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优越性。方法: 将全部 298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 对照组 142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 14 日内病死率、 死亡原因、 感染发生率和随访 21 日欧洲卒中积分(ESS)和90日Barthel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MBI) 。结果: 治疗组14日内病死率为 3.8%,其中死于非脑内原因者占 16.7%, 感染发生率 22.4%; 对照组分别为 6.3%、33.3%、2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1日ESS评分治疗组为(84.6±11.1) 分,对照组为(68.1±10.4) 分; 随访90日MBI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比常规治疗模式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提倡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五年来收集的25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上报总数偏少,特别是护理人员上报ADR的数量仅占8.92%。在258例ADR报告中,21~80岁年龄段ADR发生率较高,占8.98%~22.09%;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发生率最高,占67.05%;累及各系统ADR以对皮肤及附属器官损害发生率最高,占41.08%;在引发ADR的各类药品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42.64%。结论: 药物不合理应用可使ADR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3.
陈小苹  陈学福  崇雨田 《金属学报》2004,9(10):1190-1192
目的: 观察单用或联合应用泛昔洛韦和肝炎灵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探讨泛昔洛韦及泛昔洛韦和肝炎灵联合应用抗HBV 的疗效。方法: 112 例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 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3 组。泛昔洛韦组:39 例, 泛昔洛韦500 mg, tid; 肝炎灵组:33 例, 肝炎灵4 ml, 肌注, qod; 联合用药组:40 例, 泛昔洛韦+肝炎灵。每组治疗24 周, 随访24 周。治疗前与治疗后1 、3 、6 、12 个月时复查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 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3 组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43. 6 %、18. 2 %、72. 5 %, ALT 复常率分别为69. 2 %、48. 5 %、90. 0 %, 联合用药但与肝炎灵组、泛昔洛韦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17. 9 %、9. 1 %、25. 0 %;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0. 3 %、9. 1 %、17. 5 %, 3 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24 周3 组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28. 2 %、15. 2 %、50. 0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12. 8 %、9. 1 %、27. 5 %。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泛昔洛韦抑制HBV DNA 优于肝炎灵, 联合用药能提高HBV DNA 阴转率, 泛昔洛韦对促进HBeAg 阴转、HBeAg/抗-HBe 血清转换的作用不明显, 联合用药也未能提高此作用;但联合用药增加HBeAg 阴转的持续应答率。  相似文献   

4.
高庆元 《金属学报》2015,20(3):323-326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试验组(合奥美拉唑联合黄芪建中丸组),治疗4周。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显著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试验组痊愈30例,显著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的主要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7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比单用奥美拉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电流钳记录动作电位和电压钳记录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原液含银杏黄酮甙0.804 g·L-1, 银杏内酯0.06 g·L-1)明显缩短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 1 ∶800 稀释液致APD90 缩短13 %(P <0.05), 1 ∶200 稀释液致APD90缩短23 %(P <0.05);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有抑制作用, 在1 ∶800 时ICa-L 峰值降低15 %(P <0.05), 1 ∶200 时ICa-L 峰值降低42 %(P <0.05), 均呈浓度依赖性,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I-V 关系曲线逐渐上移, 但出现电流峰值的电压不变。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缩短APD, 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开放, 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 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春慧  杨白兰  杨章莉  龙文香 《金属学报》2012,17(12):1398-1400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8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每组均连续用药1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并予以随访3个月经周期。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45%(18/4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随访3个月经周期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6/40)和37.5%(15/4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能缓解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具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小,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郑文艳  曹于平 《金属学报》2008,13(6):699-703
目的: 评价国产托拉塞米注射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水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平行试验设计,试验组采用托拉塞米注射剂,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注射剂。共入选208例患者,可评价病例201例。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9.0%及96.1%;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后24小时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8%和2.88%(P>0.05)。结论: 托拉塞米注射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水肿临床疗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1675G位点上A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用药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其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醋酸甲孕酮微晶水混悬剂(MPA)的避孕作用、副反应和可接受性。方法 292名哺乳与非哺乳妇女对象在接受详细咨询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试验, 每三个月一次接受注射并随访, 观察期一年。结果 用药期间无一 例发生妊娠, 避孕有效率为100%。哺乳与非哺乳妇女一年总停针率分别为5. 05%和11. 4%。主要副反应为不规则出血, 哺乳妇女与出血有关的主诉发生率(16. 1%)明显高于非哺乳妇女(5. 1%, P< 0. 01)。 未见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 MPA是一种高效的长效避孕针, 经详细咨询后在中国妇女中可获得良好的可接受性, 尤其适合产后哺乳妇女使用。  相似文献   

10.
