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硫醇(ODT)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金属处理剂。在乙醇体系中用十八硫醇在银表面制备自组装膜(SAMs)。采用加速变色、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乙醇溶液中十八硫醇自装膜对银表面的防变色作用。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5mol/dm3,温度为50℃时,自组装最佳时间为1h,十八硫醇在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自组装膜,该膜具有良好的防变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Ag制品的变色问题,在Ag表面制备十六硫醇(HDT)自组装分子膜(SAMs),用H2S加速变色实验评价防变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最佳成膜工艺为:温度60℃,浓度0.1 mol/L,自组装时间为2 h。采用接触角测定和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曲线等电化学方法对膜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乙醇溶液中HDT在Ag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自组装分子膜,具有良好的防变色效果。HDT SAMs对Ag腐蚀的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均有抑制作用,膜的覆盖率为94.8%,缓蚀率达到95.9%。  相似文献   

3.
将不同链长的烷基硫醇溶于乙醇,在银表面制备自组装膜。采用接触角测试、电化学试验、加速变色试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来表征自组装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醇(DT)、十六烷基硫醇(HDT)和十八烷基硫醇(ODT)都可以在银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自组装膜,对基体腐蚀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ODT自组装膜的致密性最好,而HDT自组装膜的防变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中的Cl-是影响不锈钢和铝合金等钝性金属钝化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共价结合分子自组装膜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热力学稳定性好、工艺简单的特点,是提升钝化膜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且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共价结合自组装膜虽然厚度只有几纳米,但结合力好,可实现层层自组装,为不锈钢的腐蚀防护注入了新的活力。综述了常见的单分子体系组装膜和复合体系组装膜,探讨了各种组装膜的组装机理、影响组装膜质量的因素及在腐蚀防护中的潜在应用。其中单分子体系组装膜主要包括硅烷类、膦酸化合物类、羟基化合物、儿茶酚类衍生物、芳基重氮类化合物等。单分子体系组装膜,由于致密性、均一性、覆盖度等尚未达到理想要求,因此逐步向多分子体系组装膜发展,以进一步优化组装膜的综合性能。未来工作需进一步发展适用于评价组装膜机理和组装过程的原位实时表征技术,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先进的材料表征手段,从微纳米尺度和原子尺度搞清成键形式、分子取向等重要信息。开发新型可有效阻隔H2O分子和Cl-传输的功能性有机分子或聚合物,为实现金属材料的主动腐蚀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防银层变色的方法有许多,组合保护层防银变色工艺,是使用电解钝化加浸涂固体薄膜保护剂形成的组合保护层.通过对组合保护层各种性能的检验,证实此工艺具有优良的防银层变色效果,而且不影响镀层的导电性和焊接性能,因此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十八硫醇(ODT)的乙醇溶液在青铜和Ag表面制备了自组装膜(SAMs)。通过测量青铜-银的电偶电流和室内加速变色实验,研究了自组装前后的电偶腐蚀性能。采用XPS,Tafel极化曲线法和微分电容法初步研究了ODT SAMs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ODT分子通过S与基体形成硫醇盐,吸附在青铜和Ag表面形成自组装膜,该自组装膜在3.5%NaCl溶液和含S大气中,能够有效抑制青铜和Ag之间的电偶腐蚀,属于混和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7.
银表面防变色膜PMM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硫华气相腐蚀实验,紫外光曝露加速腐蚀实验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对PMTA(1-巯基-5-苯基甲氮唑)、MBO(2-硫基苯并恶唑)、MBI(2-巯基苯并咪唑)、复配缓蚀剂PMM的防银变色作用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PMM防银变色性能最好,显示出协同效应,防变色膜的AES和XPS研究结果表明,PMM在银表面上所形成的了防变色膜比单组分缓蚀剂防变色膜致密且稳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银变色。  相似文献   

8.
