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成化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利用创新加工方法合理化潜能的可能性。通过将选择工艺及早集成到设计过程中,并考虑材料和加工方法特定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来规划产品的特征。这样就可能优化地协调产品、材料和工艺,并由此缩短了工艺链。为了实现集成的工艺设计的系统化,对加工方法的选择以及创成工艺链进行了研究。工艺链一般由核心工艺(成形工艺)和若干辅助工艺(改变性能的工艺、变形工艺或连接工艺)所组成。其目标是开发一个将创新工  相似文献   

2.
胡俊 《包装工程》2019,40(22):119-124
目的材料作为产品创新设计要素,将材料体验融入产品创新设计实践中,利用可拓学理论,将产品设计要素变量分类,建构产品设计创新的迭代过程。方法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出基于材料体验的技术原理、特性、情感力3个设计要素,建立设计要素的物元变换模型。通过物元变换模型对产品功能要素和产品需求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变换、推理、判断,最终生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用表征化和形式化的模型推导演算出从发现问题到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结论根据模型推导,充分发挥材料体验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推动力,实现差异化补偿的积极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新的服务力。通过设计案例证明了该方法可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为实现产品的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雷达馈线系统90°同轴线弯头设计改进过程,分析了其结构工艺特点,在加工过程中采用创新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工艺创新设计,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高效精密优势,兼顾了质量、周期、成本.工艺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功能&结构分析与TRIZ理论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成思源  吕瑟  卜研  杨雪荣 《包装工程》2016,37(6):104-108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功能结构分析与TRIZ理论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功能分解和功能结构流图的方法,明确产品的功能元组成和功能元间的关系,然后找出与待改进问题相关的功能元,并与待改进产品实体结构对应,将功能元、实体结构和待改进问题,按功能结构流图的关系绘制功能结构链,再运用TRIZ理论及工具等对功能元和相应结构进行分析与改进,最后应用于吸油烟机的创新设计中。结果得到了吸油烟机的油网和集烟罩等实体结构的改进创新方案。结论对吸油烟机的改进创新,证明了功能结构分析与TRIZ理论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个基于材料科学数据库的选材系统。该系统按照开放性的原则设计,将材料科学数据分为三大部分:仅与材料成分有关的基本材料数据,材料加工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加工工艺和性能数据,材料产品的生产供应等商业信息。  相似文献   

6.
2013年2月,美国能源部宣布由艾姆斯实验室科学家为骨干组成的团队获准筹组关键材料创新中心,负责从事关键材料的研发并解决从基础技术研发到工程开发进而商业化准备各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至此,美国能源部规划的5个能源创新中心全部到位。这不仅是美国实施奥巴马政府2009年底提出的清洁能源研发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美国能源部实施科研制度创新3步走的关键一步。该中心的目标是支持团队集成创新,对关键材料加工工艺以及关键材料在清洁能源组件和产品中的作用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7.
5.未来方向的建议 5.1集成工艺过程设计的框架 仅仅在逻辑上期望制造工艺设计应该它自己本身的集成,这集成的目标是针对产品设计和制造人工智能和集成工艺将成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的范例,并且是从现行的信息密集时代到将来的知识密集时代工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 当讨论产品设计和制造集成或集成工艺设计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理解“集成”的真正意义和复杂性。现在在集成和接口(Lnterfacing)之间存在着模糊概念。有很多方法去集成产品设计和制造或各种工艺设计功能,反过来亦是这样。但是仔细检查这些方法表明它们试图把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设计的各种分离活动用接口连起来。目前在研究工作和实践中这些活动是分  相似文献   

