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开裂时的弯剪斜裂缝形态,分析了斜截面抗裂机理,在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理论模式基础上,推导出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度的理论计算公式。经过合理简化分析,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度的实用计算公式,并用大量试验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资料, 分析了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得出各因子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 (2+P)ft> (2+P) fc >ft> λ>ρyvfyv >(2+P)fc >Np/bh0 >λ>fc >e0h/h.使得对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各个因素重要性程度的判别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进行抗弯试验后两组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叠合板的斜截面抗剪试验结果,以及前人对连续叠合梁斜截面承载力的研究,提出了同规范中普通梁抗剪公式相协调的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叠合板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CFRP布加固负载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负载状态下利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性能,根据配箍率的不同制作3组共计12根钢筋混凝土梁,每组选择1根混凝土梁进行单点加载受剪试验,获取极限受剪承载力及裂缝分布等试验数据.对另9根梁预加载至极限受剪承载力的0.4倍,在持荷状态下对试验梁弯剪区段利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完成这9根梁负载加固后的斜截面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型钢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方法在阐述型钢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基于工程实例和33根试验梁的试验数据对型钢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一次二阶矩法。对型钢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结果《型钢规程》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指标为4.647,满足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而《钢骨规程》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指标为2.100,不满足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结论使用《型钢规程》的计算公式来设计计算型钢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预应力混疑土吊车梁斜截面疲劳抗裂验算与静力抗裂验算之间的关系。揭示出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的预应力度有时被疲劳抗裂控制的机理。提出了疲劳验算的简化方法,可供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预应力技术对RPC梁斜截面抗裂性能的影响,对3根预应力RPC工字梁及1根非预应力RPC工字梁进行单点加载下的斜截面抗裂性能试验。分析了预应力度及剪跨比对预应力RPC梁斜截面开裂裂缝形态、主斜裂缝倾角及宽度、主斜裂缝投影长度的影响,探讨了预应力度及剪跨比等因素对预应力RPC梁斜截面开裂荷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预应力RPC梁斜截面抗裂强度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预应力的施加可以有效提升RPC梁的斜截面开裂荷载,但这种有利作用会随剪跨比的增加而降低;预应力可改变RPC工字梁的初始斜裂缝形态、减小主斜裂缝的倾角,但其对主斜裂缝投影长及主斜裂缝最终宽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钢筋钢纤维混凝土T形截面梁的受剪裂缝控制问题,设计了高度为700 mm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T形截面试验梁,考虑钢纤维体积率变化(0.8%~1.6%)的影响,开展了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主要介绍了试验梁的斜裂缝开展形态和斜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同时检测了试验梁剪压区的混凝土应变、箍筋应变、跨中挠度、斜截面开裂荷载等成果,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对斜截面开裂荷载和斜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斜截面开裂荷载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研究发现,钢纤维有效提高了低配箍率试验梁的抗裂性能,改善了裂缝分布,T形截面梁的翼缘对腹板斜裂缝宽度的影响不大,与矩形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陶粒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方法进行6根陶粒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陶粒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的破坏特征,提出了陶粒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将试验实测值与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基于陶粒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试验数据,按照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提出了陶粒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该计算公式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结果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试验实测值与公式计算值的比值是1.06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指标为4.966.结论笔者提出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用来计算公路桥梁中陶粒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对墙梁弹性阶段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墙梁墙身斜截面抗裂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制作墙梁,对简支非预应力墙梁和简支预应力墙梁进行了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给墙体施加预应力,能够延缓墙体斜裂缝的产生,改善墙体的抗裂性能,而且可以扩大墙梁结构的应用范围,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对公路常用的简支T梁选取截面高度,翼缘板宽度、高度,跨中和支点预应力筋距底边的距离及预应力筋截面面积作为设计变量,以T梁造价作为目标函数,并以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为依据,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优化设计方法。编制的优化计算程序可以满足设计者对任意桥长(中、小跨径)、桥宽和设计荷载等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对程序计算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实际施工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根先张折线形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与1根后张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进行了疲劳荷载作用下平截面假定的验证,分析了其挠度随着疲劳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挠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按本文提出的公式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公路桥三跨变截面“T”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和张拉工艺对桥梁混凝土应力及钢筋轴力的影响,提出了多榀多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T”型连续梁结构的合理施工工艺,对同类铁路、公路桥、立交桥等设计与施工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疲劳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根先张折线形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与1根后张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进行了疲劳荷载作用下平截面假定的验证,分析了其挠度随着疲劳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挠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按本文提出的公式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苏嘉杭A3-1标上部结构是典型的变截面预应力刚构箱梁和大吨位长束多波等截面连续箱梁结构,文章主要介绍了预应力筋的铺设、张拉工艺、灌浆工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一根已服役2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单元静力承载力试验室试验,研究该梁单元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各个截面的挠度情况和混凝土应变,获得该梁单元的静力承载力情况;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预应力混凝上空心板梁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梁截面的挠度和混凝土应变,试验分析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进行已服役20年结构的耐久性能评估并对结构整体性能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7.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体外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主梁变形的基础上,通过截面内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关系,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得到了极限状态下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和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强度。利用本文介绍的计算方法,可以考虑不同的荷载开式(包括对称荷载和不对称荷载),不同的截面形式及不同的普通钢筋用量等因素对主梁极限状态的影响,并能得到中间过程及破坏阶段混凝土、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和应力。通过本文理论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到了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RPC-NC叠合梁弯曲疲劳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的弯曲疲劳性能,以中国铁路32 m跨度T型梁为原型,设计并制作了4根完全相同的缩尺模型RPC-NC叠合梁,其中1根梁进行静载试验另外3根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对试验梁在不同疲劳加载循环下的正截面应变分布、受压区NC应变变化、裂缝发展、疲劳挠度及刚度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将疲劳加载后未发生疲劳破坏的叠合梁、未经历疲劳加载的叠合梁以及相同结构尺寸和配筋情况下的普通混凝土梁的静力弯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和普通混凝土适筋梁相同,RPC-NC叠合梁的疲劳破坏由非预应力纵筋疲劳断裂引起;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沿截面高度始终近似呈线性分布,RPC-NC叠合梁正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疲劳加载结束后,未发生破坏的RPC-NC叠合梁和疲劳加载前相比延性有所下降,但仍大于未经历疲劳加载的普通混凝土梁.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试验梁与疲劳加载循环次数有关的刚度退化公式,可为RPC-NC叠合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高墩大跨T构桥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 ,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空心墩 .根据T构桥的结构特点 ,利用空间梁单元进行有限元离散 ,计算了该桥的动特性 ,采用时程分析进行了抗震动力计算得出一些可作为设计依据的有益结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