高儒雅  张亚同  曹国颖 《金属学报》2013,18(10):1110-1115
目的:主要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南(2009),并结合最新的2012《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简本)分析北京医院介入治疗前后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5月北京医院心内科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针对其围手术期及术后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调查共纳入冠心病患者73例,其中行冠脉造影检查4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9例,患者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比例为100%,抗凝药物为27%,β受体阻滞剂为7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计为73%,调脂药物为96%。结论:国内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的使用状况与指南要求存在差距,如何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尽可能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仍是医生、药师和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患者解脲支原体(UU) 对7 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体外药物敏感性, 对培养阳性的150 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 UU 对 7 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的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交沙霉素(96 6.7 %) 、强力霉素(90.67 %) 、美满霉素(88.67 %) 、司巴沙星(58.67 %) 、 罗 红 霉 素 (39.33 %) 、 氧 氟 沙 星(18.00 %) 和阿奇霉素(8.00 %) 。UU 耐药率最高的为氧氟沙星(31.33 %), 其次为司巴沙星(18.67 %)和罗红霉素(18.00 %) 。结论: UU 存在多重耐药, 对UU 进行药敏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止耐药株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黎烈荣  谭异伦  郑颂 《金属学报》2002,7(6):525-528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液家兔直肠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对保留灌肠和口服给药进行比较,为直肠给药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双黄连注射液中主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作为血药浓度定量分析的检测指标,根据药物由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即吸收速率Ka)和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即吸收程度,通常用血药浓度时间(C T)曲线下面积作指标,观察直肠给药的吸收动力学变化。结果 药代动力学数据说明保留灌肠组与口服组间的AUC 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灌肠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0%,口服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则为80.78%;保留灌肠剂和口服剂的达峰时间(Tp 值)分别是0.75 和2.48 h,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保留灌肠在吸收速度方面优于口服;Cmax受吸收量和吸收时间的影响,保留灌肠剂的血清浓度峰值与口服剂的峰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保留灌肠剂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口服剂。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吸收,直肠比口服给药快,血药浓度高,其吸收总量和生物利用度均高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皖南地区成人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成人用药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 1 134 名成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成人用药依从性为 43.30%,用药环境改变、药品疗效差、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经济状况差、用药存在对抗心理、医生和药师指导不明确等是导致用药非依从性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是用药依从的保护因素。结论: 皖南地区成人用药依从性较低,应引起社会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可以从个体、医院和社会三方面入手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 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运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 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 1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 72.6%,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等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 61.5%~1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 34.8%,其次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 54.1%。其中有22株检出ESBL占 16.3%;46株检出碳青霉烯酶占 34.1%。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临床经验用药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可能与产ESBL和碳青霉烯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磷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1997-2006 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48 例磷霉素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临床表现、抢救转归情况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75.44%的患者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史(除药物过敏史不详), 86.21%的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过程中, 其中99.32%的患者治愈或好转, 1例死亡。 结论 磷霉素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以过敏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6.
陈兰凤  金豪杰  高宝斌  卢园园  李军 《金属学报》2013,18(10):1126-113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布托啡诺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罗哌卡因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121例初产妇接受L2-3硬膜外分娩镇痛,前31例患者中第一个患者接受 0.15%罗哌卡因+20 μg/mL 布托啡诺复合液,随后的产妇运用改良序贯法确定布托啡诺的ED50。另90例患者按硬膜外用药不同随机分为 0.08%罗哌卡因+16 μg/mL 布托啡诺(B1组)、0.10%罗哌卡因+16 μg/mL 布托啡诺(B2组)及 0.12%罗哌卡因+16 μg/mL 布托啡诺(B3组)。监测分娩镇痛过程中阻滞平面和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镇静镇痛评分及宫缩胎心;记录麻醉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增加例数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恶心、呕吐 、瘙痒、胎心减速等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布托啡诺的ED50值及ED95值分别为14.79(95%CI 13.91~15.61)和 16.84(95%CI 15.86~20.97) μg/mL。B1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长于B2、B3组(P<0.05),给药后30、60和 90 min 时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2、B3组,停药时VAS评分明显高于B3组(P<0.05);B1组在镇痛后第4~6次宫缩时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2、B3组(P<0.05)。B3组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的例数明显高于B1、B2组(P<0.05)。结论:0.10%罗哌卡因复合16 μg/mL布托啡诺行分娩镇痛时镇痛效果好、无运动阻滞、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朱素燕  胡毅坚 《金属学报》2012,17(8):906-90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基于药品不良事件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方式。方法: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从不同的角度识别药物不良事件,协助医生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可通过采集用药史、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监测血药浓度及检索国内外文献等方面鉴别药物不良事件。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到临床医疗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及时为临床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使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治疗,提高疗效,保障安全和促进医患和谐的实践中发挥作用和体现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厄洛替尼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价肿瘤患者厄洛替尼漏服及补服方案。方法:根据厄洛替尼PPK模型,以口服150 mg qd为给药方案,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动力学模型(NONMEM)软件对患者漏服及不同时间段补服方案(6 h,12 h,18 h,24 h双倍剂量补服)进行10 000次MCS,计算漏服及补服方案下个体治疗窗(ITW)外人群比例和ITW外持续时间(>5%人群),评估各场景下补服方案的合理性。结果:患者漏服厄洛替尼时,血药浓度持续下降至下次用药时间,且影响次日的血药浓度,ITW以下持续时间分别为25.1 h和6.6 h;随着补服时间的延长,ITW以下人群比例从6.82%增加到14.55%,持续时间从5.9 h增加到23.6 h;ITW以上人群比例从5.99%增加到10.74%,持续时间从3.7 h增加到9.7 h。结论:根据MCS结果,患者应提高厄洛替尼用药依从性,避免漏服。一旦出现漏服,可考虑尽快补服,但不建议接近下次给药时间时进行补服或加倍剂量补服,以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Uu) 和人型支原体(Mh) 感染及耐药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472 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472 例中阳性153 例, 感染率为32.42 %。其中Uu 阳性112 例(23.73 %), Mh 阳性11 例(2.33 %), 混合感染30 例(6.36 %), 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χ2=4.157, P<0.05)。支原体敏感性最高的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96.1 %、94.8 %), 耐药率最高的是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69.3 %、60.1 %)。 结论 支原体在体外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 治疗宜首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或交沙霉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加入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后对方案偏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参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分为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未干预组为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在研的受试者,干预组为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在研的受试者,分别统计两组受试者临床试验方案偏离发生的种类及发生率,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临床试验方案偏离的影响。结果: 未干预组与干预组受试者方案偏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3% vs 43.9%,P<0.05),两组之间严重方案偏离发生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37.3% vs 19.7%, 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可降低受试者方案偏离的发生率,为临床药师在肿瘤内科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