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略  熊宸  蔡铭 《计算机工程》2021,47(3):83-93
手机信令具有时空序列性以及数据量大、采样频率不均、定位精度低与基站振荡等特点,导致传统手机信令聚类方法数据密度分布不均、时空开销大且聚类效果差。提出一种用于手机信令的时空密度轨迹点识别算法。将手机信令数据网格化以统一评估尺度,根据振荡噪声特征对网格簇进行时空联结减少空间不确定性和计算量,结合网络轨迹的曲折性以及移动与停留时间重新定义网格簇内轨迹点时空移动能力,计算网格簇的时空密度以判断用户停留区域,并采集具有移动停留标签的轨迹数据以验证算法有效性和识别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精度较改进DBSCAN算法更高,适用于识别手机信令数据停留区域,对复杂轨迹停留区域的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电脑》2019,(23):14-16
在日常移动通信过程中,用户所接入的基站随着用户的位置移动而不断发生切换,产生了一系列的手机信令数据。信令数据中的接入基站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手机用户的位置,反映手机用户的位置变化和活动规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通过构建有效的手机用户交通出行特征识别算法,对移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手机信令数据,特别是信令数据中的基站位置变化特征进行采集分析,进而实现对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手机信令数据存在的精度不高、时间间隔大、信号"乒乓切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NBC)的方法来利用手机定位数据识别居民出行起讫点(OD)。首先,利用80位志愿者连续1个月记录的出行活动数据,依据职住距离分类统计移动和停留状态下的条件概率分布;其次,建立用于表征用户移动停留状态的两个特征参数指标:方向夹角和最小覆盖圆直径;最后,依据NBC原理计算用户的移动或停留状态概率,将连续两个以上为移动状态的过程集聚为出行OD。利用厦门市移动的手机定位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人均出行次数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误差为7.79%,具备较高的精度,出行OD的分析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真实出行规律。  相似文献   

4.
将Android手机与Google卫星地图结合,可作为便携易用的室外导航控制器.利用Google卫星地图提供的环境数据,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进行智能轮椅室外导航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信息融合,以提高轮椅位姿估算精度,建立基于行为的动态路径规划算法,实现局部未知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通过室外导航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时代所产生的大数据能够为交通研究者带来大量信息,基于智能手机采集交通出行大数据,利用基于粒子群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了交通出行方式识别研究。在分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于建模的特征变量,之后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并基于成都市的实证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与出行方式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识别正确率为95.1%,高于决策树、BP神经网络、基于网格搜索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且该模型在时间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在出行方式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功能区识别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依赖于影像和兴趣点(POI)分布数据进行识别,但多将区域内不同出行行为的人群混杂在一起,没有考虑不同群体对区域产生的不同影响。结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思想构建城市功能区识别模型UFAI,通过学习不同功能区人群出行活动的特征识别相应功能区。基于大样本粗粒度的匿名轨迹数据,刻画并提取个体出行特征,依据个体的出行特征划分人群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并训练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城市功能区识别。选取北京市2 000万匿名用户10个月的手机信令数据作为人群出行轨迹数据,使用UFAI模型进行计算,并与决策树、随机森林、集成学习梯度提升决策树等7种传统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UFAI模型的F1值达到0.95,与对比模型相比提升了0.10~0.29,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手机定位信息的地铁乘客出行路径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轨道网络环境的下出行路径选择问题,传统方法采用理论推算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基于手机定位信息的出行路径辨识方法,利用手机用户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产生的信令事件数据,根据其在地铁中的正常位置更新规则得到出行路径,针对信令数据存在缺失的情况,以用户的其他信令事件数据及K短路校核法,对路径的有效性进行检测,进而得到实际出行路径。实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用户出行路径与真实路径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搜狗手机地图5.3版正式上线。与上一版相比,新版地图增加了时下最便利的打车功能,加上此前的自驾导航、公交换乘、步行指引等,基本覆盖了用户日常所有的出行方式。同时,还整合了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团购服务,让您出行消费更优惠更省心。说走就走地图打车一步到位搜狗地图联手覆盖面最广的滴滴打车,将备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功能整合进手机地图,不需切换APP即可叫车,给用户出行带来新的便利。点击下方菜单"身边",用户点击最上方的"叫车"即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于包含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各类交通出行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一种Spark和MongoDB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手机用户交通出行轨迹,然后进行城市区域间交通流的分析。以北京市海淀行政区和三里屯商业区为例,分析区域间交通流量的吸引和发生关系,最后使用OpenLayers提供的JavaScript类库将研究结果进行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多数手势识别算法对于形状变化较大的手势鲁棒性不强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DTW(Dynamic Time Warping)的手势识别算法。论文采用ASL手势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通过图像预处理得到手势的轮廓,再对手势轮廓中心点到轮廓点的距离和轮廓曲率等特征进行提取,最后利用DTW算法寻找规整路径的方法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DTW算法进行手势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识别一幅图像中的手势平均时间小于0.1s,适合于实时手势识别。  相似文献   

11.
