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有效的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本文具体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水势在剖面上的分布特点,以揭示该地区的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研究结果认为:该地区水势分布特征、运移与油气势的分布、运移基本一致,为油气的运移提供动力;研究水势分布特征对油气势的分布研究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面介绍了我国南海边缘大陆架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及开发状况,分析了这些盆地的生油气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全面介绍了我国南海边缘大陆架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及开发状况,分析了这些盆地的生油气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对西南拗陷石炭-二叠系的烃源岩、储层和盖特征进行描述分析,认为本区石炭-二叠系具备了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条件,为一大型含油气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关键时刻,持续时间和保存时间以及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空上展布的研究,提出了可能油气藏的分布区域及类型,指出了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5.
南海北部陆坡琼东南盆地和韩国郁陵盆地开展了多次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钻探并获取了水合物实物样品,揭示出两盆地具有良好的水合物资源前景及勘探潜力.为加深不同构造背景下水合物成藏理论及科学指导水合物勘探部署,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和郁陵盆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水合物钻探成果,从水合物成藏系统角度对两盆地水合物...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特殊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动力学条件复杂,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不同大陆边缘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北部边缘以拉张裂陷为主,形成了具典型断拗双层结构的断陷裂谷盆地;南部则属拗曲-伸展与挤压多因素混合成因的复合叠置型边缘,形成了拗曲-伸展与挤压复合盆地;西部为走滑伸展型边缘,形成走滑伸展型盆地。区域地质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沉积盆地的类型及性质,进而控制了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及其展布特点,因此,区域地质背景与油气运聚成藏存在成因联系与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油气系统理论及中国西北含油气系统划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含油系统由5大要素和5大作用构成,即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和运移通道(要素)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和成藏期后作用,含油气系统可进行超系统、系统和亚系统3级划分,其中超系统适用于叠合复合型盆地或跨盆地范围的含油气系统划分,系统和亚系统应限于盆地以内,前者至少应有一套烃源岩,后者可以不含烃源岩。根据盆地构造特点和成藏特点,将西北地区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前陆型、克拉通-前陆复合型及造山  相似文献   

8.
根据琼东南盆地北部边缘碳酸盐岩发育层段所取得的3口井的岩心样品,对该区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确定:Y ING6井岩石为白云岩,BD23-1-1井为石灰岩,QH36-2-1井主要为白云岩,还含有其他一些非碳酸盐自生矿物和陆源矿物混入物。碳酸盐岩中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小,呈现出较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特征,指示碳酸盐岩主要沉积于弱氧化和弱还原环境;样品中Sr、Ba含量较高,ρ(Sr)/ρ(Ba)比值可以用来区分海洋沉积物与大陆沉积物,ρ(Sr)/ρ(Ba)〉1,代表海洋沉积,ρ(Sr)/ρ(Ba)〈1,代表大陆沉积,研究区沉积物既有海洋生物碎屑也有陆源碎屑。  相似文献   

9.
川西南部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西南部侏罗系为一套巨厚红色碎屑岩沉积、不具备生烃能力,却相继发现一批中小型侏罗系气藏。在前人对这些气藏气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气组成,岩石含烃浓度变化,以及凝析油C4-C7轻烃族组成、储层饱和烃色谱图等,研究本区上三叠统须五段生成的油气在侏罗系地层中的运移痕迹。得出:须五段源岩生成的油气,以垂直方式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经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最后运移至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且进入蓬莱镇组的时间较早。并认为,断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裂缝发育,改善砂体内部及砂体与砂体之间烃类的连通性,促进了烃类的垂向运移。从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研究,提示了川西南部具有广阔的浅层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从钻井岩心、测井、地震、构造沉降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方面研究了琼东南盆地渐新世崖城组的基准面旋回特征和转换机制.岩心主要用于识别短周期基准面旋回,用岩心标定测井曲线后,可用测井曲线叠加识别出中周期旋回,并据此建立起中短周期基准面旋回的测井模式,可以识别无心井段的基准面旋回.长周期和超长周期旋回则主要利用地震剖面中反映地层不协调关系的上超、下超、削蚀等反射终止类型来识别.在此过程中,岩心、测井与地震三者需要互相验证.文中用地层回剥法恢复了崖城组地层厚度并计算出各凹陷的构造沉降速率为312.5~750m/Ma.结果表明:崖城组可以划分为1个超长周期、3个长周期和至少12个中周期旋回层序,短周期旋回层序类型发育齐全但数目变化较快.研究区的构造沉降速率远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速率(0.2~40m/Ma),说明基准面旋回的发育和转换受构造沉降的控制程度明显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油气成藏体系先进理论为指导,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塔 中地区早古生代成藏体系的油气来源于塔中北坡的烃源岩,油气沿不整合面和志留系砂岩作侧向运移,再沿断 裂向上运移,最后在适合油气聚集的场所成藏。结果表明,塔中早古生代成藏体系的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均 为分离状,油气来源单一,为塔中早古生代单源三位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12.
