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鹏  王兴民 《电子学报》2016,44(5):1240-1246
在以监测为目的的水下传感器网络中,较好的网络覆盖率和连通率是完成监测任务的重要保证.以改善覆盖效果为目标的水下覆盖保持路由算法NCPR算法相对比LEACH-Coverage-U算法有效的延长了网络覆盖时间,但是该算法连通性表现较差,同时存在靠近SINK节点的簇首由于需要转发大量数据而过早死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的网络不均匀分层的覆盖保持路由(Network Unevenly Layered Coverage Preserving Routing,NULCPR)算法,由SINK节点开始逐层向下建立网络,同时每层网络节点通信半径也随层号增加而逐渐增大.每层网络独立运行NCPR算法以使该层节点成簇,并通过簇首向上建立连通链路以保证网络连通.仿真结果表明,与NCPR算法相比,NULCPR算法提高了网络连通率以及覆盖率,并且降低了网络能耗,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付菁波 《电子科技》2013,26(6):124-127
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以最节能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sink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LEACH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能耗均衡的路由算法。此算法在考虑节点剩余能量的基础上采用两分法选举簇首,然后簇首通过能耗代价函数计算出一条能耗最小的路径,以多跳转发的方式将数据传送到sink.,为了进一步减少节点的能耗,算法在簇内采用了数据聚合机制。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均衡了网络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高能效收集数据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簇树的路由算法ETRA(energy-efficient tree-clustered Routing algorithm).首先,ETRA利用改进的最小ID算法实现对网络的平衡分簇;然后,通过簇首信息交换,构建从簇首至sink节点的数据汇聚树;最后,在数据收集阶段,数据从成员节点传送至簇首节点,并通过数据汇聚树传送至sink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分簇协议相比,ETRA获得了更均衡的分簇结构和更长的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面路由难以适应较大规模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局限,该文提出一种能更好地适用于较大规模网络的分簇路由算法DLCR(Dynamic Layered Clustering Routing)。该算法将网络自上向下划分为多层,并选择层内与sink节点距离较近、剩余能量较高的节点作为簇头节点,从而降低簇头节点的通信能耗。为了避免同一节点连续被选举为簇头节点,提出一种动态分层机制,每一轮数据采集周期都将网络重新划分为多层。实验证明DLCR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降低了网络的能耗,延长了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间节能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钢  朱佳奇  陈世志 《通信技术》2009,42(11):135-137
针对基于分簇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间路由协议,让簇首和Sink节点直接通信或通过簇首节点转发数据造成能耗不均,节点过早死亡的缺陷。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网关节点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间路由算法,通过簇头与网关节点、网关节点自身建立虚电路,制定存储转发路由,将数据转发给Sink节点。并引入延时等待机制,增强了簇间信息的融合度,此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仿真表明在能量节省等性能上与传统簇间路由算法相较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LEACH和PEGASIS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簇首成链的分层分簇路由协议CHCRP(A Chain-cluster Base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Routing Protocol).CHCRP算法把网络分成多个层次,对LEACH协议的簇首选取机制进行改进,采用一跳竞争机制使得簇首分布均匀.为了减少链式路由的时间延迟,簇首间通过分层形成"主链"和"从链"多跳通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均衡簇首间通信能耗,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存周期并且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路灯监控系统中为节省网络节点能耗和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出一种无线传感网链状路由算法(CRASMS)。该算法根据节点和监控区域的信息将监控区域分成若干个簇区域,在每一个簇区域中依次循环选择某个节点为簇头节点,通过簇头节点和传感节点的通信建立簇内星型网络,最终簇头节点接收传感节点数据,采用数据融合算法降低数据冗余,通过簇头节点间的多跳路由将数据传输到Sink节点并将用户端的指令传输到被控节点。仿真结果表明:CRASMS算法保持了PEGASIS算法在节点能耗方面和LEACH算法在传输时延方面的优点,克服了PEGASIS 算法在传输时延方面和LEACH算法在节点能耗方面的不足,将网络平均节点能耗和平均数据传输时延保持在较低水平。在一定的条件下,CRASMS算法比LEACH和PEGASIS算法更优。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针对现有算法随机选择簇首、簇结构不合理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有效的分簇路由算法EERA.EERA采用新的簇首选举、成簇,以及构建簇间路由算法,基于节点剩余能量与节点的相对位置选择簇首、成簇,使剩余能量较多的节点优先成为簇首并且各簇首能较均匀的分布在网络区域内;构建簇间路由时将最小跳数路由算法与改进的MTE算法结合起来,在簇间形成最小跳数、最小能耗路径.仿真结果表明,EERA算法可以均衡全网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9.
