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杨景岗 《高压电器》2002,38(3):59-60,62
真空断路器的使用日益广泛 ,真空灭弧室作为断路器的核心部件 ,其内部气体压力是决定真空断路器工作性能的重要参数 ,笔者就真空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力的测定方法和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基于X射线激励下的真空压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欲晓  潘勇  黄兴泉 《高电压技术》2001,27(4):59-59,62
利用X射线对气体分子的电离作用 ,在一定电压下用一束X射线照射真空灭弧室 ,使灭弧室内产生电离电流。实验证明 ,电离电流与灭弧室真空压力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有助于真空灭弧室真空压力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一种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详细介绍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检测的新方法,其真空灭弧室经过特殊设计,使用内置式双波纹管灭弧室,利用外界气体压力和灭弧室内腔自闭力的平衡原理,当真空灭弧室有漏气时(外界大气压进入),引起自闭力的变化导致压力元件和位移传感器输出数据发生变化,从而使真空断路器本地闭锁并报警,同时经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网络也可实现远程监测报警.采用内置式双波纹管检测技术的真空断路器及其在线检测装置在现场应用情况良好,表明文中特殊设计的真空灭弧室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压真空灭弧室绝缘设计的关键是其内部电场分布的设计。为优化高压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电场分布,使其内部电场强度分布均匀,建立了真空灭弧室的参数化模型。针对真空灭弧室设计工艺参数是变量的问题,利用ANSYS的有限元分析及其参数化语言对真空灭弧室轴向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一阶迭代方法,得到了真空灭弧室相关尺寸的优化序列及变化曲线。优化后与初始参数值相比,电场强度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对带隔离开关的户外柱上断路器而言,容量性能试验要求为过程中不能发生真空灭弧室触头和隔离开关触头打火或熔焊现象。从真空灭弧室触头的选型、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的调试、隔离开关触头形式的选择、隔离开关触头压力的调校四个方面,通过多次容量性能试验的摸底测试,分别提出了真空灭弧室触头采用杯状纵磁结构触头,机械特性调试参数满足灭弧室的技术参数,隔离开关触头采用线接触形式,及隔离开关触头压力值控制在(185±25)N的技术关键点,并对真空灭弧室的生产和隔离开关触头的压力值也提出了控制措施,为柱上断路器的器件选型、关键工艺控制、质量管控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射线法检测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对气体分子具有电离作用,用一束X射线照射真空来弧室可导致真空灭弧室内残余分子电离,电离电流值与分子数有关,分子数与真空压力直接相关,因此该电流值与真空压力相对应。这一特性有助于真空灭弧室真空压力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计算和分析了瓷柱式真空灭弧室的内部电场,同时经冲击耐压试验证明:瓷柱被金属蒸气污染是造成此种结构灭弧室容易发生内击穿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模块化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电位和电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分析基于光控模块的三断口真空断路器的静态电位分布和真窄灭弧室的电场分布,建立了模块化真空断路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了竖直型和U型布置时的三断口真空断路器电位分布,采用子模型法分析了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电场分布,同时进行了三断口真空断路器工频分压特性试验.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两种布置方式下,高压端断口的试验与计算...  相似文献   

9.
高电压等级真空灭弧室绝缘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闫静  马志瀛 《高电压技术》2005,31(6):6-8,18
为了解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性能,通过对72.5kV真空灭弧室试品的冲击耐压试验以发现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改进绝缘结构。试验表明,其内部绝缘击穿并非发生在触头间隙,而是触头背部与主屏蔽罩间的间隙放电。增大触头边缘与背部过渡处的圆弧半径后,提高了耐压水平。进一步提出126kV真空灭弧室内部绝缘结构的设计方案,计算了电场分布情况并用真空灭弧室绝缘击穿的统计特性分析其耐压特性。  相似文献   

