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爱玲小说善用意象,“镜子”就是其中一个频繁出现的意象。镜子成了一个象征,体现了深刻的意蕴。解析张爱玲小说中的镜子意象,对于了解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及作家的悲剧意识。从而深刻地把握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征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苏童小说叙事的特色之一。苏童创造性地把意象的审美机制引入叙事文学领域,以意象叙事代替传统的情节叙事,改变了传统小说较为单调的叙事方式,使文本具备了现代小说独有的弹性与张力。意象叙事的创作策略在苏童小说《米》中运用得最为突出,作家营构了大量繁复隽永、独具特色的意象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意象成为叙事活动的一部分,为作品增添了更加复杂的内涵和更为深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以月亮、风雨、镜子等传统意象的悲凉美学意蕴,为她的人物命运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这些意象在写实性中饱含着浓重的主观色彩和抒情意味,实现了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的诗化。意象中隐含的作家的人生体验、认识与感悟等,显示了张爱玲写作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一个奇特的存在.她小说中的“月亮“意象丰富、新颖、别致,可分为不带杀机与带有或充满杀机的“月亮“.这意象的创造是张爱玲对传统文化及西方现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风俗叙事与中国现代小城镇小说结构的散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城镇独特的文化形态决定了风俗在该类题材小说叙事中的重要地位,风俗特有的叙事功能使小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风物的大量渗透、民俗事项特定的叙事形态,以及日常"生活相"的出现,淡化故事情节,造成小说叙述节奏的舒缓与散漫,推进了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情节所呈现出的"家常"叙事模式继承了源起于《诗经》等传统文学的这份"家常",在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中,展开情节的家常叙述。这一描写"家常生活"的叙事传统也延伸到后来的中国诗、史、小说和戏曲领域,深深扎根于张爱玲的创作思维中,并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卡波特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进行文本细读,从重复叙事这种结构范式切入,发现文本采用了结构重复,意象重复和场景重复的手法,体现出作者对小说主人公乔尔的“寻找”和“逃离”之路的独到理解和处理.从这3种重复叙事语言的分析入手,探讨其重复叙事中所隐含的潜藏文本和深层主题意义——逃离孤独、寻找关爱和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审美超越性的作家,她的小说不仅故事情节传奇动人,而且在语言上追求诗意美.她充分调动小说语言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加之对语言的叙事节奏和人物语言的独特把握,使她的小说具有了极强的感受性,读之,有一种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沦陷时期,上海出现了“意识形态真空”状态。一方面是上海文坛创作的疲软;另一方面是张爱玲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实现了她的“天才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历史仅仅是一种背景,时空断裂了,古今模糊了,反而使人生突显出来。因此,她的小说大都是以婚恋题材为切入点,展现日常生活,以一种与五四启蒙叙事以及三四十年代救亡叙事截然对立的姿态独立于世。  相似文献   

10.
沦陷时期,上海出现了“意识形态真空”状态。一方面是上海文坛创作的疲软;另一方面是张爱玲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实现了她的“天才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历史仅仅是一种背景,时空断裂了,古今模糊了,反而使人生突显出来。因此,她的小说大都是以婚恋题材为切入点,展现日常生活,以一种与五四启蒙叙事以及三四十年代救亡叙事截然对立的姿态独立于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小说的描述语言在以动态叙述见长的中国小说审美体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风貌。它一方面以简洁明快、蕴涵丰富的白描勾画形象,为快速演变的故事情节展示线条简练、动感十足、情态逼真、回味无穷的画面;一方面又以浓墨重彩、喻义丰盛的铺排营造诗情画意,为故事情景的画面装点博雅、才情、诗韵和趣味,以显示古典诗歌大国在小说描述语言中特有的情调和风采。  相似文献   

12.
海岩小说的精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情节的高度控制能力。海岩小说情节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在整体的故事安排上,主副线配合,表层叙事与深层叙事彼此融合,严格遵守逻辑和时间顺序;在故事具体展开中,特意进行逆向设计,让事物向通常情况的反面发展,故意让读者的猜测落空。这两者相辅相成,成功地实现了对故事和读者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可分为三类 :一是缄默无助的女性 ,如禄兴娘子、娄太太等 ;二是丑怪疯狂的女性 ,如七巧、霓喜等 ;三是自由青春的女性 ,如曲曲、密斯范等。其小说中的女性特征 :懦弱胆怯、丑怪疯狂 ;女性潜意识 :压抑焦虑、缄默无助 ;创作心态 :描摹现实、悲凉压抑。  相似文献   

14.
童话故事与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事研究中对“故事”与“情节”作了区分,故事强调时间关系,情节却将时间关系打乱,重新进行组织;故事是一种顺序的渐进,而情节则是对故事的歪曲破坏和侵犯。本文通过对故事与情节的代表形式——童话故事和侦探小说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种叙事在秩序性、复杂性、完整性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小说语言作为叙事性的文学语言以其叙述和描写发挥专长,以其通俗晓畅引人入胜,它具有与诗歌和政论性散文不同的审美感化途径.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注重故事性,以讲述见长,以情节取胜.这就形成了它特有的简洁、生动、曲折、奇幻的叙述语言风格,造就了其特有的审美感化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叙述视角的转换,叙述者"我"与人物"我"角色分离的角度分析了小说<尘埃落定>的叙事策略,并就人物的复杂性与新奇性对叙事分析造成的影响作了概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林海雪原》生动地表现了解放军小分队创造的惊人奇迹,热情地讴歌了他们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故事充满浓厚的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在许多方面刻意学习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叙事模式,这是《林海雪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张爱玲笔下,不同年龄女性的命运悲剧,并揭示其悲剧的根源.首先:通过分析葛薇龙,白流苏,等女性形象,揭示出人性的贪婪、贪图享乐和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无知是导致其悲剧性的根源.同时通过对曹七巧等形象的分析,揭示出中年女性的悲剧源自其矛盾的处境.最后,通过对郑夫人、许太太等老年女性形象的分析,凸现出张爱玲小说中老年女性的寂寞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