WSN中能量有效分簇多跳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分簇路由算法存在的能耗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能量有效分簇多跳路由算法,该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簇首时引入簇内平均剩余能量因子,根据上一轮结束后簇内各节点剩余能量和簇内节点的平均剩余能量的比值更新簇首在所有节点中所占的百分比;二是要求簇首根据MTE多跳路由协议与基站通信,从而均衡WSN整...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2015,(18):26-29
针对LEACH算法簇头选取及能量消耗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能量、距离和节点度的分簇路由算法CMEDD,通过均匀分簇减少重建过程,对簇头选举公式进行改进,合理选择簇头,从而均衡节点能耗。采用基于代价因子的单跳和多跳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算法和RMCRW算法相比,CMEDD算法能够有效均衡节点能耗,可相对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1.
移动通信已进入4G时代,TDD-LTE作为中国移动的主要4G覆盖制式,在经过二期的建设以后,已经基本覆盖了城市和县城,农村的LTE覆盖正在展开。那么,LTE在农村覆盖会呈现什么情况呢?本文通过对农村单站和成片基站的测试,初步总结了一些TDD-LTE在平原农村覆盖的经验,为移动以后在农村铺开建设提供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城区场景分析着手,介绍城区LTE网络存在的深度覆盖不足问题,提出适合城区场景的室内外深度覆盖方案;同时,给出农村区域LTE网络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已实现有线宽带建设的覆盖,除极个别区域的特殊情况外。现存未覆盖区域主要分为边缘覆盖困难及拆迁后的新建两种,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有线宽带建设覆盖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设计及建设方案,并就部分覆盖困难的特殊区域提出相应建议。多数方案均经实际工程实施论证,实际经验和教训均取自实际项目。  相似文献   

14.
4G方兴未艾,5G已然走来。5G业务的多样化,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室内网络。5G具有高频、高流量、高流量、高可靠性等特征,传统的室内解决方案无法有效满足其业务需求,多样化、组合式室内解决方案等逐步成为主流。文章分析了室内5G业务需求和传统室内解决方案面临的问题,提出4种解决方案,并对其和传统室内解决方案进行组合式分析,最后给出了分场景的适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向阳 《移动通信》2013,(22):39-43
通过详细介绍新疆联通WCDMA网络当前的建设情况和建设难点,并结合城区的深度覆盖、道路和农村的广度覆盖难点以及室分外引、大功率改造等技术手段,对不同场景TWCDMA网络的建设完善策略及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进一步完善WCDMA刚络的整体覆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覆盖水平、干扰、VoLTE业务体验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建立以客户感知为主的深度覆盖体系,同时运用研发的一系列专项优化工具,用以全方位评估网络的深度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one‐dimensional coverage problem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and consider a network deployed along a one‐dimensional line according to a Poisson distribution. We analyze three important parameter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problem, i.e., expected k‐coverage proportion, full k‐coverage probability, and partial k‐coverage probability, and derive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ode density in the network and these parameters. The purpose is to calculate or estimate the node density required for achieving a given coverage probability, which is useful in the deployment of a one‐dimensional network for many applications. We first analyze the expected k‐coverage proportion, then analyze the full k‐coverage probability for k = 1 and the lower bound to the full k‐coverage probability for k > 1, and finally analyze the partial k‐coverage probability for k = 1 and give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partial k‐coverage probability for k > 1.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validated through simulatio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高价值小区深度覆盖问题始终困扰着运营商,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构建一套深度覆盖方案。此方案首先去发现小区深度覆盖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设难点,为方案的提出夯实基础;其次,提出室内深度覆盖思路,在传统的覆盖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小区室内深度覆盖方式;再次,根据小区的建筑特点,构建出5种不同深度覆盖互打方案;最后,进行小区网络优化,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小区实际建设中去,为后期小区网络设计优化提供宝贵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覆盖率驱动的SoC验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盖率数据是验证工程师判定SoC验证完备程度的定性度量,为SoC验证完全性提供了保障,指明了方向.文中以SoC总线仲裁器验证为例,对其结构覆盖率、功能覆盖率、断言覆盖率等多种覆盖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根据覆盖率分析结果反馈到RTL设计代码和测试激励进行修正,直到验证的完整性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在室内及小区覆盖中美化天线的设置原则及分类,并探讨了美化天线在工程中的使用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