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回望生命的光辉——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时间进入北川县城开展"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研究"的工作情况,并特别就北川地震遗址的重要价值分析、定位研究、规划原则和功能区划、以及保护与展示的主要构思做了扼要的阐述。强调应重点保护好救灾纪念地、典型地表灾害遗迹和典型建筑结构灾害遗迹,将县城范围作为地震遗址保护区加以整体保护,并围绕北川中学遗址规划抗震救灾纪念区。规划应将对生命的纪念作为主题,让所有人面对这座废墟时,感受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无奈,更是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区房屋建筑震损严重,多数处于塌而未倒的临界状态,国家将其作为遗址保存并实施了一定的临时性加固措施。针对遗址临时保护现状的问题及不足,基于地震遗址灾害特征及文物保护原则提出了内置轻型钢框架加固方法,并以曲山小学教学楼遗址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遗址震损程度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内置钢框架结构布置原则,借助Midas/Civil软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案显著增强了教学楼遗址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地震遗址的保护要求,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6.
7.
8.
近日.成都一家媒体公开报道.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已原则通过,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 相似文献
9.
10.
11.
北川羌族自治县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北川县居民点快速完成重建。但是,近几年北川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导致重建居民点内地质灾害频发,且部分居民点空心化,这些不良演化现象说明重建居民点中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本文在GIS技术支撑下,首先找出地质灾害威胁居民点,然后选取耕地、交通、教育、医疗、政务、坡度、水系和断层八个对北川县重建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和发展趋势有重要影响的评价因子,建立因子加权求和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除了地质灾害威胁居民点以外的重建居民点进行适宜性评价。同时,针对各类重建居民点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5·12”汶川地震看工程地质工作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引发大量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十余万人员伤亡、数以百万计的房屋损毁、大量基础设施破坏,经济损失极其巨大。文章分析了在“5·12”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北川县城遭受重创的原因,认为地质条件的不适宜性和规划选址欠科学造成县城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是主要原因;论述了工程地质工作对城乡规划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思路。认为工程地质工作是城乡规划的基础,城乡规划从总体规划和选址阶段就应该开展工程地质工作,研究规划区的地质安全性,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3.
从汶川地震看结构抗震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汶川大地震的建筑震害中可以总结不少经验教训。其中包括结构的合理选型和合理布置;加强混合结构的整体性;框架结构的多道设防;框架梁柱和节点抗震设计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汶川地震震后对理县房屋现场安全性评估调查,对地震中的房屋典型震害按不同结构体系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理县房屋震害特点,为今后山区房屋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RC框架结构产生强梁弱柱的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相关规定,以汶川地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食堂为例,采用常用的简化力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并与震害现象进行对比。得出RC框架结构中虽然设计计算考虑楼板对梁的刚度贡献,并由此梁端弯矩设计值进行梁端矩形截面配筋设计。但是由于没考虑板筋对梁端承载力的贡献,即使柱端增大了弯矩设计值,也在低烈度设防区形成强梁弱柱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区的郫县、彭州县,平武县、江油市、三台县、盐亭县等农村中小学校舍震害的调查,针对139幢典型校舍建筑的震害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薄弱环节,提出了中小学教学楼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若干建议.可为中小学校舍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