易军凯  李正东  李辉 《计算机科学》2016,43(Z6):361-364
针对现有手机中不良软件难以监测和识别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手机流量监测系统,采用非侵入式方法获取手机流量数据,根据特征采用ID3算法建立决策树模型,再根据此决策树规则对流量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手机流量类型的识别准确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交通模式识别中非步行交通模式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后的LightGBM算法结合移动端的交通模式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数据集进行了滤波处理,选取了三轴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这3种传感器数据的时域和频域特征作为模式识别特征量,然后通过采用Filter相关性度量CFS算法对特征进行打分排序,选择最优特征集,最后识别过程采用分层识别算法和基于居民出行规则与一阶隐马尔科夫链改进的K-lightGBM识别算法对交通模式进行识别,同时采用部分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识别多种交通模式,而且对居民的交通模式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较高,达到了94%。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公共交通数据的可视分析方法很难在不同空间粒度下对乘客时空分布、客流时空分布、区域间客流时序变化进行多任务分析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一个多视图融合的可视化分析系统。该系统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卡数据、车辆GPS数据、地铁和公交线路信息,利用出行链路模型和基于出行时空特征的回归模型完成了乘客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推断;然后,设计了层次聚类的地图可视化方法,结合了融合方位信息的玫瑰图和动态对比堆叠折线流图来分析各区域间的客流时序特点、关联关系;最后,利用真实的深圳市公共交通数据的可视分析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星敏系统常见的三角形识别算法数据冗余量大、识别速度特别是初始识别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心圆分割的大视场(FOV)星图识别算法。在分析星图信息以获得其主星的基础上,围绕主星以一定的半径画8个同心圆,再根据各星的坐标统计每个圆环内的星数量,从而得出主星的伴星分布向量。以同样方法基于基本星表构建相对应的导航星特征库,然后利用伴星分布向量与特征库进行模式匹配,从而得出星图识别结果。对特征库中的数据,根据各向量的第一维元素大小进行排序,以加快算法的识别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需的导航星特征库存储空间小,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抗噪性与较高的识别率,能够以95.3μs的识别时间达到88.9%以上的正确率,可与其他识别算法相结合,执行于不同的阶段,实现更高效、准确的天文导航。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通过蜂窝基站定位的精度不够高和信令数据产生的不确定性,所以通过手机信令数据估计交通信息参数的精确度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速路车辆速度参数是评估道路服务质量最常研究的参数之一,目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交通参数估计基本步骤为数据收集及预处理、地图匹配、用户路线匹配确定和交通信息参数估计。在此基础上,根据物理运动学知识,针对手机信令数据产生的不确定性和容易参杂平行公路噪声用户数据的影响,提出一种融合距离加权的改进车辆速度计算方法,并在此方法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消除平行公路干扰数据的车辆速度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度。利用某移动公司提供的平台进行实例验证,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作为性能指标,该方法模型性能均优于传统方法模型,并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比传统方法降低10%左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人工智能算法引入电网调度业务,结合调度规程和指令规范,通过语音识别平台实时转化调度电话为文本信息,对于识别的文字通过语义理解、深度学习提取关键词,识别和探测业务场景。利用提取的关键信息在电网操作平台基于电网实时状态校核、调度业务场景规则进行校核和防误。通过语音平台对于不规范和不正确的调度指令进行告警和提示。通过运行操作历史大数据不断学习发现规律,建立完善的调度业务知识图谱,不断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和场景探测的准确度,进而实现调度电话业务24小时安监的功能。本系统实现了操作全过程状态、潮流等全链条智能防误管控,可解决电话下令时由于监护不到位、下令不规范、调度指令理解错误等情况发生时,调度误下令、误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图匹配技术被广泛用于GPS导航、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分析等领域。