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华法林是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房颤等。然而此类药物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易发生出血或栓塞等不良反应,因此,研究华法林个体差异的原因以及个体化给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华法林个体差异的遗传学和非遗传学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已建立了许多华法林的遗传药理学算法的模型,并部分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考察。现对此类文献进行综述,为指导华法林的个体化临床用药模型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以期实现临床真正的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2.
李海刚  范蓉  马宁  唐靖  廖鸿纯  郑霞辉 《金属学报》2017,22(11):1292-1298
华法林作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因其较窄的治疗窗,绝大部分关于华法林的文献资料均聚焦于其安全性和临床剂量的设计。目前各种华法林临床剂量调整的预测公式往往只能解释华法林40%~60%的剂量个体化差异。本文对华法林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文献分析,以期为促进华法林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谭丹  颜晗  罗芝英  刘荣  张伟  刘昭前  李曦 《金属学报》2015,20(12):1434-1440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构建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预测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目前不管是模型建立的方法还是模型的临床意义均存在广泛争议。本文综述了国际上用于建立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两类方法,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探讨了预测模型临床意义存在争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今后针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殷硕  于月  郭兴蕾  刘高峰 《金属学报》2015,20(3):327-334
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具有蛋白结合率高、依赖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及治疗窗窄等特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造成患者出血风险增加或抗凝治疗不足等严重后果。中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应用广泛,与华法林合用的机会较多。本文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案例报道,分别对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和探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刚  杨劲  张广钦 《金属学报》2017,22(2):215-221
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华法林发挥着抗凝作用,胺碘酮发挥着复律、维持窦性心律和减慢持续性房颤的心室率的作用,二者合用的可能性极大。然而,由于胺碘酮的使用,华法林相关的严重出血事件增加,给广大临床工作者带来极大的困惑与不便。解决好两药合用的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综述了华法林与胺碘酮合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两药合用时应对策略,对于临床合理化应用华法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YP2C9*3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5个地区6家三级综合型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 169例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CYP2C9*3及VKORC1-1639G>A基因型。结果:1 169例患者CYP2C9*3基因型分布情况:AA型、AC型、CC型基因频率分别为90.16%、9.24%、0.60%;VKORC1基因型分布情况:AA型、AG型、GG型基因频率分别为84.26%、14.71%、1.03%;两基因型在患者性别、年龄及地区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5例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患者CYP2C9*3 AA基因型华法林日平均剂量(3.02±0.59)mg/d,显著高于AC与CC基因型患者(P<0.05);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华法林日平均剂量(2.72±0.40)mg/d,显著低于AG与GG基因型患者(P<0.05);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与未达稳定剂量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诊断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与华法林稳定剂量有关联,以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为导向实施临床抗凝治疗,可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贠文博  蒋朋利  吴晶  孙鹤 《金属学报》2013,18(11):1251-1259
目的: 基于FDA自发呈报系统/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数据库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关联使用同华法林治疗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去掉重复报告后,依据用药情况,把不良反应报告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华法林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国际医学用语辞典》定义出血有关的不良反应。采用描述性统计、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不良反应风险比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药与华法林用药情况下患者发生出血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关联使用的出血率为 20.80%,发生率最高的为胃肠系统出血(8.23%),华法林治疗的出血率为 22.30%,发生率最高的为胃肠系统出血(7.81%)。两种治疗发生的神经系统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用药情况下患者出血率随着年龄段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依据FDA不良反应数据库分析得出,华法林治疗导致的出血率(22.30%)高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关联使用(20.80%)(P<0.05),且两种用药情况下,患者发生的出血类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宁巍  刘洁 《金属学报》2013,18(4):455-460
左旋多巴被认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本文综述了多个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左旋多巴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以期为指导左旋多巴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模型引导的华法林精准用药是基于定量药理理论,通过数学建模与模拟技术,将患者信息、疾病和华法林药动学/药效学特征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个体化用药的方法。相较于经验用药,该法可提高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可依从性。本专家共识介绍了华法林的常用建模和模拟技术、以及基于模型在制订和调整华法林的给药方案、提高和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和经济性方面的应用。此外,本文还重点阐述了华法林药学服务路径中的具体实施步骤,以期推动模型引导的华法林精准用药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用在大鼠体内非稳态和稳态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临床合理药物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华法林组(0.2 mg/kg),阿司匹林组(10 mg/kg),华法林(0.2 mg/kg)+阿司匹林组(10 mg/kg)联用组,每组6只,给大鼠灌胃,连续 6 d,在第1天和第6天多个时间点取样,分析和比较非稳态和稳态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华法林药动学用二室模型描述,阿司匹林药动学用一室模型描述。在非稳态和稳态下,阿司匹林单用和联用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非稳态下,华法林单用和联用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也类似,但在稳态下,联用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明显高于单用时的曲线,药代动力学计算结果也表明联用时的AUC和Cmax较单用时较大,且有统计意义。结论: 当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用达到稳态时,阿司匹林对华法林的药动学参数有影响,增大了华法林的暴露(AUC和Cmax)。提示两药联用时,很可能增大患者的出血风险,临床上药物联用时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1.
