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饱和交通状态下的绿信比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饱和交通状态下,Webster绿信比优化模型要同时消散各个方向上的拥挤车流,忽略饱和与非饱和交通状态下的车流特征差异,导致信号交叉口各个方向上的排队车辆越来越长,为此,提出采用通行优先权的方式,对交通需求大的方向给予更多的绿灯时间,以期实现尽快消散该方向上的拥挤车流.各个方向(相位)通过轮流获得相位通行优先权进而逐步消散各自方向上的拥挤车流,最终达到预防交通拥挤和快速消散交通拥挤的优化目标.仿真实验证实,本优化方法在处理饱和交通流上较Webster绿信比优化模型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线控周期时长取决于系统中单个交叉口周期时长的最大值,所以合理地计算每个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绿信比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了基于单点交叉口延误最小的周期时长和绿信比的优化模型,给主干道分配更长的绿灯时间,给非主干道分配更短的绿灯时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诱导条件下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调节信号机的绿信比,采用在诱导路径的诱导方向进行线协调控制,并借助微观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延长交通拥堵路段的绿灯配时的同时,增加了诱导路段的绿灯时间,且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该研究为交通诱导系统中的信号调节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仿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温江文化路干线为例,首先调查城市干线上各交叉口及路段的几何尺寸、交通流量流向、干线的容许车速,根据调查数据确定配时方案.取周期中最长者为公共周期.根据调查数据确定各交叉口相位差,用交通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实施交通协调控制的交通状况进行仿真.结果显示:经过交通协调控制后,干线上的大部分车辆能够以一定的行驶速度连续通过几个交叉口.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城市道路混合交通场景中,依据机动车交通流进行信号配时的设计方法无法兼顾非机动车交通流,且可能降低机动车交通流运行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以单点优化方法以及感应控制原理为基础的面向混合交通的感应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在实施感应控制流程之前,根据热成像检测器的实时数据,结合以交通强度为核心指标的单点优化方法确定各相位的基准绿灯时间;在基准绿灯时间的基础上,确定各相位的初始绿灯时间以及最大绿灯时间,作为感应控制阶段的关键参数。用实际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交通中非机动车流对交通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考虑非机动车的影响确定感应控制中的关键参数。此外,还通过算例设计对所提混合交通强度指标进行了脱机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非机动车影响的混合交通强度指标较原有交通强度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交叉口状态,使单点优化控制下的交叉口车均延误下降了7. 69%;根据混合交通强度计算得到的感应控制的最大绿灯时间,可使调查路段的过饱和周期比例下降80. 77%。  相似文献   

6.
针对方案生成式区域协调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案选择式区域协调控制方法.该 方法根据实测交通数据,合理选择信号周期时间、绿信比和相位差3个控制参数,形成最实用的区 域协调控制配时方案.介绍了协调路径和协调相位的确定方法,重点研究了3个控制参数的选择算 法.其中,信号周期时间基于关键路口的饱和度进行选择与微调;绿信比根据路口的相位饱和度及 其均值和均方差进行选择与优化;相位差的选择根据下游协调相位饱和度的变化,通过速度选择来 间接实现.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与方案生成式方法相比,平均车辆延误、平均旅行时间和平均排队 长度均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车联网环境下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车联网环境下仅进行车速诱导的干线协调信号控制方法存在的绿灯利用效率不高问题,借助车辆与基础设施间的双向信息交互功能,考虑车速诱导与信号控制方案双向优化,以形成饱和车队为目标,提出一种新的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定义每个周期每个交叉口处待处理车辆的到达时间范围;并对车辆延误和停车次数进行加权,形成一...  相似文献   

8.
