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窗》2015,(1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这几年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在设计上稍显不足,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对于建筑的各项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来说,建筑美观性和舒适性固然是建筑的一大要求,然而建筑的抗震性能却是直接决定着建筑的安全和保证着国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本文将立足于当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做出深入的探讨,以供广大业内人士参考交流使用。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抗震等级,分一、二、三、四四个等级。其次探讨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别是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考虑不够合理、对于建筑平面的设计不足、对于施工的场地没有进行合适的筛选。最后给出了完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措施,分别是加强建筑的承载性能设计,增强建筑内部对于内力的分配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涛 《云南建材》2012,(5):32-33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一些抗震理念已被应用于多个行业,而建筑行业的抗震最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社会上经常使用的抗震方法的特点以及其使用范围,然后给出了现代抗震的理念以及主要措施。实践证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主要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性。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由于地震作用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其对工业与民用建筑造成的损坏具有不确定性,即不能够准确的预测地震是否发生。同时,如果工业与民用建筑不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当地震发生时将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析了强化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随机性很强的地理现象之一,地震的繁杂度与非确定性相当强,想要充分地感知、预测准确的地震参数非常困难。所以,在设计工民建结构的环节,应从地震强度出发,做好抗震设计方面的内容。而在设计建筑结构环节,抗震设计的意义深远,与人们的人身财产及安全息息相关。基于此,从工业与民用类型的建筑出发,探讨了结构抗震方面的设计,为同类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明 《四川建筑》2014,(2):166-167
建筑结构抗震作用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的频繁发生以及地震带来的极大损失,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的功能、造型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被动和主动因素都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更高的抗震设计要求。笔者通过工民建结构,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及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论述了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提出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互动、启发的教学方法,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保珍 《山西建筑》2004,30(6):21-22
通过对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研究,从场地选择、地基基础设计、平立面布置、结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概念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创新的力度,不仅有助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强、灾害性大、不可预测且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但是抗震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建筑物抗震等级不够的话,那么就会因为建筑倒塌而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抗震设计是以建筑本身结构特点和当地抗震需求为基础的,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必须确保建筑的抗震能力符合建筑结构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空间设计的要求,才能在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地震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在工程抗震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成果已反映到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使结构的抗震设计更为合理,也较为复杂。为了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很快地掌握新的抗震设计方法,本刊在1989年开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连载讲座,较系统地阐述规范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思想和意图,内容涉及建筑场地、地基以及砖混结构、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的分析方析方法、截面抗震验算表达式和抗震构造的主要修订部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段落,采用小字排版,读者可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6,(2):60-62
由于地震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带给各个国家的灾害数不胜数,给人身安全和经济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建筑结构中包括抗震设计内容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现行经验与研究成果表明,专业人员对抗震设计的认识不够清晰,完全做到建筑结构的抗震还是有很大差距。本文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及其总则展开详细论述,归纳了当下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给出了合理、有依据的措施,希望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抗震设计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当前建筑的抗震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和建筑工程界的高度重视。近些年的大小地震不断爆发,不全面不科学的抗震设计建筑很容易造成倒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但是目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关专家在进行研究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6,(6)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推进了城市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随之便是将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凸显出来,怎样更好地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是当前建筑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在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时应首先明确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求,才能抓住抗震设计的核心,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闫晓爱 《山西建筑》2010,36(22):63-64
针对建筑抗震工作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性,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提高抗震性能的几项措施,以使建筑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确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永兴 《山西建筑》2012,38(2):48-50
主要阐述了现代抗震设计的理念及措施,并对目前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作了论述分析,经实践证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实现结构抗震安全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骆敏  钱国桢 《空间结构》2022,28(1):60-63
提出并讨论了 8个有关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包括:地震行波效应问题,应确保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数值相近,屋面与支承结构要考虑实际模型进行整体分析,预应力拉索结构的初应力问题,风洞试验的建议,风荷载作用下的若干计算问题,抗震性能分析问题,以及结构控制技术采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地处多地震带国家,东邻太平洋地震带,南接欧亚地震带,地震分布较为广泛,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方法,简述了不一样的方位的减震方法,而且论述了减震工艺等内容,论述了设计时期要高度关注的具体内容,以及可以使用的合理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程彦 《四川建材》2010,36(1):87-87,91
“5·12“汶川大地震中,建筑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主要使用和研究的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砌体结构房屋的震言,介绍了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设计要点及抗震设计构造措施,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最大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指的是多遇地震下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和通过构造措施与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相结合来防止结构在罕遇地震中的倒塌。它运用结构抗震动力学理论和概率可靠度分析来改进抗震设计方法,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地震灾害是常见的一种突发性和毁灭性自然灾害。由于地震对国家财产及人类生命的威胁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叙述了抗震加固工作的必要性,回顾了我国抗震加固工作的发展历程,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每种加固方法的优劣以及其实际工程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抗震加固方法中的节点区加固、局部加固及造价等问题,并对未来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展望,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加固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