金江津1908”)是江津酒厂为纪念金江津酒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而倾力打造的一款新品,于2011年10月上市,进行多渠道的运营。据了解,江津酒厂集团始建于1908年,在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变迁之后,已经演变成全国重要的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在去年底,更是联合国内主要的小曲酒厂制订了小曲清香白酒的标准,成为小曲清香白酒重要的代表企业。  相似文献   

18.
何杰修 《新食品》2012,(5):228-229
销售收入十年翻12倍,并连续七年保持30%的高位增长,跃居川酒第五强。成为四川省推进“白酒金三角”战略中一新锐“黑马”——  相似文献   

19.
在一向喜欢热闹的白酒行业,鲜花和掌声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在年终岁未,当我们回首产业多年来所走过的风雨之路时,才蓦然发现,“泰山”原来是除茅、五、剑、泸之外,唯一连续20年保持稳步发展的二线名酒企业。  相似文献   

20.
王本强 《中国酒》2003,(5):57-57
白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白酒企业入门条件相对较低,企业数量过剩,整个白酒行业还缺少真正有竞争力,有规模的领导型企业。中国白酒业行业老大五粮液集团年销售量也仅仅占整个白酒行业年销量的5%左右,而茅台集团的销量只占到5‰左右。引用茅台董事长季克良先生的话来说,“还是小弟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