首先提出一个简化的交叉路口交通流模型,然后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信号协调控制的新算法。模仿交警指挥时的判断决策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序优化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交通控制时,采用模糊控制器和相序优化器联合控耕。前者用来决定改变当前绿灯相位时刻,后者从相序中根据优先权的大小决定下一个放行相位。仿真研究表明,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城市主干道的多路口模糊协调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提出一个简化的交叉路口交通流模型,然后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信号协调控制的新算法.模仿交警指挥时的判断决策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序优化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交通控制时,采用模糊控制器和相序优化器联合控制.前者用来决定改变当前绿灯相位时刻,后者从相序中根据优先权的大小决定下一个放行相位.仿真研究表明,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1]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未确知信息的统计方法,称为信比统计或未确知性统计。其基本思想是:将信比的确定,纳入人们的心理测量,认为科学的心理测量可以客观地反映现实。进而,本文提出了波动系数的概念,为衡量信比统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测度。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信比统计进行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绿波协调控制时只考虑公共绿波带最宽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优化相位差时兼顾协调范围内不同数量连续路口间的绿波带宽,进而使控制范围内绿波协调的综合带宽最大化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目标函数,给出了应用图形法和试探法相结合的绿波带宽获取方法及优化流程。实例分析表明,虽然本文方法的公共绿波带宽相比传统控制方法有少量下降,但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交通控制子区静态划分方法无法适应城市路网交通流的快速变化。针对该问题,研究了交叉口车队散布模型,提出了可协调度的概念以定量描述相邻交叉口间实施协调控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基于超图表示的城市路网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超图划分算法,通过对超图的分割来实现交通控制子区的动态划分。基于北京市二环内实际路网的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在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下,均能给出高质量的控制子区划分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主动横摆力矩与制动防抱死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ABS和AYC工作时序及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出发,提出了减压AYC控制策略,结合修正的单轮ABS控制策略,实现了二者的协调控制。利用硬件在环实验台,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可以充分提高整车的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法国阿尔斯通MICROREC电调系统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330MW机组智能协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国内首先解决了电调系统同CCS的接口问题,并成功地利用非线性补偿方法解决了原电调系统在汽机调节压力的方式下存在的系统不稳定问题.考虑到被控对象存在着时变性、未建模动态以及不确定干扰等因素,系统中综合应用了基于规则的控制器参数自调整、基于规则的智能控制以及断续连续混合控制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协调控制系统的动态以及稳态性能.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50%~100%的负荷范围内自动调整机组负荷,且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指标满足电网AGC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散拥堵和系统总出行时间最小的双目标诱导控制协同优化模型,算法引入饱和度的概念,采用小步距微量调整信号配时、试算优化的方法,适当加载或卸载交通量,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使交通流在不断反馈与不断调整过程中达到最优。采用VISSIM建立模拟路网进行了协同算法试验,并对协同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进行3次协同后拥堵基本消散,经过第4、5次协同能实现系统总行程时间尽可能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对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设计实现了具有3层结构的分层式控制系统,包括环境感知层、控制执行层和远程控制层,给出了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利用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技术及基于管道和线程的进程间通信技术,完成了系统中实时数据通信;采用命名管道技术实现了传感器驱动模块挂载,利用MySql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备份。通过挂载激光扫描仪数据采集子进程和Trot步态控制任务实验表明,该分层式控制系统的通信实时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信号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进口车道数与路段车道数的匹配和进口道与出口道的匹配为原则,研究了信号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包括进口道设计、出口道设计和进口道车道功能设计等。与以往不同,该方法将出口车道的设置考虑在内,并详细讨论了出口车道数的确定方法,使车道功能划分矩阵更加合理,避免了因出口道通行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交叉口交通阻塞。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改善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SCATS)线圈数据短时多步预测的效果,在对SCATS线圈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短时多步预测双层模型,包括基于NARX(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exogenous inputs)神经网络的多步预测方法以及基于FTD(Focused time-delay)神经网络的可预测步数在线估计方法,并采用某特大城市SCATS线圈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进一步降低SCATS线圈数据短时多步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态解耦的多变量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协调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燃料大惯性特性,首先建立协调控制系统非线性模型,然后对此模型在3个工况点下进行线性化,设计了与之对应的多变量动态解耦PID控制器,并进行了现场投运。实际调试结果证明了这种新型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