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对大天池构造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特征的研究,发现储集岩以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储集类型属裂缝-孔隙型。储层以Ⅱ、Ⅲ类储层为主,主要受古岩溶剥蚀和白云岩化作用控制。石炭系黄龙组有效储层一般发育在石炭系地层残厚较大的区域内,且两者呈正相关性。通过地震预测发现,大天池构造中-南段的观音桥一带石炭系黄龙组地层残厚较大,是石炭系黄龙组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也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川东石炭系是盆地内天然气的主要高效产层,随着构造圈闭落实的难度增大,勘探方向的选择成为其发展的新问题,目前,川东石炭系储层进行了丰度评价,将低丰度区域作为新一轮勘探的目标,开展了以地层、构造、岩性、储层特征以及成藏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大池干构造石炭系低丰度区内,白云岩发育广泛,并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与不连续性的特征。这种特征是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岩性圈闭发育的重要条件。因此,大池干构造石炭系低丰度区存在这可能的岩性圈闭与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可以作为下一步的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
川东北温泉西石炭系黄龙组蒸发性局限海潮坪沉积是本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最重要的一套储集层,文章对温泉井西端区域生、储、盖匹配条件及该区油气成藏富集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温泉西石炭系气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有利沉积相带、大型古隆起的继承性发育、区域性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时间早晚的匹配、石炭系储层的发育程度等多重因素控制。认为天然气主要富集区块为高陡背斜端部、翼部和潜伏背斜,提出有利的储层发育区和继承性的大型古隆起区是寻找大型气田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4.
石炭系为四川盆地东北部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以钻井、岩心、薄片及地化分析等资料为基础,研究了龙会场~铁山地区石炭系的成藏地质条件。绘制的烃源岩生气强度等值线图证明了志留系作为烃源岩的优良油气补给条件,镜下观察的石炭系储层岩性及孔隙类型,结合物性分析,显示了石炭系较为优越的储集条件。研究表明,二叠系梁山组的泥页岩是龙会场区块石炭系气藏的优良盖层,大田角潜伏构造、高家坡潜伏构造及龙会场潜伏构造形成了研究区统一的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5.
以钻井、岩心及薄片分析为基础,通过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分析评价川东高峰场气田石炭系储层,并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峰场石炭系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內溶孔、晶间溶孔及晶间孔,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气藏以Ⅱ、Ⅲ类储层为主,孔隙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的发育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裂缝是天然气渗流的主要通道。储层主要分布在黄龙组二段,气井中储层最厚的是位于构造高点的峰6井,而翼部峰8井最薄,其他各井厚度变化在16~24m之间。  相似文献   

6.
松南长岭断陷烃源岩发育,大都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以生成天然气为主。受盆地构造格局及演化的控制,发育断凸带的火山岩-鼻状隆起复合圈闭、盆缘带的鼻状隆起-地层超覆圈闭、断凹带内的火山岩岩性圈闭、中央断垒带的火山侵入岩体侧向遮挡圈闭等4种主要类型的圈闭。根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计算的天然气成熟度,各构造带发育的圈闭成藏期明显不同,长岭油气田为代表的盆缘坡折带上的鼻状隆起-地层超覆圈闭成藏期最早,腰英台气田为代表的断凸带的火山岩-鼻状隆起复合圈闭成藏期最晚,达北含气构造为代表的火山岩岩性圈闭成藏期介于二者之间;通过烃源岩生烃过程与不同类型圈闭形成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类型圈闭成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中部伊陕斜坡带上的大型岩性气田,其储层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自北向南呈长条状分布,小规模的构造型气田和含气圈闭位于盆地周缘,认为沉积格局受古构造背景控制,构造控制沉积相带,沉积相带控制着气藏分布,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据此指出了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是中国近海深水勘探热点,该区域目标多为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在白云深水区钻井稀少但有高品质三维地震数据的现状下,为了精确描述岩性圈闭储层的物性、含油气性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规模,引入了基于地震的稀疏脉冲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完成对W3各套含气储层精细雕刻,描述了深水扇体的特征,对其厚度和物性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作出预测,指导了该目标评价井钻探,并得到成功检验。为实现识别深水储层,定量地描述储层,提供了有效的地球物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八面台油田北部青一段20号小层油藏分析,对其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的由弱到强分为四个层级:一级为烃源岩油源供给充足。源于中央坳陷区广泛分布的青一段湖相泥岩生成的轻质原油向西高部位侧向运移进入青一段储层聚集成藏;二级为断层的控制作用。近南北向断层与渗透性砂体构成断层-岩性圈闭。断层控制了区域上原油分布范围,但对局部原油富集控制作用有限;三级为构造高点。从构造精细解释成果来看,单一因素的构造圈闭,分布面积十分有限,构造高点对油藏富集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四级为沉积微相砂体。本区对原油富集最有利的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其次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10.
汪家屯地区营城组为火成岩地层具有整体不连续,延伸范围小、相变较快、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等特点,加之营城组地震资料品质影响,使储层预测难度进一步增大。根据以上特点,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地质特征的AVO储层预测方法,并对该区含气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有利储层发育带及有利含气储集带。所得到的含气性预测结果对该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耿懿  崔跃  吴永超 《辽宁化工》2014,(7):917-919
以前的研究一直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延长组油藏仅受到沉积相的控制,其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但笔者经过研究发现,陕北斜坡中川区长6油层组油藏并不仅仅受到沉积相带的控制,而是受沉积相、构造、盖层以及油源条件等综合因素的控制。作者分别从沉积相、构造、盖层、油源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对于油藏分布的影响,认为中川区长6油层组油藏是一个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岩性油藏次之的复合油藏。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长2+3油藏差异类型较大。通过构造、沉积和油气藏对比剖面研究,结果表明:1)志丹探区长2+3油藏主要类型有岩性圈闭油藏、构造—岩性圈闭油藏、岩性—构造圈闭油藏;2)志丹探区典型岩性油藏分布在长23、长33层位,产量较低;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长21、长23层位,产量较低;岩性—构造油藏主要分布在长21,主要受构造控制,产量较高;3)受构造、岩性圈闭控制因素影响,构造控制油藏产能相对大于岩性控制油。  相似文献   