Structure and Hydrocarbons in Junggar Basi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ving undergone four basin-forming tectonic cycles--Hercynian, Indosinian, Yanshanian, and Himalayan, the Junggar basin becomes a multi-cyclic superposed basin of old and hard mediun block pattern. Its multi-cyclic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results in five serie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formations——Carboniferous, Permian, Upper Triassic. Middle-lower Jurassic, and Lower Tertiary, correspondingly forming five petroleum generation systems, of which the Permian and Middle-lower Jurassic petroleum generation sys-te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with the highest exploration degree. Hydrocarbons are controlled by basin structure as follows; 1)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are controlled by the structural styles of paleo-uplifts, paleooverthrust belts and contorted anticline belts formed in multi-cyclic tectonic movements;2) Important pathways for long distance lateral and vertical migration are provided respectively by unconformities and faults;3) The pool-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mian petrroleum system are controlled by paleo-strueture;4) The pool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Jurassic and Tertiary petroleum system are controlled by recent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3年南海西部综合航次于南海琼东陆架海域采集的3根沉积柱(C1、C2、C4)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对粒度的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使用矩法计算出沿离岸方向3根沉积柱样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33 Φ、6.14 Φ、6.26 Φ,粒度总体上较细;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为2.59 Φ、2.19 Φ、1.82 Φ,表示分选性逐渐变好;偏度平均值分别为0.40、-0.02、0.48,其变化规律不明显;峰度平均值分别为1.75、2.27、2.70,其值逐渐增大。利用幂指数法,在累积体积百分比5%~95%范围的无标度区间内计算得到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维值,总体范围为2.24~2.54,平均值分别为2.52、2.45和2.30,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样品粒度分维值逐渐降低,但分选性变好;粒度分维值与标准偏差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分选性对粒度的分形特征产生影响。根据C-M图,沉积柱样的流体为牵引流,颗粒的主体搬运方式由沉积柱C1的滚动逐渐转变为沉积柱C4的悬移;对比发现,以滚动组分为主的颗粒粒度分维值较大,以悬移组分为主的颗粒粒度分维值较小,说明分形程度受搬运方式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强化油气成藏体系动态演化过程,采用正反演结合的思路,探讨叠合盆地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过程分五步:通过成藏要素研究构建地质模型;通过正演烃源岩生烃过程与时空演化,分阶段计算生烃量;通过输导体系研究来调整油气最终的分布;应用油气组分追踪技术分析不同烃源岩层贡献比例;根据三维模拟结果动态分析资源空间分布及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震解释和二维盆地模拟,从输导体系的类型、断层的活动性、古压力演化历史等方面综合研究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输导体系的特征,并结合生烃条件和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条件,综合探讨输导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进而预测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有利聚集区。结果表明:神狐海域输导体系类型主要有"断层"型和"气烟囱"型2种,并以"断层"型为主;"断层"型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神狐海域北部和中东部,断层性质为正断层,组合样式包括鹿角状、反"y"字型和阶梯型,断层主要活动期为珠江期—韩江期;该区域经历了3期超压旋回,其中第3次超压旋回与深部烃类流体的生成排放有关;该区域浅层形成了较厚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深部具备充足的气源;该区域主要生排烃期与断层主要活动期、第3次超压旋回匹配良好,有利于深部烃类气体通过"断层"型输导体系向浅层运移;该区域北部和中东部是未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勘探程度低,对其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源岩的认识较为局限。通过对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分析,利用生烃动力学实验计算煤岩、碳质泥岩、暗色泥岩3类烃源岩生烃强度,结合3类烃源岩生烃潜力,建立天然气源岩生气贡献率计算模型。结果表明:临兴地区烃源岩母质类型以Ⅲ型、Ⅱ2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丰度高,全区烃源岩大都处于热演化成熟阶段;天然气碳同位素值较重,显示出煤型气特征;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在纵向运移过程中未发生分异作用,在平面比值变化上未发生倒转,表现出近源、持续充注的特点;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本溪组—太原组煤岩,其生气贡献率分别为43.3%、43.8%;天然气与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垂向关系,有效烃源岩区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临兴地区天然气有利区的勘探。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南海东部海域进行的陆丰、流花、番禺、惠州等油田区块开发项目中进行了多项平台场址和管道路由调查.对这些开发项目中遇到比较有意义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针对调查中发现并需要查明的特殊海底沉积、沙坡、海底管道和电缆、硬质海底、海底障碍物、硬地层沉积等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提高了对南海东部海区平台场址和管道路由调查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SeaSPY型高分辨率磁力探测系统在南海东部海域进行海底光缆调查,在荔湾3-1气田平台场址和管线路由光缆跨越点调查中,成功地找到了数条与预定管线路由跨越的海底光缆;在流花11-1E-1井场工程物探光缆调查中,也获得了井场附近海底光缆的准确可靠位置。如何有效控制磁力拖鱼离海底被调查目标的高度成为调查的关键,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另外对SeaSPY磁力调查过程中的其它外部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海区、不同目的、不同类型的海底光缆调查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掌握了在南海400 m水深范围内查找海底光缆的方法和技术特点,为以后在类似区域的光缆调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海岛屿气象参数与建筑能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海洋气候下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部分岛屿的温湿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气象参数特征,并与临近陆地城市(广州、三亚)进行对比;通过DeST软件模拟比较了典型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在陆地站点和岛礁站点的能耗差异。结果表明,岛礁温湿度较高且年较差小,全年保持相对高温高湿,年平均风速高于陆地站点,太阳辐射多分布在强辐射范围,对于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岛礁建筑能耗均远高于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