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工作重点,对面向新世纪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科普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直到20世纪初期,科学家还以钻在实验室里不与公众接触为荣,所以科学技术的普及是科学家向公众单向输出的过程,这时的科学传播活动被称为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即科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家和公众都陷入对战争期间科学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思考中,公众对科学家的道德、对科学技术同人类和环境关系的审视,导致了公众对科学议题的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大陆发生多次强烈地震,这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民生和安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因震伤亡人数已经超过数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万亿元。陕西省也多次受强烈地震波及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实践证明,社会公众对地震知识掌握率、在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其获得生存安全的机率。因此,如何提高公众的地震科普知识掌握率,提  相似文献   

4.
<正>防震减灾工作牵涉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目前地震精准预报尚未过关的形势下,震前预防、震时与震后救灾等一套体系的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地震局的防震减灾事业逐渐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地震安全城市"和"地震安全社区"的提出,更是开创了中国防震减灾史的先河,这很值得我们学习。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居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安全是城市稳定、社  相似文献   

6.
防震减灾宣传的心理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对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众在地震中的应对和生存技能、减轻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十分有用。因此,一定要本着"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细水长流地开展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7.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目前无法做出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的准确预报。由于地震灾害的特殊性,故地震预报工作的开展需考虑科学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目前地震预报工作对于公众的公开程度有限,当政府未对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时,囿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缺少信息沟通渠道,容易造成公众的误解并极有可能导致地震谣言的迅速传播,引发突发危机事件,损害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群众安全感是走向"幸福广东"的第一张"通行证"。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提高公众应急素质和应急能力是关键。为进一步加强应急避险教育,深入推动应急知识"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工程,广东省于2012年7~8月举办了以"弘扬应急文化,普及应急知识"为主题的广东省第三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现场宣讲活动。本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由省政府应急办、省教育厅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惨景让人触目惊心。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警示全社会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自身的生存安全和生存环境;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同时,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城市安全的执政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东侧,鄂尔多斯地台西南缘,渭河地震带西端,是我国大陆东西向和南北向巨型构造带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强,断裂构造发育,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有史以来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50余次。地震灾害主要来自邻区强震的波及影响,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等造成本区破坏烈度达Ⅵ度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7月20日,江苏省高邮、宝应交界发生4.9级地震,造成淮安市普遍有感,引起社会公众恐慌,震后淮安市区居民纷纷跑到室外,不知如何应对。同时,市地震局接到数千个公众咨询电话,从咨询的问题来看,大部分居民真正掌握的地震基本知识较少。为深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2013年,淮安市地震局联合淮安影响最大、江苏省内领军的综合性论坛"淮水安澜"论坛,举办了"淮安市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在总结这次"竞赛"活动的同时,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亡人数超千人的地震发生过多次,其它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或损失的地震每年都有数十次。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的防震减灾管理与体系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政府职能部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汶川的8.0级大地震过去3年了,这场夺走了无数鲜活生命的巨大灾难,让我国人民经受了一次精神砥砺。我国虽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却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远离震区的大城市的一位老地震工作者深知,唯有从灾难中学习,同地震灾害斗争,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才是对汶川大地震罹难者最好的祭奠。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特点就是在人口、资本、生产技术、市场等方面趋于集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安全需求也就是防灾减灾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地震部门的职能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纵观中国防震减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做好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中国地震局、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12日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联合举行了"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并召开"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