针对目前城市浮动车数据量日益庞大,地图匹配算法实时性差、匹配率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分析的地图匹配算法。算法在对城市路网建立网格索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空间几何、路网拓扑信息及上下文因素对选取GPS投影点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匹配效率和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满足工程应用中浮动车地图匹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立有效的道路拥堵可视化系统,对智慧城市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基于车辆密度分析法、车速判定法、行驶时间判定法等模式单一,可信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plus)的道路拥堵识别可视化方法。方法 引入分块并行计算,相较于传统密度算法,可以适应大规模轨迹数据,并行降维聚类速度快。对结果中缓行区类簇判别路段起始点和终止点,通过曲线拟合和拓扑网络纠偏算法,将类簇中轨迹样本点所表征的路段通过地图匹配算法匹配在电子地图中,并结合各类簇中浮动车平均行驶速度判别道路拥堵程度,以颜色深浅程度进行区分可视化。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DBSCAN+算法相较现有改进的DBSCAN算法时间复杂度具有优势,由指数降为线性,可适应海量轨迹点。相较主流地图产品,利用城市出租车车载OBD(on board diagnostics)数据进行城区道路拥堵识别,提取非畅通路段总检出长度相较最优产品提高28.9%,拥堵识别命中率高达91%,较主流产品城区拥堵识别平均命中率提高15%。结论 在城市路网中,基于DBSCAN+密度聚类和缓行区平均移动速度的多表征道路拥堵识别算法与主流地图产品相比,对拥堵识别率、通勤程度划分更具代表性,可信度更高,可以为道路拥堵识别的实时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异常数据识别对于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安全监测系统中异常数据一般只占数据总量的1%左右,不平衡性是此类数据的固有特点。目前多数机器学习算法在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分类预测准确率和灵敏度都相对较差。为了能准确识别异常数据,以煤矿分布式光纤竖井变形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平衡数据集、基于去重复下采样(RDU)、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和随机森林(RF)分类算法的煤矿监测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RDU算法对多数类数据进行下采样,去除重复样本;利用SMOTE算法对少数类异常数据进行过采样,通过合成新的异常数据来改善数据集的不平衡性;并利用优化后的数据集训练RF分类算法,得到异常数据识别模型。在6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异常数据识别准确率平均值达到99.3%,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实现汽车自动驾驶的关键基础设施,自动驾驶地图能够提供大量准确且语义丰富的数据来帮助用户以更精细的尺度了解周边环境状况,辅助感知、定位、驾驶规划与决策控制,满足智能时代多种高层次的应用需求,进而切实推动我国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的发展与商业化应用。自动驾驶地图的数据标准作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应用的指导性规范之一,是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标准化的基准。当前我国自动驾驶相关领域对自动驾驶地图标准化的需求迫切,地图数据标准化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解决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标准化问题,切实推动自动驾驶地图的高效发展,本文对自动驾驶地图的数据标准进行比较研究。首先介绍国内外主流的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标准,然后针对其中4种:导航数据标准(navigation data standard,NDS)、OpenDrive、智能运输系统智能驾驶电子地图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和道路高精度电子导航地图数据规范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主要从数据结构、数据模型、地图渲染和协同应用4个维度展开,并在各个维度上给出数据标准编制时建议遵循的原则。基于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总结出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标准编制时建议遵循的原则。通过对自动驾驶地图的数据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总结出数据标准编制时建议遵循的原则,这些建议遵循的编制原则对我国相应规格标准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