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建立人体颈部三维立体模型是研究服装领口与颈部之间作用力的前提,是预测颈部服装压力、优化领型设计的基础。为此,以200名在职男性颈部形态分类为基础,挑选20名颈型相似的青年男性,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枕骨下沿与颈根之间12 cm的40个颈部截面点云图;再用Mat Lab软件处理,获取颈部截面坐标;之后将颈部三维坐标输入Solid Works软件,即可输出颈部皮肤层三维模型;运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包含骨骼层、软组织层的颈部三维模型,并利用服装穿着压力与三维模型曲率的关系进行模型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三维颈部模型高度有效,模型对服装压力的预测以及服装领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服装领部设计的人体颈部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颈部生理运动特征,通过三维人体测量提取了人体颈部相关数据,分析了颈部截面形态、前后颈根比例、立体形态分类,为服装领部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年男性颈部分类与尺寸规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灿艺  张欣 《纺织学报》2007,28(1):91-94
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对200名在校男大学生进行人体测量,结合服装领型结构设计所需尺寸,提取了青年男性8个颈部相关尺寸,提出相应的分类指标;利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分类指标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把青年男性颈部细分为7个类型,并计算出各类型颈部中间体数值和各部位的分档数值,组成青年男性颈部尺寸的规格系列,该规格系列可为男装领型的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尺寸参考,服务于服装规格制定和成衣生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对100名19~26岁的青年女性进行人体测量,提取女性颈部的颈根围和颈中围尺寸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各变量的特点,总结人体颈颈部特征并划分人体颈部形态,并以女士立领为例绘制出不同颈部形状的的领子造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先进的非接触式激光三维人体测量,采集了200名19~26岁青年男性颈部相关15个细部尺寸,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提取了领型结构设计相关的颈部特征尺寸,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颈部特征尺寸与人体基础部位的回归关系,利用所提取的特征尺寸计算出毛衫领型的设计规格,并采用Primavision辅助羊毛衫设计软件中的吓数纸模块设计出羊毛衫领型样板.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青年男性体型描述与体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静  李毅  张欣 《纺织学报》2010,31(5):107-111
 介绍了应用三维人体测量数据进行青年男性体型描述与体型分类的方法。应用三维人体测量仪测量了236名我国西部地区的青年男性人体数据,并在SPSS软件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二十几年前的人体测量数据相比,我国西部地区青年男性人体体型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现行的服装号型标准中将体型分为4类的方法急需改进。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最终将男性体型分为7类,分类结果较为理想。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青年男性体型现状和制订新的服装号型标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几何法研究基础领窝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灿艺  张欣 《针织工业》2006,(12):24-25
通过三维人体测量采集青年男性颈部及人体相关尺寸,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几何方法确定了青年男性基础领窝结构中横开领与直开领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对200名年龄在19~26岁之间男大学生随机取样,进行三维测量;对影响人体颈部结构造型的10个相关部位尺寸数据进行频数分布、聚类和相关分析;得出决定并区分男性颈部的特征指标,为提高服装领部的合体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下游地区的323名中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与男衬衫规格尺寸有关的人体体型数据,运用EXCEL工具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不同体型中领围与总肩宽、领围与胸围、领围与袖长的覆盖率,探讨了提高中老年男衬衫号型覆盖率的可行性方案,为服装业生产中老年男衬衫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参考数据,为消费者购买衬衫提供了选择规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参照服装量身定制细分服装号型来提高合体性的思想,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人体尺寸,提出服装领部号型可以表示为:颈根围/颈型分类,并统计出服装领部号型系列。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青年女子群体体型特征的变化,提高服装原型适体度和适用性,建立2020版东华女装原型。在2008版东华女装原型的结构基础上建立假设原型,对56名18~29岁的青年女性进行真人着装的假设原型样衣修正实验;对修正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调整原型控制部位回归关系,并探究原型臀围部位的松量分布规律。通过样衣修正实验可知,青年女性颈根围增大、肩斜趋于平缓、略呈现驼背趋势。原型在2008版东华原型基础上发生的调整为:在前横开领、后横开领、后直开领、前胸宽、后背宽、肩胛骨省道处回归关系公式发生变化,后肩斜角度减小;臀围松量在前、侧、后部位的分布分别为19.0%、60.4%、20.6%,据此建立2020版东华原型,提高了服装原型对不同款式服装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以人体颈部形态和衬衫领基本结构为基础,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分析男、女颈部形态对衬衫领结构设计因素的影响,通过立裁实验研究不同翻领宽和领座高条件下的衬衫领下落量和领面后中心缩进量以及其相互关系,为实际平面版型结构设计提供立体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人体生理构成特征,运用立体裁剪方法,对其颈、肩与款式形态的相互适应性进行了从原理到形态造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人体颈、肩与服装领、身结构呈"凹"省形态;领子造型时,必须以其"凹"省形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满足人身体颈、肩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青年男性颈肩部形态分类并实现基于照片的自动识别,首先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180名男大学生颈肩部的点云数据,测量了22个与男性颈肩部形态相关的特征参数;然后根据变异系数分析选取前倾角、背入角、肩斜角、颈肩宽比、颈横矢径比作为聚类分析变量,对颈肩部形态进行分类并总结判别规则;最后结合人体二维照片提取体型分类所需参数,构建了颈肩部形态自动识别系统。结果显示:青年男性颈肩部形态可分为落肩圆颈体、前倾圆颈体、宽颈直体3类,构建的形态自动识别系统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3. 33%,说明本文方法可行且有效,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立领造型的合体性和美观性,探究立领结构参数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二者的理论模型,绘制不同领高、起翘量和领口旋转角度的64个立领样板,使用虚拟试衣技术完成立领二维到三维的转换,对立领造型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立领造型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领高与领深等7个...  相似文献   

16.
周悦 《丝绸》2012,(1):45-47
对人体颈部形状进行研究,寻找颈部与衣领的关系,将颈部与衣领结构紧密结合。通过对颈部测量,以纸样展开的方法,得出无领、立领、翻驳领等的结构原理,并对不同领型进行拓展设计,使衣领设计与颈部造型达到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从"人体-服装-环境"整体论思想出发,结合当今热门环境问题"雾霾",设计研发一款具有防霾功能服装。探究其服装的立领高度、领口上口围度以及立领夹角度数与人体面部的关系,从而确定服装领部的造型要素。根据人体颈部活动范围等相关探究共同制定其设计方向。防霾功能服装风格以工装夹克为主,创新在于其领部夹层可换取活性炭滤片插片及领部的可拆卸清洗和领口线上口线的可塑设计,使其更贴合鼻型面部,从而达到更好的防霾功效。  相似文献   

18.
张中启 《纺织学报》2014,35(1):102-0
为研究针织毛衫圆形领尺寸变化规律,参照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160∕84A)基本领口,对原型领窝的横开领,前、后直开领进行开宽、开深。在横开领开宽量一定的情况下,分别测量不同直开领开深量下针织毛衫圆形领前、后领口弧长尺寸,并对这些尺寸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解针织毛衫圆形领前、后领窝弧长的变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针织毛衫圆形领前、后领窝弧长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针织毛衫圆形领纸样设计及服装智能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