430 不锈钢表面月桂酸自组装膜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泡法在430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月桂酸自组装膜,通过电化学方法、接触角测试及微观形貌分析,研究了该自组装膜在430不锈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及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简单的浸泡,月桂酸分子能够稳定地吸附在不锈钢表面,自组装时间、组装液浓度以及基底表面前处理对组装膜的缓蚀效率有较大影响,自组装时间4 h、月桂酸浓度5 mmol/L、组装温度35℃为最佳自组装条件;基底在组装之前进行钝化处理,有利于形成致密的自组装分子膜,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苯骈三氮唑在金属抗蚀防护上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斯雄 《腐蚀与防护》2004,25(7):318-319
苯骈三氮唑属于沉淀膜型缓蚀剂,是铜、银等有色金属良好的防锈、防腐保护剂,特别是对铜和铜合金,有独特而优异的缓蚀保护作用,对抑制铜或铜合金表面变色腐蚀最为有效。因此在铜或铜合金零件表面抗蚀处理、黄铜仿金镀层的钝化防护处理、铜及铜合金件的涂装保护和气相封存等方面广为应用。苯骈三氮唑对银或银镀层的抗变色也有较明显的效果,在银镀层抗变色方面也得到较多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组装膜技术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誉鹏  刘惊  唐科忠  胡吉明 《表面技术》2009,38(3):72-76,100
自组装膜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设计膜的结构,获得特殊的性能和功能,在电分析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应用,成为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自组装膜应用领域的拓展,对膜的表征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目的,综述了分子自组装膜技术的成膜方法,并从形貌、元素与结构、质量以及电化学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自组装膜的表征方法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自组装膜技术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XPS和AES研究铜表面PMTA防变色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对比了各种防铜变色剂的防变色效果,结果表明,1-苯基-5-巯基四氮唑(PMTA)的防变色效果优于化学钝化、电解钝化、苯骈三氮唑(BTA)、羟基苯骈三氮唑(HBT)、2-巯基苯骈噻唑(MBT)。用PMTA处理铜的最佳条件为:PMTA1~1.2g/L,pH=5,20~40℃,4min。XPS和AES分析表明,PMTA在Cu_2O上形成配合物膜,膜中铜为+1价。PMTA分子中的N、S均参与配位。从膜的AES元素深度分布曲线的恒组成区求得的配合物膜组成(A.C.%)为:Cu 40.9,C 32.3,N 16.2,O 7.9,S 2.9。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表面原子/分子结构研究中的独特优势。缓蚀剂分子对基底金属的保护和抗腐蚀作用,是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综述了STM对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性质、晶面结构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杨远琪 《表面技术》1994,23(5):238-239
分析了镀银件变色的原因和镀银件变色膜对电子产品性能的影响。变色膜的去除方法以及采用浸涂DJD—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的防银变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分子中含有长链烷基的有机酸酯缓蚀剂A溶液对康风连续挤压铝管进行在线钝化处理,A分子在铝管表面迅速自组装成致密疏水的耐蚀膜.用析氢试验、盐雾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等检测钝化铝管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铝管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该钝化剂对铝管钝化成膜的时间少于2s,且钝化液中不含重金属和氟化物等有害物质,通过欧盟ROHS标准,具有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国内外对不锈钢腐蚀的研究已大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列出了不锈钢的常见腐蚀类型,从优化钢材组成、表面钝化处理、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钢材表面涂层技术及自组装缓蚀功能膜技术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有机分子自组装膜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应深入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化学钝化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铬酸钾法和BTA钝化技术,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钝化.应用浸泡实验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钝化膜在人工体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化学钝化改善和提高了耐蚀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抗变色能力.其原因是由于合金钝此膜的化学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7.
用电化学测量法研究不同组装时间、不同组装浓度和不同pH情况下谷氨酸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对铜在0.5 mol/L HCl中的缓蚀作用,考察碘离子和谷氨酸单分子膜的协同作用,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探讨谷氨酸在铜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谷氨酸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随组装时间和组装浓度的增加递增,最佳组装条件是在10 mmol/L组装溶液中组装12 h;在 pH=10下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缓蚀作用要优于其他pH下形成的自组装膜,碘离子的加入可进一步提高谷氨酸自组装膜对铜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碳钢表面制备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自组装膜,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找到最佳组装工艺条件。通过Tafel曲线研究了该工艺条件下自组装膜对碳钢在10%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水解55h后,温度为40℃、pH值为4.5、V_(苯基三乙氧基硅烷)∶V_(超纯水)∶V_(无水乙醇)=2∶5∶45时,溶液的电导率最大。该条件下自组装膜对碳钢有良好的缓蚀效率,随着组装时间的增加,对碳钢的缓蚀效率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化学方法在银币表面制备了十八烷基硫醇组装膜(C18SHSAMs),并通过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其在0.5mol/LNaCl+0.01mol/LNa2S溶液中的抗变色性能。结果表明:银表面形成SAMs后腐蚀电位正移30mV;阴极氧去极化和阳极银的硫化过程均受到抑制,对阴极极化过程的阻滞作用较阳极极化过程明显;银表面成膜后,容抗弧、电荷传递系数Rt增大,双电层电容Cd降低。有效提高银币的抗变色性能。银表面C18SHSAMs的形成过程符合两阶段模型。膜初始吸附阶段(I)为2级Langmuir吸附,重整结晶阶段(Ⅱ)为1级Langmuir吸附,动力学公式分别为,Ⅰ阶段:ctctt11.7061.706,Ⅱ阶段:0.5471ectt。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n(k)=–5826/T+26.5,自组装过程表观活化能E=48.4kJ/mol,化学吸附为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0.
自从铵盐镀锌投入生产后,经过广大电镀职工的努力,对故障处理的规律已基本上掌握了。近来,很多单位先后发现有的铵盐镀锌产品钝化膜在贮存中会发生变色现象。即在进仓库时外观是很正常的彩虹色钝化膜,存放一段时间后,钝化膜表面有一大部分会发生变色现象。彩虹色的膜变成深紫色、深褐色或灰褐色的膜,影响了外观质量。而变不变色在进仓库时又看不出,变得快的在二、三天内就变,变得慢的要过好几个月才发生,其它镀层又未有这种故障的“先例”,因而给揭开钝化膜变色原因的工作增加了一种“神秘感”。钝化膜为什么会变色呢?很多单位做了不少试验,对我们启发很大。我们也在本文中谈谈在实践中对防止铵盐镀锌钝化膜变色工作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