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电能源科学》2021,39(6):55-59
以珠海市香洲城区为例,构建基于InfoWorks ICM的城市雨洪模型,采用HR阈值法量化2、10、50年三种重现期暴雨情景下区域危险性,基于百度人口密度热力图、夜间灯光遥感等多源数据获取脆弱性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量化脆弱性,对三种设计暴雨情景下的研究区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并绘制相应的高风险重现期区划图。结果表明,通过百度热力图等非传统数据源能够获取得到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130m的人口密度和GDP密度等精准合理的指标数据,可改善传统数据的空间分布粗糙性和时间滞后性;危险性和风险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易涝城市区域,而脆弱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和经济密集区;随着暴雨重现期增加,区域风险逐渐增大,其中极高风险区面积增长率最高。高风险重现期区划图能够迅速识别不同暴雨情景下的高风险区域,可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高效响应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是保证地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探讨不同降水频率下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风险变化,结合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影响因子,建立了包括洪涝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加权综合法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洪泽湖以上的淮河中上游区域洪涝风险的定量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多发于淮河中上游干流蓄洪区,中高风险区集中分布在流域中部,低风险区分布在流域北部及北部偏西。随着降水频率的增加(12.5%~62.5%),最大日降水量在东部逐渐降低,西南部呈现增加趋势,其高值区由南向北移动;由于脆弱性和暴露性的影响加强,不同降水频率综合风险区划变化表现为风险高值区面积占比先降低后增加,由5.1%减至2.8%又增至15.1%,风险中低值区逐渐转变为中高值区,中低值区面积占比由34.8%减至22.6%,中高值区由28.1%增至35.6%;总体呈现"东部遇水小灾,西部及南部高值区遇涝大灾,北部及北部偏西较安全"的空间分布变化格局。研究结果可为淮河流域的暴雨洪涝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基于熵权和DHGF算法的安全管理评价模型。运用改进的德尔斐法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赋权的思想,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的修正。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形成综合评判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实践表明:该方法集成多种方法的优点,大大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河流健康评价是保护河流的有效措施,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可清楚地认识到河流当前的健康状态。针对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主、客观权重计算,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超标倍数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四种方法得到初步权重,在检验一致性后,基于一致性分析进行组合赋权,将四种赋权方法优化集合获得最终权重,并结合正态型隶属度函数得到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确定江苏省某河流评价结果为良,河流健康状态良好,表明基于一致性的组合赋权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江门市四堡水库生态健康状况,对四堡水库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构建了四堡水库健康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5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确定各项指标权重,使结果更具合理性。利用集对分析法对水库进行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堡水库处于健康水平,准则层中水质指标处于亚健康水平,水库存在向不健康趋势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代化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和河道堤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依据先进性、系统性、可比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导向性等原则,构建了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并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来确定各层指标权重,以避免和消除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缺陷,进而采用物元分析法构建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常熟市江堤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评价结果表明,此评价模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实用性强,评价结果符合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7.
依据生态健康的涵义,针对三峡库区脆弱生态典型区生态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计量模型,并评价了三峡脆弱生态典型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为三峡库区生态规划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了3层次13指标的沼气提纯技术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从技术成熟度、产品气性能、设备适应性、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5个方面对13个指标进行了权重排序,得出最重要的3项指标分别为产品气纯度、甲烷回收率和对不同来源沼气的适应性,其权重分别为0.179 6,0.111 1和0.105 4。在该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5种常用沼气提纯技术进行适合中小型沼气工程提纯系统应用的排序,得出其顺序为膜分离法、变压吸附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深冷分离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使用,减弱了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影响,避免了熵权法偏离实际生产的可能,为沼气提纯技术的筛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模糊综合水质评价法在权重赋值方面的不足,通过基于博弈论集合的模型,对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法)计算的主观权重和CRITIC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提出基于FAHP-CRITIC-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水质评价法。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5条骨干河道为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水质综合类别;同时,将新建方法评价结果与传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传统模糊综合水质评价法及基于AHP法和熵权法的模糊综合水质评价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改进的模糊综合水质评价法兼顾主、客观权重,指标赋权更加科学,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权重赋值等方面的不足,利用AHP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计算出各水质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乘积归一法和加权平均法对权重进行组合,提出基于AHP与变异系数组合赋权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以竹皮河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基于AHP与熵权组合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传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竹皮河四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不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与实际情况相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变幅水源水位条件下的泵站取水方式对取水可靠性、工程造价和取水建筑物安全均影响较大,合理评价不同取水方式是工程设计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此,构建了一套由3个定量指标和14个定性指标组成的两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评价指标进行主观和客观组合赋权,基于隶属度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不同取水方案的综合评价和优劣排序,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全面,赋权方法合理,评价方法更好体现了方案比选的不确定性。