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的过程,它还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模式,翻译中必然时刻体现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翻译创造了原语文本在另一文化系统中的形象。文章以埃斯卡皮创造性叛逆翻译理论为依托,以葛浩文对莫言《丰乳肥臀》的译本为个案,分析了《丰乳肥臀》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进一步探讨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指出译者将源语文本引入译入语文化语境,很多情况下是对源语文本进行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2.
作为伟大的翻译家,郭沫若具有其独特的翻译风格。他在翻译时不拘泥于原文本语法形式,而是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自由地增删,边译边作。本文主要从诗歌形式、诗歌内容、诗歌意象三个方面来分析郭沫若的最后一部译作《英诗译稿》中的创造性叛逆,并剖析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口译员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口译中口译员"创造性叛逆"必然性的探讨,明确"创造性叛逆"既是口译本质的体现,亦是由口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更是口译标准的必然要求,从而要求口译员在口译时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创造性叛逆"行为更好地实现口译时的忠实。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比较文学研究中一个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课题.从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入手,最能够深入到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层面.只有依据不同社会及文化的特点实现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才有助于各国文化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5.
翻译影视作品时面对不同文化带来的碰撞,误解和扭曲等问题,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电影《金陵十三钗》从片名、歌曲到字幕翻译充分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从更深层意义上实现了"忠实",从而更好地传达出了电影的内在信息。  相似文献   

6.
改写理论对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即改写,翻译亦叛逆.对改写理论追根溯源,从意识形态与诗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译者具有主体意识,实际操控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研究的启迪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读者从阅读具体化过程中生成的;二是读者的接受反作用于文本创作.接受美学为文学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以《瓦尔登湖》徐迟译本和戴欢译本的个性化翻译和误译或漏译为切入点,进行深层挖掘,探究徐迟和戴欢在翻译《瓦尔登湖》时体现出的创造性叛逆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译者创造性叛逆和翻译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以利玛窦的世界地图汉译版为研究对象,从译介学的角度探讨世界地图的创造性叛逆,并结合利玛窦汉译世界地图的具体表现,分别从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三个角度总结出创造性叛逆现象,对理解利玛窦的译作以及其文化身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创造性叛逆不仅用于文学翻译,也同样适用于英文人名翻译。以创造性叛逆为视角,结合人名翻译实例,阐述英文人名翻译不同题材中的改译、结构上的漏译和发音上的变译。但因人名翻译受客观知识规律、文化规范和接受语境三个"度"的制约,译者并非无限制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能动转换或转述原作。因此,译者在正确把握这三个"度"的前提下,有利于译者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契合读者的文化心理,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谈到文学翻译,人们会立即想到"翻译者,叛逆也"这一说法。由于中西方语言体系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而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所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势必会发挥主观创造性,甚至是叛逆性,对原著进行变通。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作品中普遍存在,对于各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红楼梦》库恩德译本对"创造性叛逆"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对《论语》两译本片段的分析,阐述了“创造性叛逆”的涵义,用描述翻译学解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并从译者和目的语接受者——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肯定不同译本差异的合理性。翻译没有定本,只有在容纳不同译本的基础上,翻译批评的研究才能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思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了<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与自然抗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他的言行和心理活动.认为作者海明威通过圣地亚哥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生态思想,人类应该以崇敬的心态对待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与自然为敌.  相似文献   

15.
既知来处,亦知去处,止行有定,可谓知止。论文从学术背景、学术目标、学术边界三个方面对译介学中的重要命题“创造性叛逆”展开学理透视:在文学社会学的学术渊源、媒介学的谱系传承与当代“文化转向”的历史语境申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学术基因以及宽广的社会文化视域,在文学比较与互动、文化比较与互动的学术目标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当行之境,从解释世界、描述现存的认知理性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当止之地。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原语文本约束下的再创造,翻译的叛逆性是指为了实现更理想的译文而在原语或译语环境中对语言和文化规约所作出的客观背离.创造性叛逆给审视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有利于文学作品的接受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借鉴学界对海明威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研究成果,从语言风格、写作技巧、批评方法等多个方面分析该小说的文本和海明威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8.
19.
从教育的角度透析《老人与海》中所折射出的教育观;该教育观包含三个方面:生态层面的教育、美学方面的教育和哲学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虽故事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试图从作者艺术修养的哲学意味、小说主题思想的哲学意味、老渔夫形象的哲学意味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从而更好地把握其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