8.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PDM系统对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基本功能和不足,提出了一种集成产品数据管理和开发过程管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了一种以过程活动为核心,集成了产品结构,组织,资源,成本和时间等视图的集成化产品开发过程模型。针对此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成工作流建模,工作流执行和产品数据管理的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AHP和FAST两种方法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存在的单一理论缺陷,有效融合二者各自的优势,研究基于AHP与FAST理论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模式。方法从用户提出的离散需求信息中总结需求,并使用AHP确定各需求指标重要度,发掘用户的核心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FAST理论的嵌入集成,采用符合逻辑的方式将用户需求合理地融入产品功能设计,经过功能定义、分解、转换、整理,完成产品设计过程中关键设计区域的准确识别定位与过渡,并以老年人智能盥洗设施设计为例详解整个集成创新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及流程。结论基于AHP和FAST理论的集成创新设计模式能够量化用户需求,强化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的联系,为产品创新提供内在驱动力,也能够为其他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Ander  .R Ott  .TH 《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4(6):28-30,34
建立过程链和过程网络系统在工业界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的始终支持,尤其在产品形成的范围内,具有特别的意义。建立过程链需要按一定方法进行的计划,或者说是以产品模型和过程模型的集成为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和衍变,产品意义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研究局限于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结合设计者的引导作用,提出基于产品意义、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创新前端机会识别流程。通过划分用户群体,分别研究用户群需求、产品关键技术状态以及产品意义影响因素并确定设计目标,并将上述三方面整理归类为创新机会线索,利用多种创新工具和创新思维将整理归类的机会线索集成转换为创新机会;基于用户需求、产品意义、技术发展这三方面的约束及企业理念、资金等因素,选择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几个机会点作为机会方案。最后通过射钉枪的机会识别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实现了设计驱动、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共同作用的机会识别,在满足用户需求、适应技术发展的同时表达了产品意义,为产品进化升级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媛  宋端树  辜俊丽 《包装工程》2017,38(20):150-155
目的研究基于QFD、TRIZ和AHP理论的集成创新设计模式,并将这种集成设计模式应用到产品创新设计中。方法使用AHP确定QFD的客户需求权重,通过QFD发掘客户核心需求,运用TRIZ的发明原理寻找解决办法。结论以通用智能卫浴产品的概念设计为例,演示了集成设计模式使用的详细步骤,并验证了这一设计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其他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以统一产品信息模型UPIM为基础的设计与工艺分析及工艺设计集成方法,开发了实施系统,为满足并行设计中工艺分析和CAPP等设计活动对零件信息模型的要求,基于UPIM构建了三维实体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性评判并采用基于约束的工艺过程设计方法生成工艺,对设计与工艺分析及工艺设计集成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产品设计集成创新程序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苟锐  王静  徐霖  石美玲  李薁 《包装工程》2017,38(16):119-122
目的通过对一个具体产品集成创新设计流程的分析,就产品设计集成创新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的核心与关系进行研究,从而试图阐明集成创新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与流程。方法通过对城市扬尘处理设备创新设计过程的分析,对产品设计集成创新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索创新设计的方法。结论厘清产品设计创新的特点,阐述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的重点是提升其集成创新的能力,提出了产品设计集成创新主要围绕技术、方法、思维与程序4个环节形成迭代循环的产品设计集成创新技术程序,并指出技术集成水平的高低是制约产品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与产品数据管理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无缝集成的问题,提出以产品开发过程链为主线,产品配置为辅线,建立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文档与产品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开发过程与产品数据的无缝集成.分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人员、过程、资源等主要元素,建立了各对象模型,建立了面向对象的产品开发过程与产品数据的集成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包装设计不仅要实现包装的基本功能,更要有效传承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产品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柳编工艺及其特征,结合现代包装发展趋势,将柳编工艺与包装相结合,探究柳编在包装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基于传统柳编工艺的研究基础,提出柳编工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为推动柳编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实现柳编产品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洪志刚 《包装工程》2010,31(6):36-38
提出家具设计平台由设计介入点选择分析、设计分析、设计整合和设计评价4个部分组成,功能、建筑面积和加工工艺是影响家具设计的重要因素。用某松木床设计分析了以材料为设计介入点的家具设计流程,提出以功能为设计突破点的家具设计,重点在于功能分析和对功能影响整体外观的制约要素提取。用视听柜家具设计解释了家具工艺对产品外观的制约,指出基于加工工艺和专业化生产的家具设计,重点在于工艺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在研发的新材料将提升硅晶体管工艺:提高工作速度、降低功耗,改善散热能力和增添RF(射频)/模拟功能而保持CMOS工艺的大规模集成能力。开发新材料连同传统的CMOS器件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实质上是要维持CMOS工艺按发展规划所定目标发展。为此,2003ITRS(国际半导体工艺发展指南)原材料工作组成立了一个旨在开发(另外)的新衬底材料的研究组。该研究组的目的是为(半导体工)业界在新颖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方面提供指导,以增强硅基CMOS工艺并使其满足指南中预定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的要求。只要把CMOS工艺改进作为最终目标,Si原材料的(性能)增强并非完全限于Si基材料。例如,在Si衬底上进行Ⅲ—Ⅴ族化合物光电子器件集成(它可增加输入/输出带宽,而CMOS在这方面受到限制)也是研究组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半轴套管产品集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在分析产品负荷特征,装配关系及原设计和工艺的弊端后,对汽车半轴套管进行了产品集成开发研究.从分体式设计开始就考虑先进的复合成形工艺与用户的要求等因素.在分体式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创新的正挤与横轧工艺和摆动辗压工艺成形半轴套管后,收到了节材、节能,提高生产率与降低制造成本等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CPC工艺链被广泛用于汽车生产线的车身装配输送过程,运行过程中受到车组吊具重力、上坡阻力、摩擦阻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为了缩短设计周期,验证设计的安全可靠性,该文首次将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应用于CPC工艺链系统的设计,采用脚本语言建模的方法,自动完成了CPC工艺链整体系统的链条、导轨、车组吊具、驱动和张紧等装置之间的装配约束和载荷边界条件设定。在考虑构件间真实接触、摩擦等相互作用条件下,对某汽车装配线CPC工艺链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求得了系统整体运行时所需驱动力大小、链条链节间相互作用力等动力学分析结果,并对CPC工艺链系统运行的平顺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建立了完整的CPC工艺链系统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体系。该分析过程和方法对CPC工艺链及其他相似系统的整体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