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水资源数量有限,这也使当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需要利用好水资源,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与水资源供应保持协调一致性,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承德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成为现阶段水利科技工作的关键问题。文中对承德市2001年、2005年及2010~2014年的用水量及水资源量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分析了承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趋势,为承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承德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已成为现阶段水利科技工作的关键问题。文中在对承德市2014年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承德市水资源利用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承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管理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随着西北地区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原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明显,处理好西北地区有限水资源中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对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利用态势进行模拟分析,构建区域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将匹配结果与产能分布情况做相关性分析,探讨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资源优势明显,水资源匮乏,水土资源匹配较差;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与耕地产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错位现象,这是由于产能高产区垦殖率高,灌溉条件好,过度利用水资源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框架及工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旨在提供黄河流域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平台,以解决好当前黄河流域面临的洪水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并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和黄河流域经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黄河工程主要由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所构成. 通过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和电子政务六大应用系统的建设,全面带动"数字黄河"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解放后,淮河与海河流域水利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有艰巨的任务须继续完成。淮河流域,即使实现了国务院1991年“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与太湖的决定”的有关工程,还需考虑建设淮北新河,增强淮河中游滞洪、蓄水和排涝能力,以及改善淮北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排灌条件。海河流域,需在各大水库上游增设洪水实时预报设备,使汛期水库蓄泄运用取得主动;该流域水资源紧缺,工农业节水须进一步加强;在用好当地水资源前提下,先引黄,再引江,补充水资源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如何评价某流域(或某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功效,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效能的概念,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水资源自然系统、水资源工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水资源效益的分析预测,评价水资源管理能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水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的容量,既满足当代的发展需要,又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系统梳理水资源空间均衡现有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针对水资源空间均衡概念内涵、分析识别、评价、调控等相关研究,分析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达到空间均衡的过程,可为水资源未来的高质量供需配置、国家现代化水网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水资源空间均衡研究同时也是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为此,分析归纳相关学科领域空间均衡的现有研究成果,着眼于水资源空间均衡研究对国家水安全保障的战略意义,从水资源空间均衡的概念内涵、分析识别、评价方法和调控方法等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空间均衡未来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①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空间均衡的概念内涵,厘清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系统间如何在相互作用中保持均衡;②分析识别影响水资源空间均衡的主要因素,如何将有关空间分析方法应用于水资源空间均衡研究中;③如何构建完整的水资源空间均衡指标体系、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④水资源空间均衡调控应探讨如何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如何构建面向空间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空间均衡调控对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仙居水资源的调查及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提出了仙居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及配置的数学模型,强调仙居水资源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区域水资源综合短缺度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配置模型,在水资源自然配置格局的基础上,对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客水、跨流域调水等统筹考虑。同时通过采用不同的权重可对环境生态、工业、农业、生活等不同用水需求区别对待,保证重点,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较好地处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核算对建立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完善现代水利统计体系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杭嘉湖地区水资源的核算,完成了实物量供给使用表、排放账户、混合账户、资产账户、质量账户的编制,建议进一步完善水利统计制度,加强取水、排水、中间消耗的计量和监测,并建议数据采集分类进一步细化,以反映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水资源使用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高速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台州市区域经济发达,水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严重,水库总体水质呈缓慢下降趋势,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也存在治涝标准低,水环境恶化,水功能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等等问题。因此,应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加强地表水源工程建设,推行节水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经济区水资源优化分配的特点,论述了经济区水资源优化分配应在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区水资源优化分配的多目标投入产出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水污染的演变机理,从城镇生活污水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我国居民的水需求和水环境的变化态势。通过省际面板数据的考察发现,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不仅与城镇人口线性相关,而且还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用水习惯、产业结构和政策规制等的影响。城镇生活污水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彰显水环境资源的价值属性,并建立以水权管理和排污权交易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节水型衡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属水资源紧缺及水污染形势严峻的地区,因此,要解决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矛盾,保障衡水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之路。文中分析了衡水市的水资源现状,并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推动力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节水型衡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衡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廊坊市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廊坊市水资源匮乏,长期以来,缺水制约着全市的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针对当前廊坊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廊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软土地基公路拓宽工程中新旧路堤的差异沉降,提出一种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即综合应用刚性桩和竖向土工材料进行公路拓宽地基处理。为把握路堤荷载作用下综合应用刚性桩和竖向土工材料加固直接拼接方式的拓宽路堤工作性状,应用FLAC3D建立三维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从加固前后路堤的沉降、地基侧向位移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刚性桩和竖向土工材料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地基土体侧向位移,从而能够减小新老路基的总体沉降和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论述了黄河大柳树枢纽工程在西北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和综合效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西北开发中的战略地位,从黄河流域治理和西北水资源开发全局出发,大柳树应尽早立项建设,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沧州的深层地下水含氟量高,饮用含氟量高的地下水引起高氟病的发生。文中分析了沧州地区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的分布状况,结合调查资料分析了饮用水中氟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了预防高氟水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化周期性、经济社会需用水规模难变性和未来水资源供需关系入手,介绍近60年以来华北平原水资源情势,特别是该平原水资源量、实际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变化特征,并结合未来10到30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用水量趋势,识别和诊断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因源。结果表明:由于降水量减少导致华北平原缺水(自然资源性缺水)占该平原总缺水量的15.1%~16.4%;因管理缺陷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缺水(管理性缺水)占22.1%~24.2%;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过大导致用水量超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缺水(政策性缺水)占59.3%~62.5%。自然资源性、管理性以及政策性缺水的解决对策不同:自然资源性缺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从外域适量调水才能解决;管理性缺水可通过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进步不断修正;政策性缺水宜因势利导进行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限制高耗低效用水产业。即使南水北调工程70.3×108m3/a水进入华北平原,该平原地下水超采情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有新增水源调入或华北平原严控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同时大幅压减农业用水量,因势利导优化和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特别是灌溉农业进行规模化减蒸、降耗、节水的改造,将是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和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