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验室装置模拟了兰州地铁2号线直流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影响,并在不同层数收集网、不同网格面积收集网、不同供电方式及不同供电电压条件下进行了直流杂散电流收集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供电方式、供电电压对杂散电流影响较大,若在走行轨与埋地管道间敷设收集网,收集网材料为铜网、收集网为3层、收集网网格面积为16cm2时收集效果最佳,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及提出相应的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埋地金属结构受杂散电流影响极化电位正向偏移的数据和环境中氯离子的浓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地铁杂散电流腐蚀危险性等级的预测模型,并选取了一组样本进行了预测模型的训练,利用此模型对广州地铁一号线整体道床排流网和侧壁结构杂散电流腐蚀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预测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的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发展迅猛,泄漏到大地中的杂散电流可导致埋地管道腐蚀加速。对深圳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的输水管道进行检测,确定管道的自腐蚀电位,探讨试片材质和表面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的规律。结果表明:杂散电流干扰程度与地铁和管道的相对位置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管道与地铁间距离减小,管道受到杂散电流干扰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相同距离下,交叉段受到干扰程度要大于平行段。同时不同材质的管道抗干扰能力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地铁直流杂散电流产生的原理及干扰特点,通过案例介绍了杂散电流干扰程度的测试的手段,并提出了地铁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有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输油管道和电力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由于空间地理位置限制,管线与电力设施不可避免地并行铺设,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干扰源不同,可将杂散电流分为直流干扰与交流干扰.分别从直流和交流杂散电流出发,介绍了杂散电流的主要来源、形成原因及腐蚀危害;了解了二者的腐蚀特征以及腐蚀速率差异.通过调研国内外杂散电流腐蚀的相关研究,对直流腐蚀与交流腐蚀机理进行了系统论述与总结,并对交流腐蚀速率低于直流腐蚀速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别介绍了直流杂散电流与交流杂散电流的排流方法与排流装置,分析了每种排流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实际工况中排流方式的选取提供了参考.最后,针对目前杂散电流腐蚀难点,提出了有待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来自直流运输系统产生的杂散电流对埋地金属管道腐蚀的影响,并通过强绝缘性能的涂层保护、杂散电流收集网、牺牲阳极保护、排流跨接保护等措施来有效减轻或消除杂散电流对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结果表明:采取这几种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缓解杂散电流带来的腐蚀问题,其中排流跨接的保护效果最佳。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单一的防护措施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综合考虑杂散电流的大小以及其他管道的情况,采用灵活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电气化铁路、以接地为回路的输电系统等的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地造成杂散电流的产生,并使埋地管道因杂散电流而产生腐蚀。杂散电流具有强度高、危害大,范围广、随机性强等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对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控制,提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泄漏电流、符合安全距离、增加回路电阻、排流保护和其他保护等措施;并对在强电线路、输油管道上、油库等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的防护方面提出了数种可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城市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原理、对埋地输油金属管道的危害,并结合上海航油管道的案例介绍了杂散电流干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埋地钢质管道受地铁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缓解是管道界的一个难题。本工作尝试使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方式,用强化的阴极保护电流缓解地铁动态干扰对管道的腐蚀影响。馈电试验有助于选取合适的强制电流阳极地床位置以及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输出,取得最优的排流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辨识埋地管道受到地铁杂散电流干扰时管地电位的波动特征.方法 对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4个城市中与地铁轨道邻近而受干扰的埋地管道进行24 h管地电位测试,并利用ORIGIN软件对管地电位数据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统计分析不同城市埋地管道中地铁杂散电流干扰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 管地通电电位对杂散电流干扰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
杂散电流腐蚀规律及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测试,确定不同情况下高压线路对周围埋地金属管道的杂散电流腐蚀影响规律,并在杂散电流腐蚀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杂散电流影响严重的管道实施相应的排流保护措施,确保埋地金属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减少管道穿孔维修机率,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地铁和管道的不断建设,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因杂散电流分布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导致埋地管道的有效防护成为实际工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干扰问题,详细介绍了杂散电流的分类、腐蚀机理和干扰指标,从地铁和管道2个角度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杂散电流分布模型、杂散电流源保护和埋地管道排流措施及其杂散电流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明确了进一步完善杂散电流分布模型的精确模拟和发展新型杂散电流监测新技术对于埋地管道的防护意义重大,并对未来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能够为研究人员开展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研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泄漏到大地的杂散电流日益增多,这些杂散电流会对埋地燃气管道造成干扰。本文对北京市埋地燃气管道所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分析了干扰的程度和范围;研究了管道与地铁相对位置对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管道与地铁间距的减小,干扰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相同间距下交叉点的干扰程度大于并行段。地铁检修站附近的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更大。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周期主要分布在50~200 s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机动轨车及电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引起的杂散电流给埋地钢质管道造成的腐蚀已严重危害管道安全。本文介绍了川气东送金陵支线杂散电流检测判断方法,杂散电流干扰防护措施,并提出了利用锌带排流针对埋地钢制管道直流腐蚀进行防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埋地管道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管道平行或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由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别从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现场监检测、评判标准及其缓解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干扰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未来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某天然气管道受到了剧烈杂散电流干扰。通过电位监测对管道受到的干扰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了杂散电流流入、流出规律,并确定了干扰的分区。通过馈电试验研究了增大阴极保护电流对抑制电位正向偏移的作用。结果表明:管道受强烈的地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管道两端管段互为直流杂散电流流入流出区域,管道中间管段与两端管段互为直流杂散电流流入流出区域;阴极保护电流可以有效抑制管道电位正向偏移,但是抑制范围(长度)是有限的。地铁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问题需要地铁方与管道方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长输天然气管道途经城市建设投运地铁的情况日益增加,地铁和埋地管道平行或交叉的相关情况越来越多,地铁杂散电流对管道造成的干扰影响日趋严重,越来越被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单位所关注。本文对地铁杂散电流干扰规律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目前已有国内外与地铁杂散电流干扰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统计了国内各个城市地铁杂散电流对管道干扰的现状,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干扰对埋地管道造成的危害,提出了解决问题途径与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走访我国华中地区在役和在建的地铁站点隧道环境,调查钢轨腐蚀状况。对隧道内水质化学成分、钢轨腐蚀产物微观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钢轨腐蚀程度不同,结合隧道内水质化学成分,可以将钢轨的腐蚀环境分为潮湿大气、污水浸泡、水泥砂浆覆盖及杂散电流。在上述4类服役和存放环境下,钢轨的腐蚀程度均不相同:潮湿大气腐蚀条件下钢轨(在役)腐蚀产物致密、稳定,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污水浸泡与水泥覆盖条件下,钢轨(在建)发生了Cl-参与下的鼓泡状局部腐蚀和氧化层全面腐蚀,而杂散电流腐蚀(在用)则直接造成了轨底缺损,是目前所见腐蚀速率最快、程度最重的钢轨腐蚀情况。针对不同环境下的钢轨腐蚀,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地铁杂散电流评价方法的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出了地铁杂散电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MATLAB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广州地铁一号线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得到的数据对杂散电流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减少漏报率,提高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状态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论述了城市地铁交通杂散电流的产生机理以及对周围结构物产生的危害,介绍了国内已有地铁交通城市的杂散电流腐蚀及防护情况。通过国内杂散电流检测实例,给出杂散电流检测方法,并给出预防或治理杂散电流腐蚀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