杨瑞  许海沙  张赞玲  屈健  李娟  彭世琪  代宇鑫  屈强 《金属学报》2017,22(12):1426-1431
目的:通过对本院华法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应用临床药师工作平台,调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使用华法林医嘱。对患者一般情况、疾病诊断、华法林用药情况、联合用药物情况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平均年龄(55.28±13.56)岁。住院期间使用华法林,平均INR值达目标范围的比率仅为21%,平均用药剂量为(2.62±0.60)mg。分析INR值<2的患者中,合并有1种以上降低INR值药物,占66.92%,在INR值>3的患者中,合并有1种以上增高INR值药物,占80%,表明在INR值未达标患者中合并有影响华法林疗效的药物所占的比率很高。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达目标值的比率很低,在未达标患者中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比例大,临床药师应利用专业优势,进行个体化指导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郭瑜  周宏灏  刘昭前 《金属学报》2013,18(4):443-448
目前关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研究集中在药物代谢和药物靶点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和其他基因突变(例如拷贝数的变化)的表型效应,而仅分析DNA序列不能完全解释药物反应个体差异。miRNA的发现,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其与靶基因mRNA 3'非翻译区(3'UTR)互补结合,引起mRNA切割或翻译抑制,从而在转录后水平下调基因表达。miRNA可负调控大量人类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许多药物疗效相关基因。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miRNA是导致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又一重要因素。本文从miRNA调控药物代谢、药物转运和药物靶点,miRNA及其结合位点多态性等方面对miRNA在药物反应个体差异中所起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陶霞  刘皋林 《金属学报》2002,7(3):263-268
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遗传学与药物反应的相互关系。本文综述了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高血压病和抗高血压药物反应异质性、与药物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不同个体高血压相关基因、基因影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血压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等的研究, 不仅为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可明确血压水平相关基因的个体差异及其在高血压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乃菊  陈天平  黄睿  陈重  张帆  孔令提  夏娟  刘金春 《金属学报》2020,25(12):1408-1413
利奈唑胺是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乳酸酸中毒是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之一。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的危险因素为长时间暴露、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线粒体DNA A2706G多态性、合并使用影响线粒体功能的药物等。利奈唑胺引起乳酸酸中毒的症状为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等,可通过密切监测血乳酸、pH、血药浓度等实验室指标以早期识别。利奈唑胺引起乳酸酸中毒机制可能与线粒体毒性相关。利奈唑胺发生乳酸酸中毒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停药甚至体外肾脏替代治疗,必要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本文对此开展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缺失华法林相关基因型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基于贝叶斯法的Warfarin Dose Calculator(WDC)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MLR)的Warfarin Dosing、IWPC华法林剂量计算器等三种华法林剂量预测辅助工具的预测性能,为无条件进行华法林相关基因型检测地区的患者使用华法林提供准确、适于临床推广的预测工具。方法:计算三种预测工具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均方根误差(RMSE)和预测误差在实际维持剂量±20%范围内的患者百分比,比较它们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性能。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结果:WDC的Posteriori模块的MPE和RMSE最低且预测误差在实际维持剂量±20%范围内的患者百分比最高,此外WDC的Priori和Posteriori模块的预测精确度显著高于Warfarin Dosing和IWPC华法林剂量计算器(P<0.05)。结论:临床常用的三种华法林剂量预测辅助工具中,基于贝叶斯法的Warfarin Dose Calculator可能更适合于无条件进行华法林相关基因型检测地区患者的华法林剂量预测。  相似文献   

16.
翟宇  杨劲 《金属学报》2020,25(6):709-715
饮食维生素K摄入量的变化是造成口服华法林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口服华法林患者应该如何摄入维生素K,临床医师给出的意见一直比较模糊。过去许多患者被告知应“限制或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类”,这可能导致他们的维生素K摄入量偏低。近年来的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华法林抗凝稳定性差与低维生素K摄入量有关;稳定保持较高水平的维生素K日摄入量(>100 μg/d)可降低无法解释的华法林剂量-反应关系个体内变异发生率,减少INR的异常波动,提高抗凝治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