13.
腰英台气田的主体构造由断层控制的构造-岩性气藏,为了搞清该气田的构造、储层和气藏特征,在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构造解析和储层分析技术,对工区主体构造进行了构造、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了深层气藏的成藏特征,分析认为,腰英台主要为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构造—岩性气藏,从而构建了本区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对指导本区及类似地区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桥口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特征。然后在对桥口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油源、储层、圈闭形成与油气生成运移的配置关系、盖层及保成条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因素圈闭法对该区的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有利圈闭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桥口地区下一步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深入发展,地震勘探已从传统的构造研究发展对岩性圈闭、缝洞、薄储层等隐蔽性油气藏的研究。针对薄层的厚度薄、变化大、横向连续性差和各向异性强的特点,提高对薄层的识别、追踪和评价的有效性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此,将地震解释技术、测井参数反演技术、沉积相和层序等有关方法技术以及地震信息对薄互层储层进行综合识别研究。本文主要概述对薄储层的研究,从地震出发,结合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谱分解、地震属性及边缘检测等技术识别薄储层,从而提高钻井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沉积、成岩、构造等条件,结合该区砂体分布和油气分布规律、各层段油藏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研究陇东地区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条件和成藏原因。陇东地区主要发育复合圈闭油藏和岩性油藏,其中,复合圈闭油藏主要是构造-岩性油藏,岩性油藏主要有三类:岩性上倾方向尖灭油藏、上倾方向遮挡油藏、致密砂岩圈闭油藏。岩性油气藏主要与成岩作用、砂体分布及岩相变化等地质因素有关;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受构造、岩性两个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藏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油源、沉积、储层及圈闭等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庆地区长6、8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油藏,其成藏主要受油源、沉积及储层等因素控制;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或砂体物性变差均能形成良好的封盖和遮挡条件,构成有利聚油圈闭。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华庆地区长6、8油藏建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18.
富县地区中生界浅层气主要成藏地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菲  尚晓庆 《辽宁化工》2010,39(1):39-42
富县研究区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一个地区。通过对研究区浅层气烃源条件、储层特征、盖层、圈闭等主要成藏地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处于生烃中心,油源充足;储集空间发育;气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构造一岩性圈闭;受静压力、动压力、水动力作用、扩散作用、毛细管作用等的影响,研究区中生界浅层气运聚的主要通道为古侵蚀面、砂体、断层或微裂缝。  相似文献   

19.
松南气田开采层位为火山岩储层,受构造和火山活动的双重控制,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而且有边底水,现有的经验难以满足开发需要。目前松南气田已投入开发,如何确保火山岩储层气藏高效开发,首先要解决气井合理产量确定问题。针对松南气田火山岩储层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气井开展试井工作,利用试井成果确定气井的产能方程。松南气田火山岩储层气井在生产上表现为产气量差别大、压力下降快慢不同,因此,在单井合理产量模式确定上,主要是以气井产能方程为基础,考虑气井的边底水特征、井筒积液、稳产期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气井分别建立了合理产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