10.
高压真空灭弧室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韬  马志瀛 《高电压技术》2007,33(1):136-139
为了解高电压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电场分布情况,建立了真空灭弧室的电场数学模型。应用电场数值分析方法和有限元软件详细计算不同屏蔽罩与触头尺寸对真空灭弧室内部电场分布影响的结果表明,因高电压真空灭弧室开距较大,触头间隙不再是场强集中的区域,在高压真空灭弧室小型化设计过程中,除考虑电极间的绝缘外,更需考虑电极与屏蔽罩之间的绝缘。合理设计屏蔽罩的尺寸、位置和触头的形状可有效改善灭弧室内部的电场分布,提高真空灭弧室的耐压能力,从而为国内72.5kV以上电压等级真空灭弧室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Partial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in air under a low vacuum region were studied to develop a diagnosis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gas pressure in a vacuum interrupter. The pressures were set at from 1.3 Pa to 2.6 kPa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leakage of gas into the vacuum interrupter. The structure of the vacuum interrupter,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circuit construc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setup were described. The measurement of partial discharge occurring inside the vacuum interrupter was performed with a current transformer, intensified charge coupled device (1CCD) camera and photomultiplier tube. The measurement of partial discharge light intensity with a photomultiplier tube was more sensitive compared with that measured with a current transformer. From this result,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distinguish the pressure below and above 260 Pa on the basis of the rise time and peak intensity of discharge light pulses. A relatively longer rise time (2 mus) with a smaller magnitude (less than 0.5 mA) was attributed to a Townsend-like discharge at pressures below 260 Pa, while a sharper rise time ~(10-100 ns) with a larger magnitude (greater than 1 mA) was characterized as a streamer-like discharge above 260 Pa. In addition, the estimation of gas pressure in a vacuum interrupter was made based on phase-resolved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utiliz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基于真空灭弧室和SF6灭弧室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原理,分析了混合断路器两灭弧室的介质恢复过程。结合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机理提出了混合断路器对其操动控制机构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串联的光控模块式混合断路器实验模型。实验模型能满足分析混合断路器中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在不同时刻协同动作开断容量增益特性的要求,其协同动作时间分散性在微秒级。实验对比了SF6断路器与基于相同SF6灭弧室串联真空灭弧室的混合断路器短路电流开断能力,证明在不增加SF6气体使用量的前提下,混合断路器具有比SF6断路器更加优越的开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可有效利用真空和SF6气体两种介质不同的灭弧特性实现更大短路电流的分断。为研究两种电弧的相互任用,运用ATP软件及其TACS工具建立了系统实验仿真平台、12kV真空断路器与40.5kV SF6断路器的电弧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波形结合通过数学方法分别求得实用的真空电弧和SF6电弧模型参数;搭建了实用真空电弧模型与SF6电弧模型串联的混合断路器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系统仿真参数,研究开断过程中真空电弧和SF6电弧的相互作用及真空断路器与SF6断路器的分压关系;分析两断路器不同时刻分断的协同特性与介质恢复过程;量化研究混合断路器的断流容量增益特性。仿真结果证明,真空断口首先承担恢复电压有利于SF6断口的介质强度恢复;两断口间的电压分布关系主要由电弧电阻与断口间电容决定;在不增加SF6气体使用量的情况下混合断路器具有比SF6断路器更大的断流能力。研究结果为大容量混合断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永磁操动机构的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基于真空灭弧室和SF6灭弧室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开断过程.探讨了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对开断能力提升的协同作用,结合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机理分析了混合断路器对其操动控制机构的要求.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真空断路器与SF6断路器串联的光控模块式混合型断路器实验模型,实验模型采用永磁操动机构解决真空灭弧室和SF6灭弧室...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和国际配电网会议的最新报道,介绍了在高中压开关设备方面的新产品、新方案、新技术,如真空-SF6复合灭弧室、高压断路器控制装置的故障调查、N2/SF6混合气体的研究、真空灭弧室的环保设计、集成真空断路器等。  相似文献   

16.
混沌振荡与真空断路器动作特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真空断路器的动作特性与混沌振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一个简化的电力系统模型为例,从系统分歧的观点出发,研究了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断路器的断开所引起的系统动态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在混沌振荡制式条件下断路器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7.
汤之申 《江苏电机工程》2005,24(1):45-45,49
针对真空断路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真空断路器在线检测的功能与特点,阐述了该真空断路器实现灭弧室压力在线检测的原理,提出了有关在线检测真空断路器的技术要求,总结了该断路器在运行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