工程实例应用检验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单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因地制宜设计最优LID设施组合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综合效益,构建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将该低影响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淮南市某老旧小区。结果表明,绿色屋顶占屋顶面积55%、透水铺装占不渗透面积60%或下沉式绿地占绿地面积60%,是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最优面积比例;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根据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径流量、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和SS、COD、TN、TP污染物量削减效果明显;在不同情景下,对比未布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情况,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了45.59%~47.17%。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太湖流域多时段雨量资料,运用地区线性矩法得到各站点对应重现期下的暴雨频率估计值,再由空间内插得到暴雨高风险区划图,并编制了一套以在线平台形式查询短历时暴雨高风险区划图的软件,可查询不同站点、不同时段、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频率估计值。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的暴雨高风险区域位于西南部山区,西部地区为次暴雨高风险区,说明该平台可为防洪设计标准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山洪预警,从而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和GIS的吕梁地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评价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楼县的山洪灾害风险,从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流域基本情况出发,选取降雨、地形、河流水系和历史洪水四个因子为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百分比和单位面积生产总值三个因子为易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依托ArcGIS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得到石楼县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布图、石楼县山洪灾害易损性分布图以及石楼县山洪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石楼县山洪灾害风险系数最小值为0.002,最大值为0.568。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等级面积占全县面积比例分别为18.21%、26.33%、26.08%、29.38%。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小流域的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提供参考,也可为有关部门防洪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地区面临的内涝灾害风险与日俱增。为研究暴雨引发的内涝灾害,以上海市黄浦区北部为研究区,分别使用人工划分法和泰森多边形划分法建立管网模型,并利用InfoWorks ICM模型对不同重现期情景下研究区的淹没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泰森多边形划分法构建的城市雨洪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区的暴雨内涝情景模拟;最大淹没面积和最大积水深度均随着重现期的增大呈现增加趋势,在降雨重现期为5、10、20、50、100年时最大淹没面积分别为1.15、1.63、1.87、2.02、2.06km2,内涝灾害明显加剧。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城市内涝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国家对于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强调和推进,我国电力市场朝着更深入更统一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了促进电力市场建设,关于电力市场风险影响因素及其评价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在考虑电力市场交易全周期的基础上,以事前风险、事中风险和事后风险为切入点,整合电力市场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并建立电力市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赋权的思想,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对电力市场综合风险水平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不同电力市场的算例结果分析,证实了文章中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结论]文章中所构建模型可对市场进行风险综合评价,为电力市场风险体系建设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变压器的状态评估是对变压器进行检修的重要依据,为提高变压器状态评估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变压器状态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根据变压器状态评估的特点从油色谱分析、电气性试验、油绝缘试验、运行状况及其他信息等5个方面建立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求解各指标主客观综合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对变压器的状态评估。利用该方法对某变电站中一台220 kV的变压器进行状态评估,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模块在排水防涝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主城区内涝严重的问题,基于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模块(LID),模拟分析了现状条件及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两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暴雨重现期时地面淹水状况,评估了不同LID措施对城市洪涝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均可有效降低径流系数、推迟峰现时刻、减少溢流检查井个数和最大淹水深度,且对内涝的缓解作用在低重现期时更为显著,尤以组合LID措施对内涝的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层次法的分布式供能设备预防性维修策略。选取重要度和故障危害度评价指标,将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计算各预防性维修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并量化为设备及其部件的重要度与危害度指数;提出基于威布尔分布的预防性维修费用模型,建立考虑重要度、危害度、经济性三大预防性维修指标的优化体系;以基于改进熵权层次法维修决策指标最小为目标提出分布式供能设备预防性维修模型,计算分布式供能设备的最优维修时间间隔。以分布式供能系统各关键设备及风力发电机组部件为例对提出的策略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提出的预防性维修策略能较好地反晨映维修对象的故障发生规律并确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维修时机和周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储能电站电池由于运行不良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频发的现状,本工作介绍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储能电站电池安全运行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标准规范和事故调查报告等手段统计识别发生事故的原因,并在已有标准规定的前提下,描述了电池运行中应具备的安全状态。从电池基本情况、电池使用工况、外部刺激、运行环境、安全监控保护系统、人为因素6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分别确定风险评价体系中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对2种权重进行组合。最后,使用TOPSIS法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对电池安全运行风险作综合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4所储能电站的电池运行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显示,其中3所储能电站电池运行虽然存在问题,但总体的安全状况相对良好,另有1所储能电站电池在运行风险指标管理多方面存在较严重问题并亟须改进。结果符合各现场电池运行风险的实际情况,证明了该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